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發現頸動脈斑塊,該怎麼辦?

耕介


頸動脈斑塊,其實說的就是血液常年在血管裡不斷的流動,血液裡的脂質成分就會緩慢的沉積在血管壁上,逐漸形成了斑塊。

這也是頸部動脈粥硬化的表現之一,事實上頸部動脈斑塊與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聯繫,如果不加強防控,隨後發生冠心病、心肌梗死、腦中風的風險會大大增加,時間長了可能還會嚴重到威脅生命安全。

一、那麼,發現頸動脈斑塊,要吃阿司匹林嗎?

如果只體檢的時候,頸動脈斑塊的狹窄面積≥50%,以及包含了超過以下3種心血管危險因素,這時想要防止出現心血管疾病,最好吃阿司匹林來醫治。

心血管危險因素:(1)男性年齡在50歲以上,女性在絕經期以後;(2)患有高血壓或合併慢性腎病;(3)患有糖尿病;(4)患有高膽固醇血癥;(5)體重超重,肥胖人士;(6)具有早發心血管病家族史:(7)具有長時間吸菸的經歷。

不過,為什麼要吃阿司匹林呢?主要是由於阿司匹林可以起到防止冠狀動脈,或腦動脈內血栓形成的作用,能使人體出現心梗和腦梗的幾率下降。而且這種藥物已證實能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的造成。

這種藥物需要堅持長時間的吃,效果才會出現,而並不會有顯著的副作用,但要注意是,患者不可以私自的停藥,以免出現異常問題。

另外,除了服藥阿司匹林,還要服用他汀藥物進行治療,這樣更有助於預防頸動脈斑塊的進一步發展。

二、避免頸動脈斑塊出現血管疾病,你還要知道以下3個方面!

1、嚴格控制鹽分攝入

如果大量的攝入鹽分,對於人體的血管會有一定的影響,建議平時每天總鹽分的攝入量要在5克左右,而且要避免吸菸和喝酒,並且要多吃燕麥,玉米,姜等對我們的血管有好處的食物。

2、定期進行頸部動脈檢查

一旦發現了頸動脈斑塊,注意好每2-3個月就來醫院複查超聲,看斑塊是否有變化,若有變化,可以及時調整醫療方案。

3、控制好三高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在正常指標內,減少斑塊繼續生長的要素,平時的飲食可以多吃一些果蔬,比較油膩的食物要儘量少吃或不吃,而且還要保持適當的運動,保持正常體重。

以上便是關於發現頸動脈斑塊後的解決辦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加深大家對於這方面的認識!

肝火旺盛以及備孕、溼氣重、腎虛、衰老、三高、肝病、皮膚病等等,應該怎樣調理最有效?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健康的知識,讓你瞭解更多的健康資訊,走出用藥誤區!


康愛多掌上藥店APP


很多單位的年度體檢將頸動脈超聲作為常規項目,很多人檢查出頸動脈斑塊。怎麼辦?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要看頸動脈狹窄程度、有沒有症狀等。

比較常見的情況是,並沒有任何不舒服,斑塊也不嚴重,頸動脈沒有引起狹窄或狹窄較輕。這時不需要處理局部的斑塊,但要重視起來了。

為什麼?因為頸動脈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窗口,頸動脈有了斑塊,說明血管已經不健康了,以後發生心肌梗死、腦卒中的風險升高。

此時,首先需要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飲食、運動、減肥、戒菸限酒等;其次,控制好血壓、血脂和血糖。

如果心血管病的危險水平較高,比如,已經確診冠心病、腦梗死、糖尿病、下肢動脈疾病,做過心臟支架、搭橋,或者有較多心血管危險因素的人,或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較高的人,需要吃他汀藥物治療。

頸動脈狹窄超過70%的人,狹窄嚴重,尤其是有症狀者可能需要手術或支架治療狹窄。

由於每個人情況不同,具體是否需要手術、做什麼手術,請到正規醫院諮詢醫生。

另外,這部分病人同樣需要健康生活方式治療和藥物治療,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同樣需要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

另外,要注意,輸液沒有用。更不要按摩,斑塊按不下去。


楊進剛


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粥樣硬化會逐漸發生,隨之會形成斑塊,使得血管狹窄、堵塞,進而誘發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出現頸動脈斑塊,如何自救?

