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聖旨作用多多,為何沒人仿造?古人:第一個字都不認識,怎麼造?

聖旨作用多多,為何沒人仿造?古人:第一個字都不認識,怎麼造?

在我國5千年的歲月長河裡,華夏大地上崛起了無數個強大、鼎盛的王朝,特 別是在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時期,封建王朝更是有著絕對的統治力。而在封建 王朝之中,最有權勢的無非就是皇帝了,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 莫非王臣”,就是用來形容其至高無上的權力。

聖旨作用多多,為何沒人仿造?古人:第一個字都不認識,怎麼造?

而在封建社會之中,皇帝要管理國家大事,每一個地方,每一天都會有問題出 現,而皇帝也不可能事必躬親。所以,就出現了很多象徵皇帝權力的事物,例 如玉璽、令牌、金牌、聖旨等等。其中,甚至無疑就是皇帝們最常用的一個了 ,正所謂“君無戲言”,聖旨就代表著皇權,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和威懾力。

聖旨作用多多,為何沒人仿造?古人:第一個字都不認識,怎麼造?

在我們觀看影視劇的時候,往往能發現這麼一個情況,皇帝在賞賜、責罰、冊 封、調兵遣將的時候,都會使用到聖旨。而且,還有著很多人假傳聖旨,為自 己謀取利益。然而,古代真的有人敢假傳聖旨嗎?

其實不然,在真正的歷史上 ,是沒有人敢假傳聖旨的,不僅是因為假傳聖旨的罪責極大,還因為仿造聖旨 的難度太大了。如果你去文古代人,為什麼不仿製聖旨,他們一定會告訴你: 第一個字都不認識,怎麼造?

聖旨作用多多,為何沒人仿造?古人:第一個字都不認識,怎麼造?

首先,聖旨代表的是皇帝的意志,所以,在用料方面往往就會非常講究。在我 們的印象裡,聖旨就是一塊黃色的布罷了,其實不然,真正的聖旨並不是黃色 的,而是由多種顏色的線織成的布,上面會帶有多種顏色和圖案。一般,根據 事情的輕重緩急來選擇聖旨的顏色,越是重要的事情,用到的聖旨規格就越高 。據悉,最高規格的聖旨,足足有著6種顏色,製作非常考究。

聖旨作用多多,為何沒人仿造?古人:第一個字都不認識,怎麼造?

其次,就是聖旨的長度。我們在影視劇裡看到的聖旨,也就和卷軸一樣大小, 程度在20-30釐米左右。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在史料的記載中,真正的聖旨 最短都有2米,最長的能有5米多。在前些年,河北就曾出土過一份萬曆年間的 聖旨,足足有3.6米長。所以,往往去宣讀聖旨的時候,都是有好幾個人一同 前往。要不然,僅憑一人,是打不開這道聖旨的。

聖旨作用多多,為何沒人仿造?古人:第一個字都不認識,怎麼造?

還有,在古代的時候,皇帝也下聖旨,也會根據官員的等級,來選擇聖旨的長 度。因此,一些宰相、丞相等大官員,收到的聖旨都是四五米長。所以,在古 代要想仿造聖旨,就要先選擇好傳旨的對象,然後製作出符合規格的聖旨才行 。而這樣的精巧的大“工程”,一般人是無法做到的。

聖旨作用多多,為何沒人仿造?古人:第一個字都不認識,怎麼造?

再次,在傳遞聖旨時,也有著非常多的講究。在電視劇之中,皇帝寫聖旨,無 非就是在黃布上寫幾個字,然後蓋上玉璽,就可以拿去傳旨了。而在真正的歷 史上,卻並不是如此,從製造聖旨,到書寫內容,再到蓋章、宣旨,都有著嚴 格的管理制度,並且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負責人簽字。這樣做,可以保護聖旨, 也能追查到哪一個環節出了錯誤,好追究責任。

因此,接旨的人在收到聖旨的時候,上面都會有著許多官員的簽名。要從想仿 造聖旨,還要弄到這些官員的簽名才行。要不然,官員見了聖旨,也不會拿它 當真的。

聖旨作用多多,為何沒人仿造?古人:第一個字都不認識,怎麼造?

最後,也是最困難的一點,那就是聖旨上的第一個字:奉。我們都知道,宣讀 聖旨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這“奉”字就 極有講究,往往都是由皇帝親自書寫,而後在由工匠用五彩線進行繡制。並且 ,幾乎所有的朝廷官員都認得這個字跡。不過,也有人會說了,字跡不是可以 造假嗎?

聖旨作用多多,為何沒人仿造?古人:第一個字都不認識,怎麼造?

事實上,確實如此,這個“奉”字的確可以仿造。但是,你知道這個“奉”字 ,它在哪裡嗎?它並不是我們理解的,在聖旨的第一個字,而是會寫到某一行 、某一列,或者是藏在某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就相當於皇帝和官員的“暗號” 一樣。因此,古人才會說,你連這第一個字長什麼樣子,在哪裡都不知道,你 怎麼去造假?

聖旨作用多多,為何沒人仿造?古人:第一個字都不認識,怎麼造?

綜合來看,仿造聖旨絕對是一項大“工程”,因為你沒有皇帝身邊,那些製造 聖旨的人員和體系在,所以要想假傳聖旨,非常困難。再者,聖旨幾乎都是有 時效性的,等你好不容易造出了假聖旨,或許就已經派不上用場了。所以,古 代人不敢,也不會去仿造聖旨,畢竟難度太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