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原子彈和氫彈會不會過期?

陳振雄5


不會過期,關於核武器過期這個問題其實扯得最多的是氫彈吧,然後就扯出一大堆“半衰期”、“氫彈結構不同”等問題,最後得出一個莫名其妙的結論,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肯定的告訴你:

美國佬的核武器技術才是最先進的,尤其是在核武器小型化方面,而且,只要是核大國,其現在戰略值班的核彈頭全部都是熱核武器!話說到這裡,你們不信我也沒辦法了!

然後言歸正傳,回到題目,先來說原子彈,首先,原子彈有兩種,分別是“鈾彈”和“鈈彈”,鈾彈使用的核原料是鈾-235,武器級濃縮鈾的丰度要達到90%以上,那麼,為什麼說原子彈不會過期呢?因為鈾-235的半衰期是7.038億年,這種以億年為單位的時間跨度我們完全可以把鈾-235的“保質期”看出是永久的,因為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完全不受外界的化學和物理因素影響,不管外界條件是潮溼、乾燥、低溫、高溫還是強腐蝕性,只要其他零部件保持更新,鈾彈在幾億年後一樣還會響!

至於鈈彈,使用的則是鈈-239,其半衰期相對於鈾-235來說非常的短,但是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同樣很長,也可以看成是永久的“保質期”,因為

鈈-239的半衰期是24110年,兩萬多年啊,原子彈現世至今才多少年啊?一個世紀都不到,同樣的道理,只要保持其他零部件的更新,鈈彈能用到我們人類科技發展到星辰大海時代,所以,不管是鈈彈還是鈾彈,其半衰期的時間跨度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都太長了,長到我們完全可以忽視原子彈原料的保質期!

最後來說氫彈,跟原子彈利用重原子核的裂變反應不同,氫彈是利用輕原子核的聚變反應,主要核材料是

氫的同位素“氘”和“氚”,其中氘並不是放射性元素,所以是沒有半衰期的,但是氚的半衰期只有12.43年,如果直接使用氚作為聚變材料的話,那麼氫彈確實保存不了多久就會過期,當問題是現在的氫彈都不是使用純氚來當核原料的啊,而是使用一種穩定的化合物氘化鋰這玩意在高能中子流的作用下會反應生成氘和氚,然後才是氘、氚之間的熱核聚變,再加上只要保管得當,氘化鋰完全是可以永久保存的,所以,也不存在保質期的問題!

因此,不要再糾結核武器的保質期這玩意了,世界上的核大國是不可能找不到解決辦法的,五常使用的都是氫彈,原子彈這種玩意也就一些弄不出氫彈的小國家玩一下,比如印、巴,真正的核大國,其洲際導彈上的彈頭彈枚當量都是幾十萬噸起步,如果是原子彈,體積弄的跟氫彈那麼小,其爆炸當量有幾萬噸就很不錯了,十萬噸以上想都別想,因為原子彈不滿足小體積的同時擁有大威力這樣的條件


哨兵ZH


從科學的角度講不懂,但是聽老人說會過期。小時候常聽40後50後老人講蘇修的故事,老人大字不識一個,都是道聽途說。

蘇聯老大哥什麼都有,輕蛋,重蛋,圓蛋,變蛋應有盡有。一個圓蛋打到美國能下很多變蛋,落到美國的各個角落。

後來蘇聯老大哥改名了,叫蘇修,我們再也不叫蘇聯老大哥了,蘇修腦羞成怒,你不叫老大哥就給你圓蛋償償。中國人早就作好準備,一家挖一個菜窖,放蘇修的圓蛋,保證放的你懷疑人生。

若干年過去了,菜窖一個圓蛋也沒放上,倒是放滿了甘肅的洋芋蛋,究其原因,蘇修的圓蛋過期了(核裁)。

你打你的圓子蛋,我吃我的洋芋蛋。

美國不愧是世界黑老大,對蘇修的蛋根本不在乎,經常拿中國的成語來形容蘇修的蛋,不屑一顧,嗤之以鼻,老子是長大的,不是嚇大的等。

美國人偏偏相中了“嗤之以鼻”,認為嗤之以鼻用在蘇修身上再好不過。

中國的成語寓意深長,這回美國人鬧出了大笑話。

美國人的理解嗤之以鼻就是捏住鼻子冷笑。美國人也有笨的時候,捏住鼻子冷笑蘇修的蛋,變成了捏住鼻子大笑蘇修的蛋,結果用力過猛,手沒來得及收回,不但笑岔氣了,把鼻子也撐大了。

