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

汪有飛


看到這個問題,心裡很欣慰!欣慰的是越來越多家長開始意識到幼兒階段和小學教育的重要性!

人生有幼兒,少年,青少年,青年,中青年,中年,中老年,老年這些階段。到底哪個階段對人的一生最重要呢?那個階段做的事情會影響一個人一生呢?相信很多朋友都思考過這個問題。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聽完故事,你就知道問題的答案了。

有一個記者團隊,去到兩個地方做調查。首先他們去到北京大學,找到校長要到剛入學的大一新生的家長聯繫方式和地址,然後挨家挨戶採訪,問他們是怎麼把孩子教育到北大去的?這些父母的回答總結一下就是,幾乎沒怎麼教育,但是,他們在孩子幼兒和小學階段,引導孩子去養成一個主動學習和獨立生活的良好習慣,到初中高中,就比較省心,並且,基本很少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說話,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用商量的語氣和孩子溝通,交流!

記者團隊又來到看守所,找到所長要到剛進來的這些孩子家長的聯繫方式和地址,然後也是挨家挨戶採訪,也問他們家長一個問題,你們是怎麼把孩子教育到看守所去的?有些家長開始流淚,有的開始懊悔,有的開始罵,什麼樣的都有。記者總結一下就是,這些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經濟條件,選擇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帶,我們要知道,很多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孩子,叫隔輩親,捨不得打,捨不得罵,慣著寵著,最後讓孩子感覺到,他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到了初中,進入逆反期,父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開始把生意,事業放下,回來教育孩子,發現晚了,並且因為心態比較急,管孩子的方式方法也出現問題,最後導致孩子更加逆反,有好些孩子就是因為一開始家人管的很鬆,一下子父母管的很嚴,接受不了,跟家人賭氣,進的看守所。其實,他們內心也或多或少知道看守所不是好地方!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是,留給我們的思考才剛剛開始。





大鵬老師講小升初數學


  孩子終於到了要上小學的年紀,媽媽們身上的擔子似乎減輕了,可以少放一些精力在孩子身上了。但有些孩子難以適應小學生活,上課坐不住、愛說話、下課打架、晚上忘記做作業……孩子痛苦、老師也煩惱,家長更叫苦連連。

  趙媽媽:我家孩子今年7歲,要上小學。在幼兒園的時候,他很喜歡老師和同學,起初也很愛這所學校。開學典禮的時候是興沖沖去的,但才一個星期,便感覺孩子有些不願意去了,還說老師批評他,同學不喜歡他,不想去。

  我們作為家長也很無奈,幼兒園的時候老師都是和風細雨,如同知心大姐姐,對孩子要求也比較松,小學的老師是個中年女性,追求紀律和完美,不僅對孩子很嚴格,對我們家長也很嚴格。孩子遲到了,根本就不給解釋的機會,下課後就罰打掃衛生;在學校裡吃飯後沒有把碗放回去,老師從不幫忙,事後就怪我們家長沒有教育孩子;晚上又是一大堆的作業,孩子一做就做到八九點,家長再檢查核對,每天都得忙到十點多,還得陪孩子預習課本。孩子累,我們家長也很累,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廣州兒童心理諮詢解讀:

  孩子要上小學了,將要系統地接受正規教育,這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是個大臺階,這一步邁上去並不那麼容易。

  剛進入小學,很多孩子都會不適應,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作息時間不適應

  在幼兒園沒有嚴格的上、下課時間規定,也沒有嚴格的出勤時間要求,相對比較自由,中午還可以午睡。

  而上了小學就要嚴格遵守時間安排,早上一般在7:50之前到校,不能遲到,上課時不能自由活動,中午也沒有午休了,休息時間也就1個多小時。

  這就要求家長,在這個階段幫孩子樹立好時間觀念,合理安排學習和娛樂的時間。同時,為了保證精力充沛,晚上要讓孩子在9:00左右上床睡覺。

  二、學習內容的不適應

  幼兒園的生活以玩中學為主,學多少沒有嚴格要求。上了小學就以學知識為主了,有具體的知識學習目標,學起來沒那麼輕鬆。

  小學1-3年級,在成人看來,應該說所學的知識並不難。而事實上,從頒佈的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看,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要學好1-3年級那點功課也實在不容易。

  先說語文。別的不說,就說識字,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的實驗語文教材統計,一年級要識950個字,二年級要識850個字,要求孩子在二年級即可閱讀書報,這比以往提前了差不多一年。

  再看數學。小學1-3年級,要認識萬以內的數,要學習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要學習小數、分數,要學習簡單的幾何體、平面圖形,還要學習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這麼多內容,對於一個6-8歲的孩子,也不算少吧?