斑塊形成是增齡的產物,一般而言,青年時期就已有動脈粥樣硬化開始形成,老年時期達到高峰,絕大多數老年患者都伴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但是,不同老年人群的結局也不同,即便是都有勁動脈斑塊形成,也不一定就會發生腦梗。

1、頸動脈斑塊形成:不同人群斑塊形成的大小不同,穩定程度不同,伴有的血管狹窄、堵塞程度也有很大不同。這就導致不同患者的結局大不相同。要知道的是,斑塊一旦形成一般就無法逆轉,只能是通過積極的治療,防止其繼續增大,預防不穩定斑塊破裂,防止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因此,對於頸動脈斑塊形成的患者而言,首先要端正態度,積極應對疾病。通過有效的治療干預方式,來預防腦梗的發生。患者絕對不應該寄希望於保健品、秘方等方式來實現斑塊的完全消退。需知,即便是正規的藥物治療也無法使斑塊消退,使得血管恢復如初。患者要做的就是遵醫囑治療,根據患者的斑塊大小、穩定程度、血管狹窄程度等採取及時有效的干預措施。

2、頸動脈斑塊形成的應對措施:

頸動脈斑塊形成者想要自救首先要積極諮詢醫生了解自己的病情嚴重程度,進而遵醫囑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對於斑塊較小者,且血管狹窄較輕,患者未有高血壓、高血脂等併發症,可首先通過生活方式干預治療。具體來說患者應注意,飲食以低脂肪、低熱量、低鹽、低糖、低膽固醇為原則,少食動物性食物,多食蔬果等;堅持以有氧運動為主,每天進行30min的運動;戒菸戒酒;切忌過勞、熬夜,保證充足睡眠;保持良好心態等。

而對於斑塊較大、不穩定者,或是已有明顯的血管狹窄,或是同時伴有三高症等慢性疾病者,一般而言就需要及時開始藥物治療了。藥物治療包括針對原發病的治療,如降脂降壓治療等;穩定斑塊的他汀類藥物治療;預防血栓形成的阿司匹林治療等。同時,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複查,監測血管狹窄程度,及時治療。


鹽酸索他洛爾


經常有一些中老年人患者超聲檢查,發現頸動脈有斑塊形成,非常擔心。其實我們的動脈血管隨著年齡的增加,就會出現老化,動脈粥樣硬化的也是我們血管老化的一個常見現象。

那麼是否就是有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就已經發生了對我們大腦的損害?

也未必是這樣,除非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大到一定的程度,影響了我們的血流,影響了我們腦部的血供,可能會出現相應的臨床情況。

另外一個就是斑塊的性質,和是否引起它的危害是密切相關的。如果斑塊伴有潰瘍,非常不穩定,可能會有血栓形成的這樣一種風險,我們就要積極的防範。比如說要服用一些抗血栓的一切藥:阿司匹林或者說氯吡格雷。同時要進行控制血脂,來穩定斑塊的藥物的使用,比如他汀類的藥物。

如果我們有效的防範,一般來說頸動脈斑塊也不至於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我是心血管內科醫生張輝,還有相關疑問可以關注我,每日為大家科普心血管知識!也可以私信聯繫我,閒時我儘快回覆!#健康早班車##清風計劃##我的養生日記#


心血管康復張輝醫生


隨著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出現頸動脈斑塊。頸動脈斑塊其實是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好發於頸總動脈分叉處,頸動脈斑塊的發生與老年人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密切相關。

體檢發現頸動脈斑塊,該怎麼辦?

頸動脈斑塊的形成是一個複雜漫長的過程,與年齡、酗酒、體力活動少、肥胖、糖尿病、高血壓以及血脂代謝異常有關,頸動脈斑塊像其他血管斑塊一樣,其發展過程包括是緩慢的,都要經歷脂紋期、纖維斑塊期、粥樣斑塊形成期、繼發性病變。

若發現勁動脈斑塊首先要區分軟斑還是硬斑,軟斑屬於不穩定斑塊,所含脂質多、血管壁薄,如果血管內皮損傷後破裂就會脫落進入血液,形成血栓,導致出現中風;而硬斑則屬於穩定斑塊,相對脂質含量少,血管壁損傷較輕,不易形成血栓。區分軟斑還是硬斑,需要醫生藉助超聲、CT或核磁共振來診斷。

頸動脈斑塊什麼程度需要吃阿司匹林呢?一般判斷標準是血管的狹窄程度,若狹窄程度≥50%,或者狹窄程度<50%,但合併了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如年齡≥50歲,高血壓患者,慢性腎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患者,長期吸菸酗酒、超重以及有早發心血管病家族史應當進行阿司匹林治療。

阿司匹林在臨床中應用廣泛,其主要作用是預防冠狀動脈或腦動脈內血栓形成,降低心梗和腦梗的發生風險。只要沒有明顯的副作用,一定不能擅自停藥。除了堅持服藥外,還需要注意飲食飲食結構,多吃水果蔬菜、儘量少吃油膩食物,增加運動、減輕體重、戒菸限酒等。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什麼是頸動脈斑塊?

頸動脈斑塊是由於多重危險因素導致的頸動脈血管壁損傷、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團塊狀結構。



頸動脈斑塊會有什麼危害呢?

