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認字好?

jucicy


孩子到底什麼時候開始認字好?

我是從事心理學及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工作的,我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解讀這個問題。

第一根據嬰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孩子從上小學開始認字比較好,一是孩子感知覺發展的協調能力此時已經比較好,二是孩子的注意的專注力能夠較長時間保持;三是孩子如果過早認字學習知識,可能會引發孩子對學習的牴觸,出現厭學現象。

第二,根據嬰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在嬰幼兒階段,即幼兒園時期,孩子的主要任務是玩耍、遊戲、繪畫、積木等學習知識,瞭解規則,促進孩子的心理行為發展,通過遊戲等活動激發孩子的感統協調性,這個階段,兒童心理學家、學前教育學家都不主張孩子學習課本知識,而是以玩耍、遊戲為主,在遊戲中學習知識,在遊戲中體驗人情,在遊戲中懂得社會規則。


老左心理工作室


我家孩子幼兒園小班開始識字的,幼兒園大班畢業時識字量已經幾千了。我們沒有專門教他識字,他的識字量是在長期的閱讀中慢慢積累起來的。我只是做到了以下幾點,希望能給題主一點啟發:

一、兒子一歲左右時我開始陪他進行親子閱讀。記得當時給他訂了一套嬰幼兒益智畫冊。每月收到書後都跟他一起看,給他講裡面的故事情節。慢慢陪出了興趣,只要看到我有空,就會拿書給我讓我講。

二、給他講故事時我都是先給他看圖片,問他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他們在幹什麼,先聽一聽孩子的理解。然後指著文字讀給他聽。

三、幼兒期孩子的閱讀特點就是專注、重複。好看的故事 有趣的畫面,他會不厭其煩讓家長反反覆覆給他講,給他讀。千萬不要嫌煩,識字就是在這種不斷重複中加深印象從而記下來的。因為學齡前的孩子最初的識字不是認識筆畫,認識結構的,他是把文字當圖片儲存在腦海中的,最初可能只記了一個輪廓,通過你不斷的重複的給他指讀,他慢慢就把高頻字的細節也記住了,某一天他再看到這個字出現就自然而然認識了。所以指讀很重要。

三、從孩子的生長髮育規律來說,四歲左右的孩子會有一個閱讀敏感期和識字敏感期,前期早教閱讀基礎打得好的孩子,這個敏感期表現會很明顯,他看到認識的字會高興的讀出來,看到不認識的字也會問你它怎麼讀。要抓住這個機會多鼓勵孩子,多幫助他好好閱讀,識字量的增長會突飛猛進。我記得我兒子那時在超市看見食用油瓶子上寫著“世界心臟日”,高興的讀到“世界心土日”😁

四、當孩子在長期的閱讀中慢慢有了識字量時,鼓勵他自己去獨立看書,不認識或者不懂的字再來問你。這樣他的識字量會越來越大。

五、就我個人而言,我很反對為了讓孩子識字而教他識字,比如專門教他去學孤立的識字卡,專門去報識字班識字等。這種識字對孩子沒有什麼好處,記憶不深,還固化了他的思維,死記硬背更是痛苦的學習體驗。

所以我主張識字一定要放到閱讀中進行,識字是長期閱讀後水到渠成的結果。


摸著孩子過河的Q媽


您問的是什麼時候認字好,以我的經驗,認字這件事時間早晚不是好不好的關鍵,方法對不對才是關鍵。

我舉個例子,你對著一個六歲的孩子,說,現在你長大了,你需要認字,然後拿出一大堆字卡,一個一個念,這是人,一撇一捺就是人,人人人。孩子跟著你讀開了。這種方式過不了多久就把孩子的學習熱情消磨完了。為什麼?因為這是為了認字而認字,這種方法有的家長給兩歲的孩子就用上了,那我要說,不管幾歲開始,都不好。

