03.04 農村今後還會拆遷嗎?為什麼?

中國夢179575962


基本上可以肯定得一點是,農村今後必然還會拆遷,這裡面涉及到一些新的問題和一農村遺留問題。

(1)城鎮化建設的需求,周邊農村會繼續被拆遷。

城鎮化建設加速的步伐還在進行中,很多城市中的城中村還沒有完成拆遷改造計劃,這些城中村是必然會拆遷的,也是看得見的拆遷對象。另外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速,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向周邊擴大。比如我老家邯鄲市,本來市區面積很小,這些年先後把周邊的永年、肥鄉等縣城撤縣改區,而這些縣城的農村土地佔比特別大,這就面臨著大範圍的拆遷工作。

另外還有現在的城市,別管是幾線城市,都喜歡搞開發區、搞高新區,儘管搞起來之後,拆遷了很多農村土地,卻人煙稀少,不過這些似乎並沒有人關心。類似我家鄉這樣的三線城市,以及 全國各地其他城市的擴容量都在不斷增大,也就意味著這些城市周邊的農村未來還會有被拆遷的可能。

(2)新農村的推進還在進行中,農村宅基地的房屋拆遷問題將會凸顯出來。

我們村算得上是個大村,人口比較多,我們村的新農村建設也已經完成好幾年了,並且越來越多的人都搬入了新農村,但是暴露出的問題就是,原來的村莊居民雖然分散但很熱鬧,可是在越來越多人集中搬到新農村後,以前的村子裡只剩下為數不多的老人了,以前的熱鬧場景也不再。

而新農村的建設是為了方便農村人的生活,並釋放更多的耕地出來,現在是新的村莊房屋集體建設起來了,但老的村莊並沒有同步跟進,也沒有拆遷補償之類的措施,搬進新農村的人還依然認為自己的宅基地才是自己的根。

這樣的話,釋放更多耕地的目的無法達到,而且新農村建設還佔用了新的耕地,這個問題在未來肯定會想辦法完成,因此這些農村今後一定還會拆遷。

(3)道路交通、路橋等公共系統的建設一旦經過村莊,也會面臨拆遷問題。

我對象家在陝南地區的農村,這兩年西安到成都的高鐵開通後,陝南的道路交通建設也加速了進程,而很多村莊以前並沒有健全的道路開發,現在就面臨著拆遷問題,好在這裡的補貼還是不錯錯的。

而全國每年有那麼多規劃建設中的路橋建設,這也必將對那些需要經過村莊的路橋,做好拆遷工作。所以這些農村今後 也一樣會面臨拆遷問題。

剩下的那些祖國的偏遠山村,人口稀少,道路不便,未來有可能會進行全村搬遷到更便利的地方區,這些村莊拆遷本身就沒有意義,今後應該不會考慮拆遷。


李阿冰


農村今後還會拆遷嗎?為什麼?

作為一名在恩施生活了幾十年的農民,我們家本身也經歷過農村拆遷,說實在的當時也沒有想到自己住在山疙瘩裡還可以吃到相關部門的拆遷款。其實去年大家應該經歷了最大的一次拆遷,那就是農村安置點建設咱們農民的老房子是必須拆除的。那麼為什麼說以後會出現大規模的農村拆遷呢?您且接著往下看。

農村的變遷

熟悉農村的人都知道,城市化是農村這幾年最廣泛的現象,這使得很多的農民遠離農村而定居城市。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農村不少的房子就會空下來,最後逃不了被拆遷的命運。看到這裡肯定會有人問為什麼這些房子不能賣出去呢?一方面不少人覺得與其在農村買房子不如到城市,另外一方面就算賣也只能本村人交易,那麼肯定還是會有空下來的房子。

再者如今這些年建設也是如火如荼。就拿我所居住的這個小山村來說,從村裡到縣城的道路是先修、後拓寬、然後裁彎取直。這每一次建設都需要拆除沿線不少地方,也使得咱們“要想富、先修路”成為事實。

當然在農村拆遷除了基礎設施以外,再就是上面所說的安置點搬遷。去年咱們這邊有一百多戶搬遷到安置點,而他們的老房子都是需要被拆除的,您說一個鄉總共才會有多少戶,這不是大面積的拆遷現象嗎?