頸動脈斑塊的危險主要在於不穩定斑塊,也就是在血管壁上不牢固容易脫落的斑塊。當斑塊整塊或者部分脫落後就成了血流中的栓子,隨血流到達大腦堵塞遠端腦動脈,導致栓塞事件造成偏癱、失語,甚至危及生命。要預防腦梗塞,就必須重視頸動脈斑塊的預防,要篩查頸部動脈超聲,積極採取干預措施。

  • 生活方式調整非常重要
  1. 控制飲食:低鹽低脂飲食,多吃魚類、豆製品、蔬菜和水果。
  2. 戒菸限酒:戒掉吸菸,酒儘量少喝,每次不要超過一兩。
  3. 加強鍛鍊:對於年紀較大的患者,建議比較輕鬆的運動、比如散步、太極拳類,每次不少於1小時。
  • 在生活方式調整的基礎上服用他汀類藥物,並定期門診複查。並不是所有動脈斑塊人群都適合他汀治療,進行他汀治療的依據主要是患者動脈狹窄程度和是否存在高血脂情況:對於頸動脈內中膜增厚患者,無缺血性卒中症狀,同時血脂正常者,不建議行他汀治療;對於有症狀或近期有缺血性卒中患者,建議行他汀治療;對於頸動脈斑塊,不穩定或者狹窄50%以上者,無缺血癥狀,無論血脂是否異常,均建議他汀治療;而穩定或狹窄50%以下者,無缺血癥狀,則需要個體化考慮。

綜上所述一定要先調整生活方式,再進行藥物治療,定期門診複查,可以比較好的預防腦卒中的發生。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覺得寫得不錯的話,記得點個贊哦!如果還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識,關注我,私信為你解答!


醫療工作者張


頸動脈斑塊的發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常見的有年齡(特別是>60歲的老年人群)、長期吸菸、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人群。頸動脈斑塊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密切相關,其原因在於斑塊逐漸增大引起管腔狹窄或不穩定斑塊破裂、脫落而導致動脈栓塞。我們要重視頸動脈斑塊,積極正規診療很重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下頸動脈的診治。一、明確斑塊類型

頸動脈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表現之一,其診斷常使用頸動脈彩超,根據動脈斑塊的形態、回聲特點,可以分為:軟斑、扁平斑塊、鈣化性硬斑和混合型斑塊。其中軟斑、扁平斑塊和混合型斑塊是不穩定斑塊,需要積極使用他汀類和阿司匹林等藥物治療。

二、改善生活方式

頸動脈斑塊的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①合理飲食,清淡為主,注重低鹽、低脂、低糖;②積極戒菸、限制飲酒;③適當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講求循序漸進,不可劇烈運動;④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規律的作息;⑤控制體重,肥胖者注意減肥;⑥避免大幅度頸部轉動或雙側頸部按摩。三、正規使用藥物治療

頸動脈斑塊(特別是不穩定斑塊)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建議如無禁忌症,應堅持服用他汀類藥物以穩定斑塊,同時配合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

對於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的人群,應積極治療基礎病,以控制血壓、血糖、血脂長期達標穩定為宜。

五、注意監測藥物不良反應

在藥物使用過程中要注意監測有無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的發生,常見的如他汀類(肌肉疼痛等)、阿司匹林(胃腸道不適、皮膚粘膜等出血、過敏等)。六、定期複查

頸動脈斑塊人群要定期進行復查,監測血常規、凝血、肝腎功能、肌酶等,瞭解斑塊和病情控制情況。


全科掃地僧


  血液常年在血管裡不斷的流動,血液裡的脂質成分就會緩慢的沉積在血管壁上,逐漸形成了斑塊。頸動脈斑塊分為穩定斑塊和不穩定斑塊(也稱易損斑塊)。

  穩定斑塊:顧名思義,就是斑塊比較穩定,它的特點是斑塊與血管接觸面的纖維帽比較厚,不容易破裂,也沒有鈣化成分,斑塊更沒有出血,潰瘍等。

  易損斑塊:是指那些有破裂傾向,易於發生血栓以及快速進展的斑塊。它具有如下特徵:大脂質核心、薄纖維帽、斑塊內出血、斑塊近腔內面散在鈣化、斑塊表面潰瘍出現、管壁炎性細胞浸潤、管壁豐富 新生血管形成等導致管腔重度狹窄。易損斑塊破裂引起的血栓栓塞也是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

  其次,要知道這個頸動脈斑塊的存在,導致管腔狹窄程度到底有多少,這個一般檢查報告單裡也都有體現。

  那麼,發現頸動脈斑塊,該怎麼辦?