還有的家長用這種方法教孩子認字,然後說都認了幾百個了,這樣認字前後沒有關聯性,也就是憑記憶記住了圖像,不明白意思。

如果用下面這個方法,兩歲就可以開始了:
買一些字很少圖很簡單的書,每天陪孩子一起讀,讀的時候有意識地指著字念,但不要給孩子去強調和你一起念,一本書念一周,也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縮短到三天,這樣堅持半年,你就會有驚喜,因為沒教認字,孩子居然會認了。不要懷疑可能性,我試過了,沒問題。

這種方法為什麼有用,因為它是潛移默化地在學習,故事書本身有內在邏輯,孩子容易理解字所表達的意思。這種方法越早越有效果。相信我,你試試,只要你能堅持,絕對有驚喜!

我是幼兒園張老師,歡迎點贊留言關注!


幼兒園張老師


我也看到過很多專家說孩子早認字並不好,但是很遺憾,我家權哥三歲多的時候,已經認識很多字了,而且並沒有人教他。他小時候經常玩點讀筆,每天自己點著玩,沒想到久而久之,自己就認識了。現在孩子六歲半了,讀繪本,做數學題等,都能自己完成,沒覺得哪裡不好。

我覺得,專家說的早認字不好,應該是講的家長強迫孩子識字。孩子小的時候,正是思維力和想象力快速發育的階段,如果強制孩子認識漢字,會大大損傷這些能力,同時會傷害孩子的學習興趣,這樣自然是達不到家長預想的效果。

但是,建議家長用其他的方式做好啟蒙教育,引導孩子認識漢字,對孩子絕對是有益無害的!

首先,建議家長堅持親子共讀!家長與孩子堅持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進行親子共讀,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語言能力,而且在讀書的過程中,家長有意識的指讀,可以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讓孩子識得大量的文字,並且能夠理解字詞的意義。

其次,現在有很多小視頻和圖書,比如《字有道理》等,是從字的起源說起,通過動畫或者圖畫的形式來引導孩子識字,既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又增長了孩子的見識,理解了漢字的來源。

另外,捕捉孩子的識字敏感期。有些孩子會在生活中看到字的好奇,問父母,這時候家長一定不能閒煩,要認真對待孩子的問題,對孩子識字有很大幫助。

總之,專家說的不一定是對的,家長應該根據自己家孩子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啟蒙教育,為孩子開啟學習的大門!

我是權媽,致力於3-12歲育兒親子關係改善,喜歡可以關注我!


權媽在線


我家孩子現在三歲半,她兩歲多開始認字,現在已經可以認識差不多200多個字了。

我個人覺得孩子認字是順其自然的過程,不能強求也不能阻止。我家妞2歲多的某一天,我帶她一起看繪本講故事,看到一個“大”字,她突然用手指給我讀出大的正確讀音。我跟她爸爸方式特別的驚訝。後來我發現是在我平時給她讀書的時候,用手指著字練給她聽的時候,潛移默化的她就記住了。

所以我覺得用手指著字給孩子講繪本,真的非常好!從那以後我發現她開始對認字有了興趣,於是每次帶她逛超市、逛馬路,只要是看見有字的地方,我就會寓教於樂的形式教給她。

不得不說,小朋友的記憶力真的很好!很快地時間她就認識了許多的字。三歲她上幼兒園了,老師讓她直接上的中班,在學校裡,老師每週也會教三個字,這些字她都認識,並且記得很牢固。

所以我個人覺得孩子認字真的是自然規律,到了一定時間她自己就會有那種識字的慾望。而且每個孩子的成長髮育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而是應該結合自己孩子的情況因材施教。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建議,如有不妥之處請見諒!