合村並鎮的需要

合村並鎮其實也是農村變遷的一種,之所以單獨提出來是因為這將是未來農村一大不可逆轉的趨勢。就當前的農村狀況來看,農村進行合村並鎮有著三點基礎:一是當前的易地搬遷和精準扶貧使得一大部分人已經開始聚集居住在一起,比如安置點、搬遷點等建設其實就是合村並鎮的形式之一。

二是廣大農民有著合村並鎮的需求,和以前相比如今的農民也在追求著更好的物質和生活享受,特別是教育、醫療方面,而這些必須要人口密集地才可能實施。三是現在農村掙錢的方式多種多樣,咱們農民不一定得依靠一畝三分地才能夠取得滿足家庭日常開支的收入,完全可以擺脫土地的束縛。

正是因為合村並鎮的趨勢所在,在以後的農村將會對那些零零散散的農戶給予拆除,然後將他們搬遷到統一的安置點或者居住地。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拆遷一事有好有壞,我曾經就看到過拿到拆遷款之後花錢大手大腳,結果很快敗光了家產,最後的日子還過得不如拆遷前。所以我們農民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應該保持住自己的本心,不能夠忘記自己在農村的那些苦日子,也不能忘記自己屬於農民的根。


愛茶者九號


拆不拆要看城市的發展,我孃孃就是寨子裡的人,她們寨子在機場附近,當年修機場佔了寨子的地,政府分了街上的門面給他們,平均兩戶人家一個門面,孃孃和她侄女家共分得一個,每年的租金是三萬元,一家分1.5萬元。因為沒有了土地,她們要出去打工才有飯吃,打工工資不高,如果在藥店和超市大約每個月有2000元左右。家裡的孩子大了要結婚,之前徵地補償的十萬元早用完了,兒子讀書又不給力,只能打零工,婚後的日子還要靠老人接濟。

所以,失地農民生存並不容易,國家應該重視農民的生存發展,不要僅僅給錢就打發了,補償款吃完就沒有了,農民也希望活得更有安全感一些。



老年公寓的夢


這個肯定會拆遷。這不得不從我國目前老齡化問題說起,我現在就是在農村工作的。目前農村生活的老人及其少,拿我老家來說,90年代村裡有600多人口,隨著改革開放外出務工人員多了,到2018年我老家現在還有10個人不到。年齡都是在60歲以上的,去年因為兩個老人,一個死了,一個就去城裡和兒子一起住。農村現在人少,空房子多。現在國家實行一戶一宅政策,一般家庭都往鎮區建房,好點的家庭都往縣城買房。現在國家更是提倡新農村建設,對那些長期無人居住,無人管理的老房子進行拆除。為了鄉村美麗建設,剩下的老房子何去何從?


石起故事


我們家現在正在進行拆遷,我來講講實際情況。

我是湖北恩施的山區的,我們家在鎮上住,是離縣城最近的一個鎮。縣城的發展已經把能用的平底都用了,剩下的周圍都是山。所以把我們鎮列為未來發展的方向(因為我們鎮有一片還算比較大的平地);前些年高速路開通,在我們鎮有一個出口;現在還在建馬上要開通的鐵路,火車站也在我們鎮上;從縣城修了一條雙向八車道的快速路也已經基本修建完成,只等正式通車。整個區域內幾縱幾橫的路網也準備開建了。在行政方面以前的村委還是主持工作,但是在村上面組建了(籌建)一個街道辦公室。以上是政府比較大的層面的情況。

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修火車道和站、公路等佔用的土地房舍,該搬遷的已經搬遷,該補償的也都已經到位。整個規劃區域還沒有徵收的房舍和土地都已經丈量完畢了。未來的安置房小區據說也已經開工在建設了。這是硬件方面的情況。

