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國內旅遊:深圳“楊梅坑”——古樸的海濱村落

國內旅遊:深圳“楊梅坑”——古樸的海濱村落

深圳市的城市化是全國第一,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每個人卷挾在這個巨型的鋼筋巨人中向前,地球不重啟,深圳飛快發展的步伐就不會停止。困於僵化單一的現代化的城市生活,內心對於自然和淳樸的農家生活的嚮往就更加強烈。逃離城市生活,享受片刻農家風味成為當今頗受追捧的休閒度假方式。越來越多的深圳居民在雙休日選擇來到海邊漁村垂釣、燒烤、騎行,盡情享受農家風情。

國內旅遊:深圳“楊梅坑”——古樸的海濱村落

深圳市的龍崗區南澳街的楊梅坑便成為了市民感受農村自然的景觀的最受歡迎的選擇。楊梅坑名字來源也有一個很傳奇的故事,傳說幾千年前這裡的漁村連年水澇,水田裡的水稻都被泡壞了,村民們想去海上打漁,但是連著幾個月狂風暴雨,海面上捲起滔天巨浪,很多漁民的小船都被打翻,被大海吞噬入深不見底的深淵。整個村人心惶惶,認為是老天要絕這個村落,糧食日益減少,還流傳著一種奇怪的病。這種病表現為村民牙齦出血,渾身蠟黃,而且只要有上回就會流血不止,傷口潰爛,直至死亡。整個村子籠罩在壓抑的氣壓之中。之後有一個勇敢的年輕人帶著健壯的村民深入叢林採野果、打獵。後來他們逐漸發現吃了這種野果,怪病逐漸消失來了,天災也在不久後停止了。後來他們把這種野果叫做楊梅,為了紀念這種水果對於村落的貢獻,這個村子也改名叫做楊梅村。現在醫學的發展我們知道,村民長期無法攝入維生素C引起敗血症,而楊梅酸甜可口富含維生素C,給了村民重生的機會。

國內旅遊:深圳“楊梅坑”——古樸的海濱村落

來到這個充滿傳奇的村落,村前的老虎溝長滿了楊梅樹,是當地人最崇奉的地方。這裡綠樹茵茵,隨風飄搖,每到五穀豐收的季節,村民都會來到這裡供奉貢品,感恩護佑,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踏進楊梅坑村,看見的都是綠草茵茵,整齊的民居便按道路依次排開,整齊有致,層次分明。這裡的民居都是青瓦白牆,斑駁的圍牆也顯示出有些年代了。這裡民風淳樸,村民大方友善,我也在這裡提前定下了民宿準備住一晚上,然後品嚐這裡的農家風味。民宿的主人是一個和藹的中年大媽,確認了我的入住信息之後,熱情地提著我的行李,把我帶到了房間裡。房間整齊安靜,窗戶正對著村落前的大海。楊梅坑村坐落在高處,下面是環海公路,公路旁的圍欄外便是一望無垠的大海。

我收拾好行李,招呼過房主中午要回來吃飯,於是便順著村間小路邁向大海。楊梅坑是大鵬灣最富有浪漫氣息的海濱了。這裡的沿岸沙灘雖然不大,但遠離市區,遊人紛擾少,村民又形成了保護海濱的傳統,所以楊梅坑的海水清澈湛藍,與青山交相輝映,沙灘潔淨美麗。這一方聖地吸引了不少情侶來此處拍攝婚紗照,我站在沙灘上賞海便看見兩對兒夫妻或追逐,或是相偎相依,用鏡頭拍下藍色大海旁的甜蜜時光。這個浪漫又美麗的海濱,留下了多少相愛之人的身影,聆聽了多少海誓山盟的堅貞。

國內旅遊:深圳“楊梅坑”——古樸的海濱村落

我在海邊靜靜地坐著,享受著難得的安靜時光。陽光和煦溫暖,照的人懶洋洋的,我微閉雙眼,沐浴著迎面而來的清爽海風。突然,一陣歡呼尖叫傳到了我的耳朵裡,我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遊客們乘坐快艇追趕海浪,在海上衝浪遊戲。我的心裡也生出想要這樣嘗試一下的念頭,便拍了拍裙子上的砂礫,跑到那邊租快艇的地方。工作人員給我發放了一件救生衣,便帶著我踏上了一個白色的小艇。由於浮力很大,快艇又比較輕,我深處一隻腳從岸上踏上船時,船身不斷地左右搖擺,讓我一直重心不穩,不敢上船。好不容易經過他們的拖拽扶持,我才坐上了快艇。快艇司機啟動了,艇便很快地衝向前去,身後劃出了一道道的波浪,泛起了白色的浪花。看著眼前逐漸靠近的潮頭,師傅讓我抓緊扶手,加速度衝到超前,巨大有力的海浪將快艇高高的舉了起來,然後很快地回到海面。這一高一低的海浪衝襲,似乎只在一秒鐘之內就發生了,讓我的心臟怦怦跳,忍不住大聲尖叫起來,真是刺激。

國內旅遊:深圳“楊梅坑”——古樸的海濱村落

快艇在海面上搖曳了幾分鐘,就把我送到了岸邊。我定了定神,回到環海公路上,租借了一輛白色的單車,開啟了環海的單車騎行之旅。我戴上頭盔和護具,踏上單車,沿著公路飛奔起來。清新的空氣在快速的單車旁變成了清冽的風,拂過我的耳畔,拂起我的頭髮。在海邊騎行真的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看著旁邊的大海不斷倒退,速度越來越快,變成的湛藍色的飛影,公路兩旁的喬木也像連環畫一樣一幀一幀向後快速地飛過。騎行的路上會碰到許多有趣的騎友,一對小情侶騎著一輛雙人單車,兩人配合默契,單車前的車籃上放著一束淡黃色和玫粉色的小野花,兩個人一路歡笑,令人豔羨。我繼續向前騎,看到一位老大爺推著單車,上面載著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奶奶。他們並不急著去一覽前面美景,而是邊走邊賞海,安逸靜謐的樣子讓我更羨慕這種看盡繁華,重回自然的淡然。

國內旅遊:深圳“楊梅坑”——古樸的海濱村落

我騎累了單車,就歸還了,跑著回到民宿,正是開午飯的時候。房東為我準備了楊梅坑最著名的窯雞,這種做法十分新奇,先將土雞醃製好,然後在土地上壘上磚,用小塊泥土將磚後面的口子堵實,然後把整雞放入點上柴火,等到泥土變得通紅就敲碎包住雞肉。這樣上桌,較涼的時候徒手剝開,雞肉的香味混著柴火烤制的焦香迸發出來,讓人垂涎欲滴。窯雞的肉質鮮嫩可口,瘦而不柴。做法古風古色,味道也是農家最自然的鮮美。楊梅坑的海鮮也是一絕,桌上的小海鮮都是用最簡單的蒸食,少許的鹽便把鮮味勾起來了。這裡所有的風味,做法古樸,味道自然,充滿著海濱農家的純正風味,讓我大飽口福。

楊梅坑這個古樸的海濱村落,有最自然、沒有人工開發的海景,有車輛稀少、單程盛行的環海公路,還有味道鮮美的小海鮮和窯雞,是感受海濱農家自然風味的好去處。困於僵化無趣的城市生活,來楊梅坑親近自然,漫步於古樸村落,聆聽海濱最自然又親切的叮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