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人說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但教師的平均壽命卻只有59.3歲,到底是不是真的?

心翔事誠


編者按:我國教師平均壽命只有59.3歲,這個命題早在幾年前就有了。具體是哪個機構調查出來的結論現在還沒定論,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教師的平均壽命和工資待遇收入成正比。因為教師的工資待遇和職稱掛鉤,導致教師的收入常年低於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平均壽命低於社會平均水平也不足為奇。



如果想讓教師的平均壽命提高,那麼一定要改革掉教師工資待遇和職稱掛鉤的方式,甚至取消職稱才是最好的辦法。

教師工資待遇發放問題一直是教師們關心的大事。畢竟,教師也是社會家庭中普普通通的一個職業,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家庭。如果教師工資收入過低,不但體會不到教師職業的幸福感和獲得敢,更別提什麼職業的優越感,這就與國家提倡的“要讓教師職業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背道而馳,也跟“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名不符實。

因此,制定出符合客觀實際的教師工資發放的制度就尤為重要。目前,教師工資待遇的發放主要跟職稱登記掛鉤。有人說職稱等級和工資掛鉤,可以更好的解決“大鍋飯”的問題,也有人說“沒有比職稱和工資掛鉤更好的解決教師工資待遇發放”的問題了,但是事實上如此嗎?

當過教師的人都知道,職稱制度是一個怎樣的制度,這樣的制度對教育是有利,還是阻礙了教育的發展。就目前來說,如果現在搞一個針對職稱的問題進行一個調查,那麼將會有98%以上的教師會贊同取消職稱制度,以及職稱和工資掛鉤的方式。

教師們同意取消職稱的原因很簡單:職稱不能體現同工同酬;職稱會使教師之間的收入出現兩極分化;職稱評定級容導致腐敗的現象;職稱制度是教育功利性的主要原因;職稱制度導致教師工資待遇常年增長過低,吸引不了優秀人才加入教師隊伍;職稱制度導致教師們同室操戈的現象發生等等一系列的現象發生。

正因為如此,改革目前的教師工資待遇和職稱掛鉤的制度就成為教師們期盼的事情。我也思考了好幾個教師工資待遇發放的方法,覺得這種發放的方式是最合適的,現在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1,取消職稱和工資掛鉤,職稱單獨評定,教師工資待遇單獨發放。

職稱單獨評定,憑實力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不跟工資掛鉤,可以單獨給予一定的職稱津貼,以及在社會上得到優待。比如可以免費乘公車,免費遊覽景區等等。工資待遇和其他普通教師沒有任何特殊之處,這樣才能體現同工同酬,也更能讓大多數教師心服口服。

2,教師工資待遇發放和學歷,教齡,工齡,職齡,教學業績有關,與其他課題論文無關。

教師工資待遇和學歷,教齡,工齡,職齡,教學業績有關,這樣更能體現公平公正。畢竟學歷,教齡,工齡,職齡,教學業績等是很難造假的,論文,公開課,課題等等又可以造假,還有其他評優評先的那些亂七八糟的獎項也不能計算在內,這樣就會使教師們踐踏實地的教書,不會去做一些形式主義的事情,教育教學質量也會有所提高。

3,評優評先,取消與論文,課題,公開課,職位等一些虛的東西,與教育教學沒多大關係的條件。

評職稱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很多獲得高級職稱的人他們不怎麼上課,卻從課題,論文,上公開課等等其他方面拿到很多的加分項目,反而比真正上課的教師可以評上高級職稱,這樣就會導致只會老實上課的教師工作幾十年還沒評上高級職稱,職業倦怠非常嚴重,嚴重打擊一線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4,學校行政人員工資和普通教師應該一樣。

只從有職稱以後,學校行政人員因為獲得的加分項目比較多(一個教導主任可以加10分,一個班主任才能加2.5分),他們評得的職稱也比較快,這樣就會造成了不公平的現象。也許有人會說,那是你沒本事當不了領導,怪誰?這樣的想法太可怕,畢竟當上領導的就能說明他們的教育教學能力很高嗎?我不見得。

所以,如果沒有職稱,學校行政人員工資待遇和普通一線教師同步提高,就會更加激勵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

綜上所述,教師工資待遇和職稱不掛鉤的話,教育教學質量會更加優質,教育的功利性就會越小,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也就會更高,其他教育亂像也會迎刃而解。由於篇幅有限,文章論述還不夠全面,不過也能說出個大概,反正取消職稱和工資掛鉤的方式,我國的教育將會一片光明。