我們老百姓是怎麼想的呢?基本上是所有人都支持建設,有很少一部分人有意見,也是因為對丈量結果或者補償標準不太滿意。現在較普遍的兩個問題,一個是先分好安置房,然後在搬遷,理由是沒地方搬;二是大多數人希望按照規劃給自己劃一塊宅基地自己建房,不太願意去安置小區的“火材盒”樓裡住。對於補償標準方面,都希望能按照城市的高標準來補,但是也可以接受低一些的補償標準,只要別低得過分就行。

從我們家鄉的實際情況來看,拆遷是不然還會繼續的,這是相關的幾方都希望的。從時代發展的角度來看城市化、城鎮化也是必然,而且現在才算剛剛開始。

所以最終回答你,拆遷還會繼續比較長一段時間。


敬人的新農村


我的老家是第三種拆遷了 ,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條件好點的拆遷後可以輕鬆的拿到房子,至於那些家庭困難的就難了。好不容易七拼八湊才蓋好的房子拆掉了他們難受極了,當然房子小補償也少。還有就是老年人身體健康的還好點,就是八,九十歲以上的傷心了,還有臥床不起的。租不到房子年齡大了人家不敢租給他們,說不好聽的就是怕他們死掉在租的房子裡。年齡大的都很難受。怕是看不到蓋好的新房。搬了捨不得有的哭哭啼啼精神特別不好。


蘇北農村的人


這個問題就好比去我家離市區一兩百公里幾時才能拆遷到我我們村是一樣的道理!拆遲早是要拆的,但是我現在26歲,個人覺得等農村普遍拆遷到時候我已經躺在床上或者已經成骨灰了!哈哈哈😄!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怎麼樣就拿村村通水泥路來說吧,就不說西部的落後地區了,我們鎮旁邊有的村子裡連國家補貼修水泥路,政府出百分之80,村民出百分之20,村裡都吵得快要打打殺殺了,都不用說國家能不能大道拆遷的水平了,看似簡單,但是在農村真的是什麼人都有,農村拆遷涉及的問題太多了!不僅要國家經濟允許!還需要人民集體意識提高!想要提高人民集體意識提高得先提高提高整個國家的教育水平,所以你自己想想什麼時候農村才可以拆遷吧!文字水平不太好!請各位多多指教!謝謝🙏


誠實的小李哥


關於農業的問題怎麼能少了我呢,關於農村以後會不會拆遷的問題我就來給大家講一下。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零幾年全國各地搞得“萬人村”政策嘛,就是把幾個村的村民統一搞一個地方,建成樓房,讓大家住到一起,這種想法的初衷是非常好的,既節約了土地,又方便管理,而且垃圾也可以統一處理可以保護環境。但看似很多好處,但是後來為什麼夭折了,因為這樣會浪費大量的資源,而且未來農業的發展對土地的依賴也並沒有那麼的大。


回到正題,我覺著看農村會不會拆遷得分兩個方面來看。

離城市較近的一些農村未來一定會被拆遷。

因為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速,越來越多的人將會從農村湧入城市,而現在城市的規模還不足夠容納這麼多人,所以離城市較進的這些村莊一定會被劃入城市的版圖中的,這些村莊肯定也會被拆遷。而隨著城市版圖不斷的擴大,而中國人口增長受限,城市的擴張有一天也會終止。


離城市遠的一些農村未來肯定不會在去拆遷了。

第一、離城市太遠的地方未來人會越來越少,沒用拆遷的必要了。第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提出了要保留農村的原貌,隨著城鎮化以及農藥化肥的濫用,現在農村的很多生態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記憶中的農村正在逐漸消失。第三、未來會有一部分人選擇迴流的,農村自然環境在遭到破壞,那裡依然比城市裡面要強太多了。