  頸動脈斑塊一般的治療原則是:改善生活方式,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三種:

  1,改善生活方式:無論發現頸動脈斑塊穩定與否,也不管是否引起頸動脈狹窄,均應改善自身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少鹽,少油,低脂飲食,適量運動,戒菸戒酒。控制好基礎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這些加快斑塊生長的危險因素。

  2,藥物治療:包括他汀類藥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3,手術治療:外科治療的方法主要包括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頸動脈支架植入術。臨床醫生會根據您自身的狀況跟您一個合理的建議,具體選擇哪種術式,需要結合您自身的情況具體分析。

  總之,頸動脈斑塊是反應人體動脈硬化程度的窗口,我們需要關注斑塊變化,但也無需特別恐懼斑塊的形成,對頸動脈斑塊穩定性評估後,絕大多數人可以消除顧慮。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體檢發現了頸動脈斑塊,要不要吃阿司匹林?這是很多人問到的問題,這樣做可以嗎?來看看什麼是頸動脈斑塊?阿司匹林在預防心腦血管病中又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頸動脈斑塊實際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結果,是由於血管內皮受損後,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將大量的脂肪運送進血管內皮並沉積下來,經過一系列炎性反應後形成的團塊,要避免斑塊形成要做到兩點:一是避免血管內皮受損,二是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阿司匹林在防治心腦血管病中是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來實現的,血栓不同於斑塊,並非是血管本身發生的病變,但可能由於斑塊發生破裂引起血小板聚集而形成,所以阿司匹林對斑塊沒有治療作用,只是起著預防血栓的形成的作用。

那麼,長了頸動脈斑塊要不要服用阿司匹林預防血栓形成呢?這是需要經過評估後再做決定,通常需要滿足以下七個條件中的至少三個:

事實上,對於頸動脈斑塊最主要的干預治療不是服用阿司匹林,應採取的措施應當是:

  • 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科學飲食、合理運動、戒除菸酒、生活規律不熬夜。

  • 及時服用他汀類降脂藥降血脂,嚴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

  • 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確保血壓、血糖達標。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頸動脈是距離體表較近的一個大動脈,檢測起來較方便,可以作為反映全身動脈系統整體狀態的一個“窗口”。發現斑塊之後,需要怎麼治療,是不是需要服藥,要從多個方面綜合考慮。

一、血管斑塊的成因

頸動脈有一個“Y”型的分叉,此處距主動脈較近,受血流衝擊的壓力也較大,所以是斑塊易發生的部位。據統計,超過50歲的人群中,有半數以上的人都可以在頸動脈檢出斑塊。

造成血管斑塊主要的原因是血管內膜受損,長期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都可以損傷血管內膜。還有年齡的因素,人體隨著衰老,血管內膜和全身的器官都會出現退行性病變以及老化。還有易於激動的人,平時壓力較大及休息不好的人,血中腎素水平較高,會使動脈長期處於收縮高壓狀態,也是造成斑塊形成的原因之一。

二、沒有“三高”可以不必服藥

很多人檢測出來的頸動脈斑塊為扁平狀,頸動脈內膜沒有增厚,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沒有“三高”,也沒有吸菸、酗酒等不良習慣,直系親屬中也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可不必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因為此類人的動脈斑塊是由於年齡原因產生的退行性改變,生長很緩慢,斑塊發生破裂危險性很小,只需要每年定期複查頸動脈彩超即可。

三、高危人群應該服藥預防

但是有“三高症狀”,或是長期吸菸、酗酒,平時脾氣較暴躁,壓力較大,或是家族裡有直系親屬患了心腦血管方面疾病的高危人群,就要小心提防,應該服藥進行預防血栓性疾病的發生。

服用的藥物一種為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發作的概率。另一種藥為他汀類藥物,不僅可以降低血脂,還可以對抗血管內膜中的炎性分子、抗氧化,產生穩定血管內膜以及逆轉斑塊的作用。“三高”患者還要針對“三高”的症狀進行藥物治療。

四、血管發生斑塊後要注意的事

無論是否有“三高”,在發現血管有了斑塊之後,需要注意的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善。主動的戒菸、限酒,別等到疾病發生了,躺在病床上再去戒菸。還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激烈的情緒可以引起腎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血管痙攣和收縮。血管中的斑塊在血管發生劇烈收縮時容易破裂,從而發生腦梗或心梗等嚴重疾病。

平時要低鹽、低脂飲食,保持每天適量的運動。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都可以加速斑塊的生長,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可以控制“三高”,也可以延緩斑塊的形成和進展。

綜上所述,頸動脈發現斑塊之後,生活方式的調理是主要的治療方式。如果有“三高”、吸菸、遺傳等危險因素的人才需要服藥治療。服藥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要自己服用保健品、補藥、營養品等作用不確切的藥品。在用藥過程中發現問題,請及時聯繫醫生或是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你身邊藥劑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