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莆田仙遊縣龍華鎮獅子山裡有一棵樹齡1000多年的朴樹

在仙遊縣龍華鎮的獅子山裡,有一棵樹齡1000多年的朴樹,堅守著山中古剎獅子巖寺。朴樹旺盛生長於山腰懸巖石縫間,主幹通直,分枝發達,盤根錯節,樹高20米,胸徑2.6米,根圍10.1米,壯美挺拔,成為獅子巖寺的一寶。

位於龍華鎮金建村北部1.5公里的獅子山,山勢猶如獅子雄風,英姿勃勃。唐大中十一年(857),仙遊高僧大德正覺禪師(俗名陳智廣),選中獅子山半山腰的獅子巖興建獅子巖寺棲居。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為獅子巖寺手書的“獅子巖”匾額,真跡至今仍存寺中。近年,當地百姓籌措資金在寺東北側建起遊客接待中心,每年臘月、正月村民歡聚一起參加祖師生日慶典等儀式,熱鬧非凡。

村民說,古樸樹根植較深,適應當地山岩的生態環境,能抵抗各類病蟲害,所需水分及營養都是靠樹根吸收地下深層土壤的養分。每年六月,朴樹開滿米粒大的白花,金秋十月掛滿紅綠色小果,採下經醃製風味絕佳。當地的村民還把這棵古樸樹當成能預報旱澇變化的“氣象樹”。據從小在金建村長大的村民魏麗群介紹,當地人利用“氣象樹”發芽早晚和葉子的疏密,來推測當年旱澇情況:如果樹在穀雨前發芽,芽多葉茂,當年雨水就多;如果按時令發芽,樹葉有疏有密,這一年大致風調雨順;而要是穀雨後才發芽,樹葉又少又稀,這年會有旱情發生。

去觀賞獅子山的古樹危石,那巖上妙趣橫生的摩崖石刻也是不可不賞的,或點景題名或抒情言志或敘事紀遊或因景寓意,藉著文人們的錦心慧眼,使獅子山在曲、靜、幽、禪自然美的同時,又有了一種人文的氣息。朴樹下看似岌岌可倒危的巨大“飛來石”突兀高聳,氣勢恢弘,清晰可見方楷題刻“林鎖軒”摩崖石刻,藤蔓鋪錦,造型奇特,書法遒勁婉潤,剛健雄渾,流暢灑脫,石刻功力深厚,令人駐足流連品味精妙絕倫的書藝以及古樸天然的摩崖造型,也帶入獅子山真切而又空靈的精神境界。

登臨巨石之上眺望,心曠神怡,腳下壁陡山懸,頭上亂雲飛渡,氣象萬千,幽深山道旁石壁所刻的“金沙古剎”歷歷在目;遠方群山如黛,大地似錦,金溪如曲,田野似歌,村落如夢,人間似仙……廣袤的田野被染成了綠色,平坦的道路蜿蜒整潔,別緻的建築點綴於青山綠水間,自是滿足耳目之樂同時美美地神遊物外。 (陳國孟)

莆田仙遊縣龍華鎮獅子山裡有一棵樹齡1000多年的朴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