  再說英語。小學1-3年級,不少地方還未開英語課,但已有越來越多的地方從一年級就開始英語課了。如果開英語課的話,一般要求達到國家課程標準要求的一級水平。具體地說,在“聽——做”方面,要能聽懂老師在課上的英語指令(如“Open your book。”打開你的書),能在圖片和動作的提示下聽懂簡單的英語小故事;在“說——唱”方面,要會相互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和個人情感(如“My name is WangYing。”我叫王英;“I like English。”我喜歡英語),要會唱15~20首英文歌謠,要能根據圖、文說出單詞或短句;在“玩——演”方面,會用英語做遊戲、表演童話劇;在“讀——寫”方面,要能看圖識字,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能正確書寫英文;在“視——聽”方面,要能看懂簡單的英語動畫片或程度相當的節目,視聽時間每週不少於20~25分鐘。這麼多內容,也夠孩子們學一氣的了。

  至於音樂、體育、美術,在小學還是相當受重視的,不用說還有什麼勞技課、自然課、品德課。

  眾多課程,無論是在時間,還是在精力上,對孩子們來說都是考驗。當孩子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往往會情緒低落。

  三、學習環境不適應

  剛上小學的孩子對陌生的環境需要適應過程。小學的教室環境與幼兒園有很大的不同,多彩裝飾、個性化的幼兒園教室變化為每人一套桌椅、前面一塊大黑板,沒有太多裝飾的敞亮整潔的教室,這讓孩子很不適應。

  在幼兒園,孩子碰到什麼事情或有什麼不會做的,都可以找老師幫忙。而上了小學後,生活自理、與同學發生摩擦和矛盾等,都需要孩子自己開始獨立解決矛盾。有老師反映,有些孩子年齡已經六、七歲了,但生活自理能力還是很差,比如不知道如何吃雞蛋、不知道如何吃雞腿,不知道整理自己的書本,鞋帶不會系,衣服不會扣等等。

  另外,離開了熟悉的夥伴是不少孩子對上學最擔心的事,也是一些孩子入學後不適應的原因之一。

  廣州兒童心理諮詢提醒:適應學校生活,包括學習、生活、交友,都是孩子成長中必須經歷的。現在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幼小銜接,但幼小銜接除了學習上的銜接,生活能力上也要做好銜接,尤其是好習慣的養成,包括就餐的習慣、守時的習慣、按時做作業的習慣,包括寫字的姿勢,潦草程度,這都是慢慢養成的,不是講過一次就能記住或者執行得了的,需要天天這樣,月月這樣,年年這樣,經過六年的磨合,然後形成一個好的習慣。

  另外,學校要管理幾千學生,在規章制度方面更多的是從管理的效率來考慮,不可能“因人而異”。當孩子感到難以適應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對孩子的苦惱表示理解,同時也要注意放手和引導,培養孩子的適應力和動手能力,讓孩子學會適應學校、適應社會。家長日常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給孩子負面的影響,例如當孩子的面與其他成人討論學校的飯菜多麼難吃,學校多麼不好,作業多麼多,老師多麼“苛刻”等,孩子‘耳濡目染’,自然會產生排斥的心理,更難以適應學校。


李建學心理諮詢


沒有必要提前適應吧!孩子的適應性很強的,到了學校一段時間,他自然就適應了。能夠適應幼兒園就能夠適應學校。

如果一定要適應的話,可以上個半年的學前班,或者時不時帶她去學校轉一轉,提前熟悉一下環境。

退一萬步講,即使孩子半年都適應不過來,也沒啥關係,小學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適應過來也不遲。有的孩子可能會對於新環境適應比較快,但也有的孩子是慢熱型的,他可能得過一段時間以後才能夠適應,這也很正常啊。

