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不是不愛,只希望你可以幸福

導讀:《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不是不愛,只希望你可以幸福

每個人都有自己悲傷的故事,或是生活上的不順,工作學習上的壓力,亦或者是感情的失意。悲傷的故事很多,但生活總歸是有苦有甜,而我們也終將是負重前行。

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許是喚起了眾人的回憶,可能是一種遺憾,相愛後的錯過,亦或者是愛而不得……整部電影便籠罩著悲傷的氣氛,K(張哲凱)和Cream(宋媛媛)在人生的低谷期中相遇,大概是相同的際遇,兩個孤獨的個體,便相互成為對方的依靠。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好友,是親人,亦或是從未說出口的愛人。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不是不愛,只希望你可以幸福

對於K和cream來說從十六歲開始,在一起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正如女主所說“我要的不是別人,是你。”在女主人公心裡在一起的日子便是永遠,是你也只是你。

在電影中,後半場可以說是賺足了淚點。女主(陳意涵 飾)在知道男主(劉以豪 飾)男主的病情之後,知道他希望自己可以幸福,便完成他的願望(找一個好男人嫁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大概就是這麼多年來的相依為命和相互陪伴,最終愛你沒有說出口,也不能陪著對方到老。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不是不愛,只希望你可以幸福

在劇中有那麼一個情節,宋媛媛在隧道中,前一秒鏡頭中是她因車禍去世的爸媽以及妹妹,準備離去和她告別的的場景;後一秒是張哲凱坐上出租車望著她離去的場景,而宋媛媛只能在後面奔跑著,聲嘶力竭的喊著“不要走。”

追車的這段讓人淚目。其中宋圓圓的無能為力,對於分別的痛苦。大概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得其中該有多讓人“痛不欲生。”對於宋媛媛來說k的病無疑再次讓她的生活陷入了絕境。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不是不愛,只希望你可以幸福

張哲凱和宋媛媛在一起生活了十三年,同一個屋簷下十三年的相依為命,他們的感情對於他們來說是生命中的重中之重了。十三年沒有說出口的“我愛你”不是不愛,反倒是愛的深入骨髓。

因為希望你可以幸福,可以過得好,願意以自己作為代價去換你之後人生的幸福。在宋媛媛的婚禮中,張哲凱將她送到那個男人的手中,微笑陪她走過紅毯,祝她幸福,轉過頭,淚水便奪眶而出。

張哲凱希望宋媛媛可以幸福,在沒有他的日子裡有人陪伴。用電影裡面的一句臺詞來說“每個人都選擇了只屬於自己愛的方式,既然不能陪你走完餘生,那麼讓我親手把你交給幸福。”可他遠遠低估了十三年相依為命的力量,也遠遠低估了宋媛媛對他的愛。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不是不愛,只希望你可以幸福

電影的結尾,宋媛媛早知道張哲凱的病情,按照他的願望完成了他所希望的“嫁給了一個好男人”,之後宋媛媛離開了那個牙醫找到了張哲凱,陪他走完生命的最後的歷程,自己也隨著張哲凱離去,既然活著不能“永遠”,那就換一種方式,也是一種“永遠”。

兩個人都用盡全力的愛對方,也都努力的成全對方。在《只想太愛你》裡有這麼一句歌詞“因為我不知道下輩子還能否遇見你,所以我今生才會那麼努力的把最好的都給你。”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不是不愛,只希望你可以幸福

電影的結尾,墓碑上刻著張哲凱和宋媛媛的名字,這是他們的一種永遠。劇中宋媛媛說“我不喜歡永遠,因為有一個人離開了就不是永遠了。”既然不能同相生,那於此長眠便也是一種永遠。何為永遠?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光無論艱難困苦或是幸福美滿都是永遠。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短短的幾十年人生,我們在時便要做了自己想做的把想說的話說出口,把握住當下。不為彼此留下遺憾。一輩子太短,我們甚至來不及好好去告別,就要分開了,於是與你在的每一天便都成為了,生命中無法代替的時光。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不是不愛,只希望你可以幸福

我們在一起的日子就是永遠,不留遺憾,不負此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