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都看起來比較瘦,比較輕”?怎麼可能是“都”呢?90年代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海軍上校,大衛羅賓遜,7尺2,中鋒。那肌肉,看起來比較輕?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阿維達斯薩博尼斯,立陶宛來的中鋒,7尺3。不只體型大,還會中遠投。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阿朗素莫寧,6尺10,中鋒。鋼鐵般的肌肉。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拉里大媽,6尺7的小前鋒,卻有235磅,身體基本上就是小一號的勒布朗。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這個不可能不認識吧?卡馬龍,6尺9大前鋒,那肌肉。。。記得當年他的兼職是WWE摔跤手。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布萊恩威廉斯(後來改名柏森德利)。6尺10,大前鋒/中鋒。是97年公牛隊弄來的羅德曼替補,主要工作——槓馬龍。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肖恩肯普,6尺10,大前鋒。看得出輕了?還是瘦了?(他後來轉到騎士隊的時候,可真的是長成一頭肥豬了。)

好啦,上面這些都是前場球員,本來就應該比較大隻。我們再來看看本來應該“又瘦又輕”的位置上有哪些球員,是不是真的都又瘦又輕。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這兩個不用介紹了吧?看那肌肉,看得出瘦了嗎?輕了嗎?一個2號位,一個搖擺人。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滑翔機催斯勒。90年代初期的喬丹之後,排名第二的2號位球員。看到那肌肉嗎?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90年代後期第二好的2號位球員(個人認為啦。。。),米奇里奇蒙德。6尺5寸。能夠硬扛90年代後期的喬丹的球員。

再來個2號位的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波比菲爾斯,6尺5寸,2號位。季後賽沒少防守喬丹。看看那肌肉啊。。。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雷霆大丹,丹馬爾裡。6尺6,222磅。比喬丹還重。而且打的也是2號位。

再看看最應該又瘦又輕的1號位球員。而且讓我選幾個矮冬瓜,看看他們是不是真的又瘦又輕。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提姆哈德威,6尺,175磅。1號位。殺手交叉運球的創始者。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大衛衛斯理。身高6尺,190磅體重。比同身高的哈德威還要重15磅!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太空飛鼠(Mighty Mouse)戴蒙史陶德邁爾。5尺10寸高,卻又171磅的體重。滿身肌肉,完全就是太空飛鼠的形象。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90年代NBA可也是有一堆肌肉怪物的啊。

馬格斯博格斯,NBA世上最矮的球員,5尺3寸高。體重有133磅。你覺得他比較瘦比較輕嗎?

其實呢,80年代的時候,NBA球員並不會專門去做肌肉強化。因為他們相信身體的柔軟性才是籃球運動最重要的,加強肌肉,那很容易會讓身體的靈活性減低。但是90年代過後,隨著喬丹成功變形,並憑藉加強了肌肉的強橫身體打敗了活塞隊,NBA球員裡頭開始流行起重力訓練,肌肉強化了。所以其實90年代,是有很多滿身肌肉的怪物的,雖然好像米勒這樣的瘦皮猴,或者馬克斯坎比這樣的瘦弱型大前鋒也有,但可不是“都比較瘦,都比較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