以我家孩子為例,她就是一個慢熱型,每到一個新的學校,從幼兒園到小學,小學到初中,初中到高中,她一般都要一年時間左右,學習才會進入快車道,剛開始表現平平,但是從第二年開始,她就開始加速了。

所以不用太擔心,也許你的孩子可能很快就能適應,如果他是慢熱型,那你就等著他好了。


文阿哥Vlog


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兩個階段。幼兒教育要為幼兒入學做好必要的鋪墊和緩衝,以利於教育之間的無縫鏈接。

但是,真正的鏈接,千萬不能把學前教育“小學化”。幼兒教育不需要傳授很多的具體文化知識,因為它是開啟孩子智力發育的關鍵階段,主要是教給他們怎麼玩玩具、做遊戲、唱唱兒歌跳跳舞。

期間,讓他們把入學的一些需要準備的內容,瞭解清楚,便於幼兒提高一定的入學適應能力,和最基本的學習能力。

在幼兒園,孩子們的教室五顏六色,各種玩具花樣繁多,操場上一些大型玩具也是應有盡有。這些孩子們熟悉的場景,到了小學就完全變了模樣。取而代之的是整齊排列的桌椅板凳,和固定的黑板。面對這樣的現實,孩子們難免會產生失落感。

那麼,家長可以提前帶孩子,去即將升入的小學進行參觀,並給他們講一講小學生活的一些常識性的樂趣。

小學裡沒有專門的生活老師負責孩子們的日常生活,連孩子喝水、上廁所、收拾物品、穿脫外衣等,都需要自己動手。那麼,我們作為家長或老師,就應該讓孩子提前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幼兒園生活,孩子是自由的,生動活潑的,而到小學,就需要有一定的規矩了。這樣的話,受到稍微約束的孩子,就會感覺到很困惑。如果不讓他們提前瞭解、適應小學生活,他們就會鬧情緒。

有的幼兒園孩子,進入小學後,依然對過去的小朋友念念不忘。看著身邊都是陌生孩子,從而引起小心靈的波動,高興不起來。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替孩子約會“老朋友”,說說話,玩一玩。孩子自有孩子的交流方式,當從“老朋友”的口中得知,他們也都同自己一樣開始了陌生的小學生活時,就不會過多的在意這些了。

如果有原來班級的小朋友,也和自己一樣進入了同一所小學,那就更好了,可以告訴孩子,以後與小朋友一起去上學。

有些適應能力較慢的孩子,剛一入學會有一些反感行為,比如哭鬧、摔書包、不肯去等,這時,家長不要急躁。冷靜處理,耐心說教,找出問題癥結所在,施以援手,給予熱情幫助。











鄉村微荷


孩子進入小學,求學歷程才算真正開始了。從這時起,她要像一些高年級的學生一樣,有嚴格的作息時間,上下課都要按規矩來,平時在學校要嚴守校規校紀,不能再像幼兒園那麼散漫,甚至,作為一名學生,如果沒有其它的事情,都不能隨意到老師的辦公室去,這些,與幼兒園時期相比,差別太大了。因此,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一下,如何讓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活。

先說作業。要讓孩子明白,從現在開始,要接受並且適應真正的有作業的日子。幼兒園可能也有作業,但是,多半是手工之類,跟學校的作業還是有區別的。個人感覺,從一開始就要嚴要求(俺就是吃了要求不嚴格的虧),時間長了,孩子就習慣了這個要求,慢慢的,你的要求就會成為她的習慣。

其次是考試。儘管現在搞素質教育,但是,每單元學完之後的作業紙還是要做的,是一個檢驗,但是,我們還是習慣上認為是考試,所以,在最初的階段,如果孩子基礎不是很好的話,這個作業紙可以成為孩子掌握知識的晴雨表,據此,找準薄弱環節,趕上。


