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廣州講客家話的村子有那些?

閃爍32439115


近山多客,這與他們上古祖先蚩尤敗於炎黃聯盟遁入山有關。後來發展出苗瑤畲三支黎民百姓,其中畲人(自稱山都木客)自大明王陽明剿邊後大規模漢化形成客家人。廣州市區絕大部分分佈於白雲山,帽峰山,大致有云山南附近下塘/西坑(詢子嶺)/柯子嶺/金貴/橫枝崗/永福/林和莊,雲山西的元下田(土客雜居)/棺廳窿/東平/永興/均禾長湴(唯一平原地)等,雲山東的五仙橋/榕樹頭/京溪(土客雜居)/蟹山/握山/黃猄坳等,帽峰山地區的白山/謝家莊/穗豐/慶豐/福洞/柯木塱/頭陂/和龍/大源等(大源的黃莊等地還保留畲/客特有的三山國王神祇祭拜,歷史上畲瑤以此神為號多次起義/叛亂),花縣分佈在北部王子山芙蓉鎮/花山鎮一帶(還保留盤瓠/古大王節日,紀念苗瑤畲共同遠祖),拜上帝基督教天王洪秀全就是產自這裡/官佈祿村(棺材鋪村),從化縣主要在北部深山呂田鎮,其他鎮區亦多分佈,增城主要在北部派潭鎮/小樓鎮/正果鎮等,正果還有畲族村,風俗/語言/服飾/神祗與所謂客家傳統一致。下番禺/南沙均沒有。這其中近市中心的客家村已城市化,不再講客家話講本地白話但知道是客家人。

客家人獨有的盤瓠/三山國山神祗歷史上不存在於漢人祟拜中,是畲人漢化後的遺存。本地人的神祗有廟供奉大多為北帝廟(著名的有三元古廟)主水農耕/關帝廟/文昌宮/奎星樓/張王爺廟/康王爺廟(康保裔北宋抗金名將)城隍廟(漢族名臣)等由宋朝遷入嶺南帶來的傳統信仰,另有鄭仙誕(漢朝道士鄭安其,於白雲山羽化登仙/此地今日叫鄭仙岩,估計是失足昇仙)/金花誕(金花娘娘主姻緣子嗣,珠江上飄來的浮屍)/六祖惠能(新興縣人)/近海媽祖廟/沿江龍母廟等

客家人出嫁哭/送死人燒炮仗,清明不祭拜重陽(帽峰山客家人解釋:清明時節深山苦寒,上年存食近盡又逢開耕沒祭祀用品,重陽秋收後才有三牲果蔬)

凡此種種迥異,加上客家人女耕男休,婦女世代不紮腳,因此本地平原世代府州縣治下的漢民皆有:大腳客家婆/客家佬樣樣調轉來/客家佔地主之說。


吾方好人


廣州講客家話的地方有,白雲區的同和鎮,太和鎮,人和鎮等,包括南湖遊樂園等。天河區的沙河,芳村,龍洞,天平架,五仙橋,西牛崗。增城。番禺。花都。從化等。都是講廣州母語客家話的


皇帝保佑吳氏


廣府人在越南是山由(瑤)族,雜種族,跟漢族八輩子打不著關係。廣府更是百越土著,一直以傍中原貴族自居,太不要臉啦。為何說它是百越土著呢?從以前它對漢族客家人的稱呼【客家佔地主】可以看出,漢族客家人南下,給他們造成了佔地主的局面,土著廣府人無力抗拒,只能說出客家佔地主的話來宣洩心中不滿


電商學院園長


廣州市 韶關市 深圳市 珠海市 汕頭市 佛山市 江門市 茂名市 湛江市 肇慶市 惠州市 梅州市 汕尾市 河源市 陽江市 清遠市 東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 揭陽市 雲浮市 一般來說,在廣東沒一哪個市是隻說一種話的,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打個比方,比如湛江,在湛江北部主要講客家話、中部主要講粵語、雷州半島南部主要講雷州話(閩南話)但可以具體來說,以哪種話作代表(以廣東原有三大語系代表,不包括普通話)粵語:廣州、珠海、佛山、江門、茂名、湛江、肇慶、陽江、東莞、中山、雲浮客家話:韶關、深圳(指原住居民)、惠州、梅州、河源、清遠潮汕話(閩南語):汕頭、汕尾、潮州市、揭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