孖無悔觀教育


有人說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但教師的平均壽命卻只有59.3歲,到底是不是真的?筆者認為這個統計結果或者數據所體現的現象,應該是對教師職業真實的體現。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人民群眾的平均壽命也正在逐步提升。有人說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72歲,這種說法筆者認為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此外,教師的平均壽命僅為59.3歲,這對於很多人來講,可能會頗有異議,畢竟據教師這份職業在如今的行業發展中受到了較大的挑戰,也是目前最具爭議性的職業。

按照目前教師職業的發展現狀來看,雖然部分地區的教師職業環境、職業發展前景等都比較不錯,無論是工資待遇、還是職業魅力等均居當地各行各業的前列,也可以說教師依然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但是這份職業畢竟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性,畢竟不同地區之間教師面臨的工作環境、職業發展處境是不同的,而且全國範圍內,處於職業優勢地位的教師畢竟所佔的比重較低,屬於少數人群。

如果說教師的平均壽命僅為59.3歲,筆者認為這種統計數據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畢竟,當前多數教師仍然處於惡劣的教學環境、低下的工資待遇、沉重的教學任務、強大的工作壓力之下,在部分地區的學校中,仍然有一名教師承擔著好幾個班級的教學任務,而且隨著年輕一代父母的崛起,他們對於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提高很多,因此給教師所帶來的教學工作壓力也是不斷提升,也使得教師們經常揹負著沉重壓力,正在踽踽前行。

目前,很多教師在長期的工作壓力下,使得自己的身體長期超負荷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身體健康問題。我們列舉一些比較普通的例子:不少教師都有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等慢性病,而且還有很多突發性疾病,在近些年來的教學實踐中也是時有發生。教師的身體健康出現問題,已然成為目前教育領域中的常見事件,例如近期廈門合唱團的教師,正處於人生最美好的年齡,卻因突發性疾病去世。可見,當前教師的工作壓力、教學任務量等,都處於較高的歷史水平,並不低於其他行業。


東愛雨小公


好了,針對完老師的高工資,又來針對老師的寒暑兩假,然後又來針對老師的壽命問題了。我想問問,如果告訴你們,老師的平均壽命80歲,你們會不會高興一點,然後又去讓老師減工資,又說老師命這麼長,不應該收這麼多工資呢?

我也不知道是誰統計出這個平均歲數,但所有身為老師的人都會覺得可信,因為真的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

我說說我們學校這些年來很多老師的身體情況吧。我現在43歲,2014年國慶,我應該是39歲左右吧。我算是問題最輕的一名了,可能平時教書少運動,突然腎結石發作,抱著柱子站不起來,這時我才知道,其實我過去十年來一直覺得背刺痛是結石的問題,或許各行各業都有吧,這些年長期教初三,各種的亞健康已經顯現,國家標準課時是一週10節,我有十年時間一週是20節,初三7年, 一週29節,你別問我怎麼樣算出來,有些公辦學校歷史專業都一週20多節,想身體健康是不可能的。因為想身體好一點,所以就拼命去運動,結果傷了鼻子得了鼻炎,吃多了藥變成胃炎,又來個結石,現在已經打死也不上初三了。

我還有幾個同事,應該有三四五個吧,上廁所時也會暈倒,男的女的一樣,有一個女的,四十多歲就已經腦瘤,雖然是良性,但過了三五七年她又在嘮叨,說自己又復發了,可能都快死了。記得十多年前,我有一個廣州的同學來探望我,她是盲人學校的,她說有一個高中的同行,全學校14個高級老師,有四個是有絕症的。這樣高的得病率,告訴你老師平均壽命只有60歲,這是絕對可信的。

還有,壽命跟睡眠是很有關係的。當老師的每天六點多要起床,你或許又會拿什麼清潔工來比,我們沒否認清潔工辛苦,但你們如果說清潔工平均壽命只有50,我告訴你,我絕對相信。如果由我發工資,我會讓清潔工工資比老師更高。但事實已經證明,長期睡眠不足而且長期高負荷腦力運動,確實是會影響壽命。我們只相信可信度,而不是去追究是誰統計出來的。


中小學英語精修


別的地方不懂,我是西南邊陲一所中學老師,今年56歲,眼看著退休臨近。可回頭看,當年的同事不到退休,正是風華正茂卻突然倒下的不少。一個英語老師39歲,早上吃過早餐準備出門去學校,下樓時候感覺心臟難受,手捂著胸口再沒有起來。一個49歲數學老師晚餐後感覺胃不舒服,到醫院檢查,結果是肝癌,三個月後離開這個世界。去年學校辦公室有一份統計,學校有退休人員40名,13名年過七旬,2名已過90。但是沒等到退休就離世的竟然有26名之多!