如玥之珩


要說提前適應小學生活,個人感覺,有一條還是需要引起家長注意的,那就是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上小學後,除了週末,孩子們是不能睡懶覺的,要早早起床上學,這一點與幼兒園的生活就截然不同了,幼兒園裡孩子起晚了就晚送,起的早就正常送,時間要求不嚴格,但是小學生活不是這樣,上學後就要按時到校,上學是不能遲到的。所以早睡早起的習慣家長最好要提前給孩子養成,以免入學後不能適應,經常上學遲到就不好了。

學前教育這塊,個人認為識字比較重要,上小學前,讓孩子達到幾百個常用字的詞彙量,孩子看到這個字認識就可以,不需要會寫,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讓孩子養成獨立寫作業的習慣,因為孩子能看懂題目要求,自然就會做題了,就不需要家長在旁邊陪著孩子一起寫作業了。

現在一到開學季,網上各種吐槽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艱辛和鬱悶,如果孩子能獨自完成作業,那家長豈不省心省事多了。


川寶的懶媽媽


家裡正好有6歲大寶即將成為小一新生,我與其說方法不如表表決心,我要努力從以下方面去幫助和引導孩子,讓她順利渡過幼升小這個轉折期,有一個美好的開始。

  1. 作為媽媽,我自己首先要能做到“高瞻遠矚”,也就是說,我的成長要比孩子快,我要清楚孩子未來至少兩年內她在學校的知識學習結構,閱讀能力水平,心智發展特點以及學校的運動特色。充分閱讀相關書籍,為孩子的成長做好準備而不是永遠處於填坑狀態。
  2. 帶著孩子去她的小學走一走,看看有幾棟樓,操場有多大,描述描述上下學的路線,告訴她小學很棒,每天3:30就可以放學了!並且熟悉一下學校周圍的環境,包括商店、醫院、超市等等。激發她對小學興趣的同時,也讓儘量避免讓孩子對周圍環境感到陌生。
  3. 嚴格落實作息時間,特別是晚上睡覺時間和早上起床時間。和幼兒園有2個小時的午睡不同,小學一天學習5個小時,必須保證孩子有充沛的精力,所以晚上要有高質量睡眠。因此要嚴格做到晚上8:30做準備,9:30甜蜜入睡,早上7:00起床。這件事在8月份列為頭等大事,必須嚴格做到。
  4. 規矩訓練。和孩子一起回憶幼兒園生活,幼兒園生活是剪剪畫畫、唱唱跳跳的,學習上生活上都有老師的密切關注。但到了小學,主要是坐在明亮的教室裡學習,只有一個老師,需要自己管理好自己,要遵守一些共同的規矩:比如排隊要站直、上課不能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回家要按時做作業等等。
  5. 通過暑期網絡課程的形式,逐步訓練良好的聽課習慣;以家庭作業的形式,逐步養成專心、按時、定時完成作業以及自我檢查作業和及時訂正的習慣;繼續堅持晨讀,各種磨耳朵,把幼兒園的興趣愛好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下去。
  6. 養成收拾整理的習慣。這點是我家的難點。在這個銜接階段,我會教她認識文具、課本,如何高效地找到需要的學習用品,引導她逐步養成又快又好整理書包以及其它文具的習慣。
  7. 基本的知識儲備。我家大寶沒有上學前班,但幼兒園大班教材裡涉及到了拼音、基礎漢字和20以內加減法,另外,英語從三歲開始啟蒙,一直都在堅持。目前要做的就是以新鮮生動的形式,把學過的知識點梳理一下,讓孩子既有個整體的學習認知,也初步建立自信。

梳理完以上七點,忽然覺得暑假兩個月時間不夠用。是的,真正的準備,其實從開始上大班就應該啟動了。希望看到我這篇回答的人不會覺得太晚。

和大家共勉!