正是因為如此,我覺著未來對於農村的拆遷一定會止於某一點的,但是兒時記憶中的農村模樣卻只能殘存到記憶裡面了。


小象愛農業


根據目前對農村的各項土地政策來看,未來10年到20年,部分農村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的拆遷和翻建,並會出現各種農副業的生產加工廠、養殖場,和高層的居民樓等。為什麼這麼說,下面我簡單說下我的看法。

其實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已經把農村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定型,在各個方面都有詳細的規劃和鋪設。實施鄉村戰略的主要核心,就是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而如何實現全面奔小康,實現現代化建設,首先就是要全力做好"三農"工作。

一、進行戶籍改革,鼓勵農民進城落戶

首先,先進行了戶籍改革,剔除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戶口,統一了戶籍制度。然後加大力度推進城鎮化工作的實施,同時做出了兩件非常切合農民利益的舉措,讓農民能夠輕鬆進城落戶:

第一是全面開放了各大中小城市的落戶政策,甚至無條件落戶。

第二是為解決農民進城以後的後顧之憂,賦予了農民更多的土地權益,農民進城落戶後,保留了其在農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等權益,即使進城落戶了,照樣可以擁有承包土地。

二、當農民進城之後,村子和一些閒置的土地如何處理?

1、針對村莊方面

目前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空心村”,甚至有些村落已經杳無人煙,針對這些村子的處理,在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裡面提倡的是優化鄉村發展佈局和統籌利用生產空間,把村莊先分類再處理,比如集聚提升類村莊、城郊融合類村莊、特色保護類村莊以及搬遷撤併類村莊。特色保護類的,就是有些村子已是有上千年的歷史,房屋建築都具有歷史價值的,不能隨意破壞,所以要設立保護區。針對一些搬遷撤併類村莊,就可實施“小村並大村”等措施方針統一規劃。

2、針對土地方面

當前農村閒置的宅基地約佔宅基地總數的四分之一,閒置拋荒的承包地也不計其數。這些大量的閒置土地該如何利用呢?有辦法!

1、土地有償推出,在農民自願有償的情況下土地退給村集體,同獲取等量的補償金。目前該政策正在試點階段,並沒有大量開展。

2、土地流轉,土地流轉是以後農村土地的的主要發展形態,目前我國農村約三分之一的土地已被流轉。土地裡轉是集機械化、規模化與一體的種植模式,也是國家大力推展扶持的對象。

3、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村集體可以將一些閒置的宅地基、廢棄的公益性設施用地和其他的一些集體土地,同國有土地一起,同等同價入市售賣。當然,這裡說的售賣指的是土地的使用權。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未來的農村,在各種土地政策實施下,可能是各種小型加工場、養殖事業的聚集地,農村也會因工業帶動經濟,因新型的農業發展模式,而讓農民腰包更鼓。

注:以上純屬個人看法,不存在任何政治色彩。


農十


拆遷是歷史的必然,大趨勢,這個是不會改變的。在目前環境下,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首先,我國目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城市化進程,只要這個國家經濟在發展,勢必有很多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工商業用地需求,比如鐵路,公路等徵遷用地。目前大多數城市土地存量比較緊張,只能不斷外擴。


其次,美麗鄉村和振興鄉村建設,要求對部分落後的,偏遠的,不適宜人居的村居進行改造或者整村異地搬遷。這屬於國家福利性政策,改革的發展成果大家共享。

再者,農村土地流轉和大農業發展的要求。隨著農村土地改革,土地作為生產要素進去市場流通,越來越多的土地轉向大農業開發方向,原有零散的農村建築佈局影響到大農業,集約化農業開發建設。相關職能部門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勢必會開展徵遷工作。



最後,農村村民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需要,自發進行改造。這不同於以往無規劃,雜亂無章的自建房,而是在統一規劃下進行的,會相應配套學校,醫院等設施,相對而言,生活品質會有質的提升。

綜上,農村拆遷將持續。從經濟發展角度來說,有拆遷才有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