從此就有了美國大鼻子一說。


大漠甘露5


原子彈氫彈肯定是會過期的,平時需要投入大量保養維護工作,維護費用也是非常巨大的,就是由於儲存技術和高昂維護成本,在2012,2013年,俄羅斯,美國兩國先後宣佈銷燬氫彈後,我國現在是目前世界唯一有氫彈庫存的國家。

核武器的核反應物如原子彈的鈾235和鈈239是有半衰期的,但半衰期比人類歷史還長,所以也沒事,而相對於氫彈的氘和氚半衰期雖然相對較短,僅有12年左右,考慮使用年限,各國都是使用半衰期更長的氘化鋰C6和氚化鋰。由此可以看出核反應物並不是個問題。那麼問題肯就就出在核彈其他裝置上。



核彈可不是我們想象的一個裝有炸藥的武器,事實上,它就是一個核反應裝置,通過這個裝置對裡面的核反應物起到反應條件,從而誘發核裂變或者核聚變。它有一個很複雜的電子機械結構。而機械裝置這種東西放久了必然會因為空氣等原因氧化、老化,導致核彈難以正常引爆。所以製造出來後,要時常進行部件維護和更替。並且放置於特定儲存的地方恆溫保存。


前面說到有氫彈的美國和俄羅斯銷燬氫彈。原因也是維護問題。氫彈技術比較複雜,當氫彈被製造出來之後,需要大量維護人員和維護設備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這就造成了氫彈的維護和後期保養費極高,特別是由於聚變材料和裝藥的壽命很短,導致氫彈的儲存壽命太短,成本太高,核大國已經逐漸不再發展新的氫彈,轉而發展價格比較便宜的原子彈和中子彈。


我國之所以還有,是因為我國的氫彈有我國自己的一套製造和保存技術,是軍事絕密!


壹點科譜


會過期!但不是裡面的核裝藥過期,而是核彈的其他配套部件老化失效!原子彈的主要裝藥為鈾235和鈈239,鈾235的半衰期長達7億年,基本屬於與天齊壽,鈈239半衰期較短,但是也有24100年,相當於五個中華五千年曆史。氫彈的核裝藥一般為固態的氘化鋰-6 ,這是一種穩定的化合物,不存在半衰期,因此更不需要擔心它會過期變質。
(槍式和內爆式原子彈構造)

而核彈之所以會過期,主要源於其內部各種配件,比如原子彈和氫彈最初的啟動扳機都是炸藥,而炸藥是會過期的。再比如核彈的起爆控制裝置以及電子點火裝置,這裡面有大量的金屬和塑料機械構件以及電子元器件,這些東西也同樣會老化變形然後失效甚至脫落,所以核彈的有效期限主要取決於這些配件的壽命上限。一般來說配件壽命上限最多不會超過30年,所以一顆核彈從生產、庫存到退役的時間一般為8年到25年左右。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

要想提高核彈的初始壽命,那麼最應該做的就是精選零配件的製作材料,提高加工工藝並且嚴格操控質量,這樣零配件的老化速度就會變慢,也就間接提高了核武器的壽命。美國因為是最強大的老牌工業國家,工藝和材料都屬於上乘,因此它的核彈平均有效期限達到了28年,早期民兵3陸基洲際導彈上搭載的W62熱核彈頭甚至達到了35年的長壽,位居五常所有類型核彈頭之首!




(美國W87核彈頭內部包含大量配件)

當然了,和大多數武器裝備一樣,核彈的壽命也不是定數,這玩意兒雖然高大上而且看上去危險無比,但是也是可以翻新大修的。在核彈的整個生命週期,需要定期對其進行檢查維護,一旦發現某個部件已經不堪使用,那麼就需要更換,如果整個配件已經大部分老化,那麼就只能全部拆除,回收核裝藥並且換上新衣服完成華麗重生。
(美軍維護核彈頭)

在翻新完畢後,還需要進行靜態試驗,對各零部件的工作狀態進行檢測和試運行,比如點火裝置是否能夠正常點火,定高裝置參數是否準確,殼體還需要使用超聲波進行探傷,看看是否有內在裂縫或者強度降低問題等等。這一整個流程下來也是相當繁瑣和費時費力特別是費錢的!所以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為什麼銷燬了大量核彈頭,就是因為經濟大幅縮水,財政不堪重負,已經沒有小錢錢去維持這麼龐大的核武庫了!
(民兵3洲際導彈更換新式W87核彈頭)