用戶97994855003


我知道的老師不到60去世的就好幾個,有跟我同事一個光屁股長大大,五十多歲就去世了,整的我同事整天悶悶不樂手打哆嗦。還有一個四十多歲白血病去世的女教師。一個二十來歲先天性心臟病生孩子去世了。還有一個我爸同事,胰腺癌沒法治五十多歲就去世。還有一個體育老師,五十來歲也去世了,退休金也沒來得及領呢!還有一個我哥班主任四十多歲腦溢血也走了……


星晴2162


國人平均壽命72歲,教師平均壽命只有59.3歲,這個版本早幾年就看過,看後也只是一笑了之,因為收入也好,壽命也好,一旦扯上“平均”了,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2018年教育部統計數據說教師平均年收入8.2萬元,教師跌破一地眼鏡,人人大呼拖了後腿。如果把馬雲作為鄉村教師的一員計算,那平均收入還不把教師嚇死啊。正規的統計數據尚且沒有多少意義,何況是什麼樣機構統計的都不知道,這樣的數據能有什麼意思呢?

不過,說沒意義是從數據分析上說的,但還是有點意義的,就是提醒教師,整個教師群體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教師的亞健康狀況普遍存在。如果從這個角度看這個“59.3”歲,倒是很有意義。

教師的職業,是一個看起來光鮮亮麗,實際上瑣碎繁雜,看起來輕鬆有閒,實際上累死累活的活計。古人說傳道授業解惑,現在說教書育人,是一種複雜的勞動。

不像農民種田,一畝地收了多少小麥稻穀,清清楚楚。不像工人做工,一小時做多少零件,有多少合格品多少次品,準準確確。

如果一定要比較的話,農民跟教師還多多少少有點相似,自己努力了,如果老天不努力,種的再好收成也不一定好,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看天吃飯。工人就不一樣了,生產的產品,完全在於自己的努力。

按照現在的教育環境,教師的老天就是學生,學生不努力,教師再努力也是白搭。但是,就像農民一樣,天時再不好,還得種,盡心盡力地種。教師也是如此,學生不努力,還得盡心盡力去做,也就有了所謂的個別輔導,所謂的課餘補課。

只要自己的學生有一個學習不好,作為教師就總是不甘心,而正是這樣的不甘心,不知不覺中奪走了教師的健康,也就有了平均壽命59.3歲之說。作為教師,還是得感謝這個59.3,因為這個刺目的數字,應該警醒一些教師,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畢竟,有好身體,才能更好的履行教師職責,在身體和工作這對關係上,可以說,凡是鼓動別人帶病工作的,都是耍流氓!


當代師說


這提問有點意思。老師不到六十沒了。那是極少數。多數都七八十。六七十年代教我的老師最小都八十五了。趕集,釣魚經常見面。

一線工人壽命短的更多。五十五退休沒幾年就沒了。我友父親上午辦退休。下午辦死亡。一工友,辦完退休手續,出門下臺階沒了。

農村五十左右沒的更多。勞動強度大,生活沒規律。空氣汙染,地下水汙染。各種怪病從來沒聽說過。

對於教師來說。沒的是個例。沒什麼說的。都是命該如此。俗話說黃泉路上沒老少。平均七十二歲,。那是全國,上海最高。教師。工人農民,活百八的有的是。

照題主所說。教師壽命平均數。多數倒在講臺上了。要這樣什麼也別想做竟忙活這個。

平均數無稽之談。大多數教師退休拿著四五千塊錢生活好好的。別咒了。


執著105


不知教師平均壽命為59.3是怎樣統計出來的。我來現在這所學校20多年,連退休老師有190來人。我來之前退休的老師有幾個是80多歲去世的,其餘的都還健在,有一位93身體還比較健康。我來之後退休的和在職老師都活得好好的。


Unclejoe講英語


不知道這是什麼時間的數據,中國平均壽命在2010年已經是74.9歲,72歲的人均壽命應該是更早時間的,但沒有查到官方的教師平均壽命是多少,這個59.3歲應該不一定準確,但教師確實是工作辛苦、壓力大、健康情況不容樂觀。

第一、日常工作辛苦,負擔重。

我的父母都是教師退休的,教師的辛苦我也是深有體會,我老家是河南農村的,從我記事開始,就知道父母在學校教學,沒時間照顧我和妹妹弟弟,平時都是跟著爺爺奶奶,再加上學校又有早晚自習要輔導,父母總是早出晚歸,匆匆忙忙,和我們也只能在吃飯時才能見到,只有週末才能有時間和我們較長時間在一起,所以當時每週一天半的週末才是我們全家人最歡樂的時間。