妮兒媽咪育兒


說實話,我家孩子算是識字比較早的,其實無所謂什麼時候比較好,關鍵就看你的引導和孩子的興趣。

孩子從一歲多時,我就每晚給他讀繪本了,給他讀《青蛙王子》、《小紅帽》、《灰姑娘》……

那時候,我們娘倆每晚八點左右上床後,我盤腿而坐,孩子就坐在我腿懷上。我給他讀書時一般用點讀法,讀繪本時一邊讀一邊用手指著書上讀的字。也買一些數字卡片教他,不刻意,就是一邊玩耍一邊就教他認,孩子吸收能力強,我覺得效果很好。孩子兩歲多時,逛街時就能指著街上各種廣告牌上讀出一些最最簡單的常見字來,特別是數字,廣告上的電話號碼他看到後最先念出,可好玩了。到三、四歲時就會自己看一些簡單的故事繪本並朗讀了。

孩子識字早對他以後學習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培養了孩子的閱讀能力與興趣。我覺得孩子如果不排斥,你可以嘗試早點教孩子識字。


微風細雨季


1,抓住孩子的敏感期

兒子一歲半左右時,有一天突然對我T恤上的一圈英文字母產生了興趣。小手指著字母期待的眼神望著你,開始我覺得連中文都不會說,也沒想認字母這回事兒,就隨意回答他。可是他卻很執著,每次只要看見我穿那件T恤就要指著字母問我。看到這個契機姐姐就做了字母卡片,字母掛圖,這一度是他最愛的玩具,每天指著咿咿呀呀。沒幾天竟能認識幾個了。

鑑於他對字母的熱情,我特意換了一本字母繪本,做了手工,很快26個字母就能指認了,當時中文卻還停留在只會叫爸爸媽媽的階段。

所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願意學,家長一定積極配合好。

2,不要被教條主義限制而拒絕孩子。

當兩歲左右的寶寶對文字產生興趣時,我們不要在一片反對聲中錯失了良機。

記得兒子認識的第一個字是“口”。

那天看《真好吃》。內容就是大蘋果真好吃,啊嗚咬了一大口啊。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就指著“口”說出了讀音。我也沒多想,小小年紀的兒子怎麼可能會認字呢?然後翻到下一頁仍然是有這一句。

他就在裡面找啊找,終於找到“口”了開心的喊起來。

此後不管是繪本上,還是在路上,他都會發現這個字,口腔醫院,步行街北口等。看到有“口”字就興奮不已,像見到老朋友。哈哈,一臉幸福驕傲。

有文章說不要指讀,孩子的注意力會分散,集中不到故事上來。但如果孩子就是對字感興趣,自己要指讀,我們就不要糾正孩子是否對錯。和他一起指著讀又何嘗不可呢?

當他指著其中的一個字停下來時,我就會特意讀一下這個字,和他一起在書裡找看還有沒有相同的。

所以我們在看《小熊和最好的爸爸》時,因為孩子認識了“爸爸”,他就會每一頁找,只聽見歡呼聲“兩個爸爸,三個爸爸,好多爸爸。

3.親子閱讀是不可取代的,不要試圖讓孩子早點識字來解救自己

不要試圖通過教寶寶識字來解放自己。以能早日達到自主閱讀為目的的識字,更是不值得推薦的。

即使孩子大了能自主閱讀了,親子共讀還是很有必要的。

在親子閱讀中,你讀給孩子的不僅僅是他們不認識的文字,孩子體會到的是你的溫情,關注,其次才是故事。

而這些,是遠遠不能被識字所取代的。

而且我也不建議太早地進入自主閱讀。這是我對女兒最大的遺憾。過早讓她進入自主閱讀,沒有充分體會到親子閱讀的樂趣。

4.把識字變成好玩的事

教寶寶識字聽起來好像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其實對於寶寶而言,這千姿百態的文字就是一個個頑皮的小精靈和他們在捉迷藏呢。認識一個就是抓住了一個小精靈,在不同的地方還能找到相同的小精靈呢。

識字既是遊戲又是學習,只要寶寶喜歡這個遊戲,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識字不是功利性,不是為了顯擺寶寶。每個寶寶的興趣點不同,所以背誦啊識字啊這些都是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的。

