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二次世界大戰,面對同盟國,德國距離戰爭的勝利到底有多近?

二次世界大戰,面對同盟國,德國距離戰爭的勝利到底有多近?

在1941年德國撕毀了和蘇聯的互不侵犯條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制定了歷史上著名的巴巴羅薩計劃,開始了全面入侵蘇聯。在與蘇聯的戰爭初期,德軍進展的非常順利一度兵臨蘇聯的首都莫斯科。在當時德國已經佔領了幾乎歐洲全境,成為了歐洲霸主的德國如果穩固下來,完全有機會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成為世界的霸主。

二次世界大戰,面對同盟國,德國距離戰爭的勝利到底有多近?

從二戰發展進程來看,如果德軍不是在蘇聯戰爭中因為太過著急想在寒冬到來前拿下蘇聯,最終導致了自己的軍隊陷入了蘇聯的極寒天氣中,很多人認為德國打下莫斯科或者打下斯大林格勒基本上就可以宣告德國的勝利了。而獲得了蘇聯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依靠著歐洲富庶的經濟優勢和工業優勢,就可以稱霸世界和美國一決雌雄了,但是事實真的就是這樣嗎?

二次世界大戰,面對同盟國,德國距離戰爭的勝利到底有多近?

我認為德軍就算打下了莫斯科,也不意味著德國可以獲得最終的勝利,這種德國二戰勝利就差一點的感覺只是一個假象。

首先,德國在歐洲戰場上主要的敵人有兩個集團,第一個是東邊的蘇聯擁有無與倫比的戰略縱深和人力資源,尤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蘇聯在戰爭時期爆發的能量是非常恐怖的,蘇德開戰時德國擁有天時地利人和,局部兵力和裝備上的優勢,又是打了一個突然襲擊,前期蘇聯損失了幾百萬的軍隊和被德軍推進了幾百公里。但是如此蘇聯靠著強大的動員能力動員了幾千萬的軍隊與德國抗衡,如果德國想在東邊徹底消滅蘇聯不僅要在大規模戰役和戰略上打敗蘇聯,而且要在佔領區留下很多軍隊維持治安,這幾個加在一起是需要一個很恐怖的軍隊數字。

二次世界大戰,面對同盟國,德國距離戰爭的勝利到底有多近?

二戰德國不僅要面對東線戰爭,而在西線也是要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不要以為歐洲陸軍強國法國被德國閃電戰打掉之後,西線壓力就會變小。英國給德國的威脅非常的大,而且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的關注焦點一直在英國這裡,所以德國要面對英美這兩個超級大國的威脅。

英國在二戰之前擁有著世界上最廣闊的殖民地以及豐富資源,在非洲印度等地的殖民地可以為英國提供大量的人力資源。雖然在戰爭初期,德國對英國的空襲給英國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倫敦一度成為了廢墟。但因為英國擁有著一支強大的海軍,德軍強大的陸軍無法登陸英國本土,所以德國對英國造成了很嚴重的傷害但還不算致命。而英國在二戰時期也動員了上千萬人的軍隊。

二次世界大戰,面對同盟國,德國距離戰爭的勝利到底有多近?

美國在二戰也是相當於一個BUG的存在,在太平洋戰爭中美國面對日本完全沒有可比性,就算日本前期佔到上風,但兩國之間的戰爭不可能由一場戰役的勝負來決定。所以日本絕對不是美國的對手。不管如何掙扎,最後的結果肯定是美國勝利。德國最後一定會跟美國正面硬碰硬。

德國就算一個士兵當兩個用,也是無法彌補他在人力這一方面的缺失,美國遼闊擁有非常豐富的資源和上億的人口,在戰爭潛力上德國完全不是美國的對手。而德國全部人口算在其中也只有8000萬人,即使是所有青壯年參戰,軍隊也大概只能武裝到1000萬人左右。面對如此多的戰線和要維持這麼多佔領區的維護問題,德國的軍隊真的不夠用。最難受的是德國因為種族主義和他的民族主義註定了他無法得到佔領區的人民支持,所以德軍面對的是一個根本無法解決的難題。

二次世界大戰,面對同盟國,德國距離戰爭的勝利到底有多近?

如果德國想要獲得當時的勝利,必須獲得人力資源或者科技的領先。人力這一方面不用說了德國基本上是無法彌補這一絕大的漏洞。在科技上面德國人確實比較先進,但是這一點科技上的差距不足以彌補劣勢,除非擁有劃時代的武器。例如德國研究出了原子彈,根本不需要取得制海權讓陸軍登陸英國,直接空襲倆原子彈下去,估計英國人就受不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