由於學校教師少,學校一般都是由兩個老師負責一個班的全部課程,我的父母是負責畢業班的教學,就是一個班的全部課程的教學都是由兩個老師承擔,具體有語文、數學,歷史,地理、思想品德等這些課程的備課、講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習等等都是由他們兩人完成,我父親還擔任著學校校長的職務,母親另外還擔負著全校五個班分別每週一節的音樂課,每天上班時間從早自習開始一直到晚自習結束才能下班,平時很少有時間照顧家庭,只有一日三餐時間在家,其它時間全在學校,教學任務非常繁重,每天平均工作都在10小時以上。



第二、職業病嚴重影響健康。

常年繁重的教學任務導致職業病嚴重,父親腰椎間盤突出,有一段時間走路幾百米都走不動了,就要蹲下來休息一陣子才能恢復一些,後來經過治療症狀才有所緩解,腦血管硬化導致小腦萎縮,經常頭暈頭疼噁心,還有嚴重的腸胃疾病,退休以後發現有嚴重的膽結石做了手術切除,現在不到七十歲就機體老化嚴重,身體非常虛弱。母親患上嚴重的頸椎病,病灶壓迫神經導致經常腿腳麻木,還患上嚴重的風溼,年輕時陰天下雨就渾身疼痛,退休以後疼痛更加嚴重,發作起來有時連腰都直不起來,走路都困難,非常痛苦。由於長期站立講課,還導致母親小腿靜脈曲張嚴重,醫生都說再嚴重點就需要手術治療啦!而且年輕時母親就由於壓力過大導致血壓高,現在心臟也不好,每隔一段時間心臟病就要發作一次,速效救心丸必須隨身攜帶備用。



第三、工資待遇低,生活壓力大。

教師工資低一直是社會比較關注的問題,有的地方教師的工資甚至連養家都不夠,我的父親幹了20多年的民辦教師,一直到1993年考上公辦教師工資才由不到20元漲到40多元,當時我母親的工資也就30多元,他們的工資根本支撐不了家庭支出和我們三個孩子上學,好在家裡有我們兄妹三人和父親的土地,有些農業收入,可以緩解一些家庭經濟緊張的局面,父母由於平時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工作,也就能利用週末和假期時間可以到地裡幹農活,只能種些懶莊稼,所以莊稼也不可能有太好的收成。母親看家庭經濟緊張,就在家搭起了豬圈,用地裡產的糧食養起了豬,有時也去買酒糟或麩子餵豬,將近一年能養出欄一頭豬,然後賣掉換錢存起來備用,相當於變相存錢又稍有盈利,母親自己又去學著做不太複雜的衣服,然後晚上熬夜做出來批發給賣衣服的,掙點手工費,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經常半夜醒來,還看見媽媽還坐在縫紉機前做衣服,在她面前擺滿了一摞一摞的衣服。




父母就這樣在學校辛辛苦苦的幹到退休,都落下了一身病,現在每時每刻都要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但他們的精神卻是充實的,每當談起他們教過的學生就會興高采烈,充滿著驕傲和自豪,這就是他們這一代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他們用自己的艱辛和汗水培育了一代甚至於兩代人,讓更多人獲得知識成長為國家的有用之才,也能像他們一樣為祖國和社會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姜懷坦


教師平均壽命我不得而知,但我可以聊聊我周圍的教師壽命情況。

1、最近三年內我鎮(在職教師80名左右,退休120名左右)未退休而離我們而去的有兩位教師。一位王老師年紀定格在49,身體不適醫院檢查胃癌晚期,沒有兩個月離我們而去,留有兩個未成年的子女撒手人寰。另一位賀老師課後突發腦溢血,倒在了辦公室,搶救及時脫離生命危險,可是禍不單行兩個月後又突發離開了我們,年僅58,離退休還有兩年,悲哉!

2、我校退休教師現在大約20名。最近三年走了2位,年齡分別為68和71歲。現在最大年齡任老師78歲,20人當中有一位老教師是老年痴呆,其中有慢性病的4位,有頸椎,腰間盤突出經常按摩祝願的4位,還有一位腦中風後遺症患者,也就是說退休教師中有一半身體有疾病!

3、在職教師健康狀況更是令人堪憂。大家可以判斷教師平均壽命59.3這個數據的準確性!

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