仨瓜倆棗也是愛



幫助孩子需要提前適應的也是心態和習慣,因為剛上小學的時候學習進度都不是很快,為的就是讓新生都跟的上課。

我們先說一下學習的心態,在幼兒園階段,只要是沒有上過學前班的,都是按照幼兒園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的。課堂紀律不會特別嚴格,上課時間也不會太長,一般都是20分鐘左右,但是小學生一節課是40分鐘,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坐的住,不能好像幼兒園一樣,一會兒喝口水,一會兒上個廁所,一會兒又一個加餐,這樣孩子們是沒辦法適應小學生活的,但是如果提前告訴孩子我們需要坐教室40分鐘不要到,中間不可以亂跑,讓他提前調整自己的心態,這樣進入小學,他就不用特別痛苦,不需要自己摸索調整。


再說學習習慣。

有些幼兒園,即使上了大班,對作業的要求都是特別松的,有些不想做,老師也不會管,但是上了小學,作業決定就是重要的一環了。

很多家長抱怨陪孩子寫作業太累太辛苦啦。實際上就是因為在幼兒園階段沒有養成一個好習慣,我家倆娃,剛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都哭鬧,可是等他們適應之後,每天上學都會自己背上小書包,放學之後,老師也都會留一些手工製作或者兒歌童謠唐詩背誦這樣的小作業,我家倆孩子,無論多晚或者我很忙給忘了,但是他們都會記得,要做完在睡。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家長表現的特別積極,給孩子正面的引導,那他上到小學,習慣就養成了。



我們家大寶就是上小學之後,從沒陪寫過作業。但是大部分的作業都是A+。

所以,如果想要孩子上了小學比較快的適應,就從現在開始培養他的學習習慣和心態吧。


我是小楊,80後寶媽。有十年的育兒實踐經驗願意分享給大家,歡迎點擊關注。

小楊養娃


個人認為,環境薰陶非常關鍵。雖然我不是“環境影響論”的強烈支持者,但卻支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拿我自己而言,我之所以喜歡小學生活,是因為接受了這方面的“薰陶”。因為年齡的原因,所以沒有如願以償地提前入學,所以每次我都站在自家的涼臺上,看到別的小朋友揹著書包上學校,心裡好生羨慕。而且,我的姐姐都上學了,會和我講學校裡面發生的有趣事情,還會帶著我和她的同學一起玩。我看到學校裡有教室、有操場、有活動場地、有閱覽室……非常向往,這就是環境的力量。

作為父母,我們還要承擔孩子心理“疏導師”的作用。只要孩子克服了心理障礙,在精神狀態上認同了學校,那麼,其他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此,我們可以多和孩子交流,讓家有小學生的朋友到家裡做客,讓孩子們一起玩耍,多給他們講入學的好處,通過電視媒體節目的薰陶教育他們愛上小學生活。如果孩子遇到了任何問題,父母都需要耐心傾聽,而不是著急給出意見。暫時沒有合理化答案的話,可以通過翻閱育兒書或是諮詢有經驗的父母,與老師交談等,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這樣告訴孩子,你的內心是有底氣的,孩子接受起來的程度也會比較快。

另外,可以帶孩子到超市或商店選購他們喜歡的書包、文具、書籍等,但要注意不要太花哨,以免喧賓奪主,分散他們學習的注意力。開學後,可以同孩子一起包書皮,親子活動會讓他們感覺興趣盎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習興趣。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接受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對孩子的一生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學時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獨立自主能力的關鍵時期,小學是孩子教育階段最重要的時期。

很多家長在把孩子送到學校以後,普遍認為教育孩子是老師的責任,孩子沒有教好,就指責老師哪裡不行那裡不行,把責任都推給老師。真的是這樣嗎?孩子沒教好真的是怪老師嗎?

老師要教的不僅僅只是你家的一個孩子,是班上的幾十個孩子,你自己的孩子都覺得教育不過來,那老師呢?老師能教的過來那麼多孩子嗎?說句不好聽的話,老師僅僅只是一份職業,是來養家餬口的工作,憑什麼要方方面面都教育好你的孩子。

傳授知識是他的工作,教育孩子只是他的道義,所以家長也要從自身進行反思。家長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是孩子影響最大的老師,孩子畢竟是自己的,除了自己沒人會對孩子特別好。所以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家長還是應該和老師積極配合,有些事還是要靠家長去教給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得到全面發展。

孩子的成長應該是多方位的,對孩子的教育也得是立體的。把自己孩子的一切交給老師,是家長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老師再好再負責任,也不可能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這些事必須由父母來教。

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愛。有多少時間,孩子會待在我們身邊呢?在他們需要我們的這幾年裡,好好陪伴,好好教育,為他們未來的人生之路,添磚加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