軍武吐槽君



核武器技術是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發展起來的。第一批核武器於1945年8月在廣島和長崎被引爆。投到日本的原子彈毀滅性力量迫使日本投降。從那以後,控制核武器的擴散一直是國際關係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日本的兩次核爆炸仍然是戰爭中唯一的實戰使用。



冷戰期間美蘇之間的軍備競賽促進了核武器的迅速發展,目前核武發展共歷經四代。第一代:原子彈(裂變);第二代:氫彈(聚變),三相甚至四相氫彈;第三代:特殊效應核武器(比如中子彈);第四代:增強效應彈(伽馬射線彈、激光聚變彈、反物質彈、電磁脈衝彈等)。



首先看看超級大國積累的核武器儲備。世界上核武器的總數在1986年達到頂峰。還值得記住的是,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第一種原子武器以來,每一枚核彈頭的破壞力都大大增加了。此外,現在已證實擁有核能力的國家包括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某國。



如果我們考慮核武器試驗的次數,我們可以看到冷戰是核武器發展非常活躍的時期。雖然核武器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用於戰爭,但從那以後已經進行了2000多次核武器試驗。最近,某國在2006年、2009年和2013年進行了核武器試驗。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家探索和發展核武器,這是一個普遍的誤解。在過去幾十年裡,核武器發展達到了頂峰。到1980年代末,發展核武器的國家數量開始下降,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保持穩定。



各國甚至美俄,主力洲際導彈、潛射核導彈、巡航導彈彈頭仍然使用第一、二代裂變,三相氫彈主要用於七八十年代的單彈頭大威力洲際導彈,比如撒旦千萬噸級熱核彈頭。由於科技的發展,已經被分導式核彈頭取代。第三、四代核彈多用於戰術核武器。最近出現的核國家只掌握了第一代核彈技術,就對超級大國構成了威脅,令其寢食難安,欲除之而後快,可見只要掌握了小型化和運載投送技術,早期核武也不會過時。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直接答案:當然會過期,假如我國的夏商時期造一顆原子彈現在還可以用嗎,顯然是不行的。掃了一眼下面回答不會過期的,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原子彈不只是核材料裝在炮仗裡這麼簡單,原子彈是一個裝置,是個精密的設備,如果不加維護就有可能過期變成啞彈。

圖釋:製作原子彈用原材料黃餅

實際中原子彈維護費用巨大

來看這樣一組數據:據國外strategypage網站報道,美國每年核武器維護費用是230—300億美元,這裡面有三分之一資金是用來直接用來維護核武器的,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經費用來維護核武器的運載工具,如戰略轟炸機、導彈等。

圖釋:美國俄亥俄級導彈發射筒打開

原子彈不等於U235,Pu239構成的大炮仗

實際中,原子彈維護週期是八年左右,氫彈的維護週期是十二年左右,而原子彈用核心材料U235的半衰期是7.1億年,Pu239的半衰期也長達24100年,如果單純從核材料半衰期角度考慮,那原子彈的確不需要將裡面的核材料倒出來換料提純,從中國的夏朝時期造一顆原子彈現在還可以用,實際真不是這樣的,這與原子彈的構造有關。

圖釋:我國某型號液體洲際戰略核導彈

原子彈的結構

原子彈包括:引信控制部分、核填料、反射層、起爆中子源以及高爆炸藥等,其中引信控制部分是原子彈的CPU,這部分電子部件需要及時的更新,還有用於起爆點火的中子源的半衰期也遠達不到上萬年,需要定期更換。

當然如美國大概擁有7000枚核彈頭並不是集體到期和一起換,每年會維護一部分來保證原子彈的戰備狀態,所以以上維護軍費的開支並不是所有的原子彈維護費用,而是其中一批的維護費。

美國維護世界霸主的地位燒的是全美國人民的納稅錢!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了,更多科普歡迎關注本號!