我家閨女就對背誦不感興趣,小時候也不會背唐詩。每次面對別人家張嘴就來唐詩的孩子也羨慕過。但是一想雖然不會背詩,但是咱識字啊,哈哈。

用心發現寶寶的興趣所在,積極配合不要打擊。和閱讀英文繪本一樣,拓展各種遊戲手工配合。

做好了這些,所謂的識字,自主閱讀那就都不是事兒。

糾結於識字的早晚是沒有意義的。在還能有效進行親子閱讀的前提下,孩子如果想識字就教吧。

如果孩子暫時沒有興趣,也不用擔心。從來閱讀就在識字的前面。而且,孩子的閱讀興趣高了,時間一長,識字就變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

三歲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通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有驚喜哦) 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下Zai了識字Apipi給她玩,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刺眼的小兔子


其實我家孩子是在3歲左右開始教他識字的,這時候的孩子對很多事物好奇心都很重,學習起東西來也比較快。剛開始我只是教他比較簡單的文字,主要比較喜歡帶領她讀繪本(我上班時也會讓母親帶她讀);有時也會將他比較喜歡的繪本專門錄下來給孩子聽;後來他會纏著我給他讀,我就會找時機鼓勵孩子自己慢慢嘗試閱讀,我在旁幫他讀他不會的字;再後來我就慢慢的讓孩子利用手裡的工具自己查詢了。這個過程大概持續了一到兩年。


用戶6342922392


認字帶來的家長焦慮

幼兒園中班時,跟另一個同為中班的孩子一起去乘公交,到了公交站,那個漢字指著站牌上的字,讀出了一個有一個,而且都是正確的。再看我的孩子,十有八九認不得。

看到“別人家孩子”,說不焦慮是假。為此,我曾經反思自己在教孩子認字這件事上太放任和隨意了,也想過是不是要制定個認字計劃,比如每天認多少個字之類的。嘗試之後發現,收效甚微,時間限制,就放棄了。

孩子認字開竅帶來的驚喜

到了大班,忽然發現孩子認識很多字了。外出時候的路牌,家裡書上的字,包括我微信跟別人發信息時候孩子探過頭來讀出了我打下的字。

“潤物細無聲”的認字方法

我沒有用過市面上火爆的認字教材,也沒有用過字卡,有的只是閱讀,我發現,孩子認字的方法和過程,都是在日常積累中,慢慢完成了。

1、孩子最早認識的字,是幼兒園同學的名字,雖然複雜的字會認一般。這些名字寫在小凳子上,每天聽音看字的摸耳朵,不會都難。

2、我沒有刻意教過孩子認字,只在讀繪本時候,孩子指著字問我“這個是什麼字?”,我就教。

3、動畫片的名字,動畫人物的名字,孩子記得有牢固又準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重複了!

4、因為口頭表達的詞彙量比較大,有時候認識一個字後,會用知道的詞語套上去,優勢準確有時會造成同音不同意的混淆。比如講故事時候的“開腔”,孩子會問是“開槍”嗎?這時候就解釋一下兩個同音詞的區別。

5、家裡的書比較多,有很多字從認識書名而來。因為提前知道讀音和裡面的有趣內容,後來認識那些字,沒有任務感。

結合自家孩子的情況我發現:每個孩子出現想要認字的時間點是不同的早一點晚一點都問題不大,重要的是保留孩子對認字的探索慾望,而不是變成排斥的任務

專家說,別人說,說的都不是你家孩子,你觀察自家孩子的需求,才是尋找答案的最好辦法。


成長觀察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一般可以在兩歲半或者三歲開始啟蒙,我女兒今年5歲半了,三歲左右我開始把一些簡單的象形字,畫成簡筆畫,並且解釋這個畫是什麼意思,讓她認識,所以我女兒認字很快,記憶也很牢固。可以從最簡單的:人,火,月,上,下等字學起。另外我專門準備了一個筆記本,每頁寫一個字(寫的比較大),下面配上這個字的簡筆畫(隨便畫一下就行,只要你和你的孩子知道這個畫的意思就行),每天睡覺前讀一讀學過的字,堅持下來,可以認識很多字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