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鄉情散文:張大爺的菜園

鄉情散文:張大爺的菜園

住在鄉下時,我家西北角有一片菜園。菜園主人姓張,大家叫他老張頭,我叫他張大爺。張大爺今年已經八十歲,依然每天耕種在那方二畝地的菜園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弓著腰在菜園裡不停地勞作,辛勤得像一隻蜜蜂。陪伴他的有張大娘,老兩口的家就蓋在菜園中間,藍瓦紅磚小屋,倒也漂亮。一日三餐,張大娘為張大爺做些下酒菜。

鄉情散文:張大爺的菜園

我每天上班,都愛從菜園那條路走。菜園的四周生長著柳條籬笆牆,鬱鬱蔥蔥,柳枝隨風飄揚,起起伏伏,綠浪翻滾,纖細的柳枝垂落在壕溝邊。鳥兒在柳枝上盪鞦韆,盡情地唱歌,忽然飛起又落下,落到前面不遠處的柳條中,好像要和我玩一場捉迷藏的遊戲。

鄉情散文:張大爺的菜園

那圈綠意盎然的籬笆牆,既美觀又實用,將禍害蔬菜的小笨雞們都擋在了籬笆牆外。那些小笨雞們不死心,在菜園四周逡巡,卻找不到一個可以鑽進去的空隙。張大爺的籬笆牆修得太密實了,那裡的每一棵菜都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每一棵菜他都捨不得被無端地禍害。

鄉情散文:張大爺的菜園

有一天,我走進菜園子,走進老兩口的紅磚小屋。屋裡除了一個炕琴,兩對木櫃,一臺電視機外,也沒有什麼擺設。

屋地的角落培育著綠色的秧苗。窗前架著藤架,爬滿了苦瓜藤,苦瓜藤綠葉婆娑,簡直要把整個紅磚房包圍起來。

鄉情散文:張大爺的菜園

每一畦菜都那麼水靈,都那麼帶勁兒。這裡一片芹菜,葉大莖粗;那裡一片韭菜,柔嫩鮮綠;這裡一片小蔥,細嫩直挺;那裡一片水蘿蔔,綠色的葉下露出粉紅色的根莖;小辣椒結出手指肚般精細的果實,還沒到辣的時候;小油菜葉片肥厚,綠得純淨,綠得透徹,沒有一個斑點。那一畦畦的小菜,延伸到籬笆邊,我實在數不過來,恕我不能一一列出它們的名字。

鄉情散文:張大爺的菜園

我來到塑料大棚裡,張大娘說,你吃黃瓜吧,現在黃瓜剛下來,頂花帶刺的。張大娘為我揪了根黃瓜,她說,那有水龍頭,你洗洗去,想吃什麼就自己動手,你的手乾淨,我的手上盡是泥。

我嚼著清香爽口的黃瓜,和張大娘拉起了話。說起了張大爺種菜的歷史,她說,你大爺從六十歲那年開始種菜,一種還種上癮了呢,不讓他幹都不行,連麻將都戒了。雖然好喝點酒,但一點也不耽誤事,沒有一天閒著,讓歇歇都不歇。

鄉情散文:張大爺的菜園

只要有菜侍候,他一天就樂呵,喝酒也高興,沒菜侍候他就悶得慌。這個賤骨頭啊,不會享福啊。

我說,大娘,多虧了這些菜,這是張大爺的精神支柱啊,沒有這些菜,張大爺的身體保不準就出毛病了。張大爺在一邊嘿嘿地笑著。

張大娘說,有文化的人,還是你說得好啊。

鄉情散文:張大爺的菜園

那天臨走時,張大娘給了我幾棵苦瓜秧,還拔了些水蘿蔔。她說,客氣啥呀,拿著吧,都是鄰居住著。大娘也沒啥好東西。吃菜,就來摘。

我臨走時,張大爺終於說話了,年輕人,要是不會架苦瓜,你來找大爺我。

鄉情散文:張大爺的菜園

我想張大爺的菜一定是世上最好的菜。他每年冬天都在冰天雪地中推著獨輪車去撿糞,去掏廁所,他的菜上的都是農家肥。他的菜是世上最安全的菜,是純綠色食品。他家的菜能長那麼綠,一定和那些農家肥有關係。

張大爺種出的菜,由他的兒媳婦和兒子拉到集市上去買,那二畝地,成了他家的聚寶盆,每年都能為家裡創收幾萬元錢。

鄉情散文:張大爺的菜園

我想,張大爺種的不僅僅是菜,還有他的生命,他把對生命和對生活的熱愛都種進了菜裡。要不然,他怎麼會時常站著菜園裡盯著那些水靈靈的菜,咧開嘴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