核先生科普


原子彈和氫彈在存放時間過久是會過期的。所以美俄等國才有了銷燬核彈這一說法,銷燬的核彈除了正常裁剪的,剩下的就是過期或者已經不能使用的。一般核武器由於核裝藥的問題,壽命12年到30年不等,但是要徹底使其失去輻射一般需要上百年之久,所以各國才會一邊對核裝藥進行改進,使其擁有更長的壽命,一邊加強對其的保養以延長其衰變期。所以,原子彈和氫彈是會過期的,只是在保養下的功夫和材料上的區別。過期的時間也會不一樣。

而且原子彈和氫彈即使過期後,武器本身仍然是有危害的,雖然已經不能爆炸,但是其所遺留的輻射對人類還是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各國一般都會在原子彈和氫彈過期之前就將其進行摧毀,這樣不僅更方便,摧毀起來遺留下的輻射也會更少。假如等核彈過期後摧毀,不僅要用很多設備去對裡頭的核燃料進行分解,還要找地方將其妥善埋好,所以各國都不願意處理過期核彈,而是直接在其還可以使用的時候將其引爆。

目前,核彈剩下的使用年限較長的一般都是中國,還有很多在近年來擁有核彈的國家。美俄由於相關費用的問題,核彈一直沒有得到更新。尤其是俄羅斯,其低迷的經濟和緊張的軍事預算使得其核武庫內的核彈保養都面臨著嚴峻的問題。雖然美俄等國已經準備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來更新核武器庫內的核彈,但是一個更換要4000億美元,耗時20年,而另一個連相應的準確計劃都沒有,只有口頭的更換。這一定程度的說明了核彈的更換絲毫不比海陸空三軍武器更新換代簡單到哪裡去,且時間和花費也要更長。


霹靂火防務


原子彈和氫彈在存放時間過久是會過期的。

所以美俄等國才有了銷燬核彈這一說法,銷燬的核彈除了正常裁剪的,剩餘的便是過期或許現已不能運用的。一般核武器由於核裝藥的問題,壽數12年到30年不等,可是要徹底使其失掉輻射一般需求上百年之久,所以各國才會一邊對核裝藥進行改進,使其擁有更長的壽數,一邊加強對其的保養以延伸其衰變期。所以,原子彈和氫彈是會過期的,只是在保養下的功夫和材料上的差異。過期的時間也會不相同。

現在人類製作的各種武器都有保質期,核彈也概莫能外。核彈的保質期來源於核彈的構造。核彈本身的核裝藥不存在什麼問題,由於鈾235和鈈239的半衰期比人類前史還長,而氘和氚半衰期雖然相對較短,僅有12年左右,但各國並不採用後兩者,而是運用更穩定的氘化鋰C6和氚化鋰。核裝藥不存在問題,那麼問題肯就就出在核彈其他裝置上。核武器並不是像幻想中那樣把核燃料給塞進個鐵桶裡面這麼簡略。它有一個很雜亂的電子機械結構。而機械裝置這種東西放久了必然會由於空氣等原因氧化、老化,導致核彈難以正常引爆。就比如說起爆所需的高能炸藥,這跟核裝藥可不同,這種化學制品時間久了可能就會失效。諸如此類的除核裝藥外的其他裝置的壽數不可能跟核裝藥相同,因此各國的核彈都有必定的保質期。最早的核彈在這一方面特別弱,由於其時各方面的科技水平都不高,有效期也就幾年左右,後來跟著科技的發展保質期逐步變長,平均下來,保質期可能在20年左右。不過各國關於核彈保質期也有不同的措施,有的會選擇給核彈更新,這種措施可以讓核彈的壽數得以延伸!

原子彈的有效成分是放射性物質(如鈾237),提純形成的不超過臨界體積的彈體,需求普通炸藥(如TNT)來引爆。而該放射性物質半衰期較長,即便是安全放置幾十年(一個半衰期),相同具有核威力,只是爆破當量折半罷了。所以一般以為原子彈不會過期。氫彈嘛,就更不會過期了!不過,氫彈、原子彈安全存放,需求很嚴格的要求和較高的保管本錢,很燒錢的喲,所以國際上沒有幾個國家擁有核武器,而有庫存氫彈的僅有我國一個國家。

原子彈和氫彈應當是有必定保存期的,不會沒有安全期永不過期一說,維護與保養查看是少不了這項工作的,同時還要負出高額費用,為什麼美國的軍火商這麼好戰,總想用戰役得到收益,這就能闡明核燃料與彈藥都存在必定危險和保存期的,這些武器都給人類夠成最大危脅、對世界和平也構成了最大危脅,消毀核武器對人類至關重要!


xiaosan33


這個問題在我們的專欄裡面有啊,建議大家去《精講核武器》專欄看看。

很多人認為氫彈和原子彈的放射性材料有半衰期,因此會有過期一說,甚至有人說現在只有中國有氫彈,其他國家沒有。

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說法。

首先我們來看看核彈所需要的核裝藥都是什麼:

原子彈最主要的材料是鈾-235,的確是有半衰期,但半衰期長達703,800,000年比人類的歷史都長,所以鈾-235的半衰期可以忽略不計了。

作為原子彈的另外一種重要材料,鈈239也是有半衰期的,時間遠遠小於鈾235,短到2.41萬年,也遠遠超超過了人類的歷史,這也不能算影響“保質期”的因素了吧。

不過對於鈈彈來說,早期的確有過期這回事!在利用鈾238生成鈈239的過程中,有一些鈾-238原子會捕獲兩個中子,最終生成鈈-240。鈈-240是一個自發衰變相當嚴重的元素。衰變的時候會大量放出中子。這樣的確會誘發鈈-239的裂變,慢慢的讓鈈彈失去效果。因此武器級的鈈中會嚴格限制鈈-240的含量,之前的限定是要少於7%。後來提煉技術先進了,限定要少於3%。這樣鈈彈就基本穩定了,壽命也就不是考慮的問題了。


對於氫彈,其中主要是用氘-氘聚變核氘-氚聚變的形式進行能量釋放,

這裡的氘是原子核內有另外一顆中子的氫同位素,但問題是這種氫同位素是沒有半衰期的,所以也不會變質。但由於氘的原子極小,因此會通過滲透過其他材料的分子縫隙而消散掉。所以,在真正的核武器裡面用的已經不是純氘了,用到的是一種叫做氘化鋰,也就是下面圖片中的白色粉末:

這是一種穩定的化合物,只要在乾燥環境下就可以永久保存。

至於氚,也叫超重氫,是原子裡面有兩個中子的氫同位素,它的半衰期只有12.43年,會有保質期問題是吧?在早期氫彈中的確使用了氚,但也是以氚的化合物形式進行填充的。在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由於氘化鋰材料的出現氚造就不用在氫彈裡面了。

更多的用途是用來做夜光管了。

少量的氚會使用在可控核聚變研究中,但在核武器中已經絕跡了。

至於核彈上的其他材料,例如絕緣蘇聯、橡膠等部件的壽命會比核彈芯材的壽命短很多,但核彈是可以拆卸的,必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替換。

所以核彈保質期這樣的問題以後就別問了吧,顯得太弱了。


軍武數據庫


眾所周知,武器彈藥都是有保質期的,過了保質期的武器裝備,尤其是彈藥都會有一定的不穩定性,一般彈藥過期了會被直接銷燬。其中原子彈和氫彈一直都是傷害力非常大的武器,不過說出來你別不信,原子彈和氫彈也是有使用期限會過期的。

(1)原子彈和氫彈之類的核武器都有一定的保質期,而這個保質期限大約為30年,核武器過了這個期限一般就失效了,需要更新或維護彈頭。像美國的W88核彈頭的初級芯裡就用氚來增效,初級芯裡用氚,是為了打出足夠的中子。而氚的半衰期只有12年,每到此時都會定期更換,氚這種元素用反應堆就能製造。另外扳機裡與炸藥混合的氚,即使氚不會提前進入半衰期,但是像炸藥之類的化學物質緩慢發生反應時,可能也會影響扳機的點燃。

(2)是機械裝置,這就更明顯了,機械裝置時間長了會氧化啊生鏽之類的,就得換新的,因此各國都要定期升級更新,所以說,原子彈並不是造出來就放在那裡等著用,光保養就要花大量的人力財力!

(3)鈈239。雖然它的半衰期為24000年,很長,按理說在100年內可以不考慮它的衰變問題。但實際上還有一些問題,使得它會“失效”。這個問題在所謂的核彈頭“整裝儲存”(就是作為一個整體儲存)的情況下,變得更加重要。

(4)鈾材料是最穩定的,根本就不用考慮它的“失效”問題。但它的用量,在一個彈頭內並不多,因為它的裂變截面小於鈈239。

(5)核彈過了有效期限並不要緊,還可以延壽。一種延壽是採用管理的辦法,如果當年設計冗餘度很大,保管優良,就可以讓它再繼續服役幾年,但這也長不了太多,而且通常需要試爆幾枚試試其可靠率(你當然用不著真的搞成核爆,證明其能正常點火即可),才敢讓這批核彈繼續發揮餘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