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千年古縣~沂水縣

千年古縣~沂水縣
千年古縣~沂水縣
千年古縣~沂水縣
千年古縣~沂水縣

沂水縣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居沂、沭河上游。地域跨北緯35°36′~36°13′,東經118°13′~119°03′,南北最大縱距67.5公里,東西最大橫距78公里。全縣總面積2434.8平方公里,名列省內諸縣(市、區)第二位。沂水縣以其悠久的歷史文明、優越的自然環境、壯麗秀美的山川、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聞名齊魯大地。更以光榮的革命傳統、厚重的沂蒙精神、改革開放的勃勃英姿、經濟建設的輝煌成就而享譽華夏九州。自1991年起,相繼獲得“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菸葉生產、收購工作先進縣”、“全國果品、油料生產百強縣”、“全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國科普示範縣”、“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等殊榮。

沂水縣為魯東南低山丘陵區。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多樣,地質結構複雜。境內最高點為北部的沂山南主峰泰薄頂,海拔916.1米。最低點在東北部的朱雙村東,海拔101.1米。根據海拔高度、切割程度和起伏大小等差異規律,全縣分為山地、丘陵、平原三種地貌形態,其類型比例是“一山六嶺三分平”。300餘座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多坐落於縣境西、西北部,與“五鎮之首”沂山頷首相望,脈系相連。在蒼茫逶迤的群山中,有許多座由於流水侵蝕而成為山頂渾圓且周身陡峭的桌狀山,地貌學謂之“方山”,俗稱“崮”,素有“沂水、蒙陰七十二崮”之稱。境內較有名氣的有47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崮之鬱崛奇瑰。其擬人狀物,惟妙惟肖,不僅點綴著沂蒙那特有的風光,而且以各自的雄奇、勝蹟、人物成為傳奇故事的載體,浸透著民間文化的靈氣和神韻。縣境西南部山體多為石灰岩構造,有利於大型溶洞的形成。2001年後,相繼發現數座大型溶洞,純真天然,幽深莫測;崖壁石林,鍾乳獨妙;更兼碧潭暗瀑,極為壯觀。在江北地區十分罕見。

境內水系發育呈脈狀分佈,主要河流有沂河、沭河和浯河。沂、沭河猶如姊妹迤邐南行,在為縣人帶來漁舟、灌溉之利的同時,又聯袂造就了沖積平原,坦蕩如砥,沃野千頃,麥浪起伏,楊柳凝翠,蓮藕飄香,“煙水之勝軼於江南”。跋山、沙溝等151座大中小型水庫,千餘座塘壩,形成了“百庫千塘鎖蛟龍”的格局,蓄水總量7.26億立方米。地下水總儲量5.12億立方米。全縣土地總面積24.35萬公頃。常用耕地面積7.54萬公頃。已發現礦產資源45種。其中,能源礦產2種,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33種,水氣礦產2種。優勢礦產資源主要有鐵、鈦鐵、金、玄武岩、白雲岩、石英砂岩、石灰岩、瓷石、頁岩和礦泉水等。境內氣候適宜,四季分明,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溼潤季風性氣候區,多年平均氣溫12.3℃,年均日照時數2414.7小時,無霜期191.7天,降水量770.2毫米。野生中藥材500餘種。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1.59%。境內盛產蘋果、桃、杏、梨、山楂、板栗、柿餅、核桃、櫻桃等乾鮮果品,素有“山果之鄉”的稱譽。

沂水縣歷史悠久。“沂”載入史冊,早見於《禹貢》和《周禮》。夏,其北、東境入青州,南境屬徐州。商,沂地屬人方。西周,地屬魯國。春秋名鄆,戰國稱蓋,秦屬琅琊郡。

漢襲琅琊郡置東莞、東安等縣。魏升東莞為郡。晉因之。北魏為新泰、東莞等縣,分屬東安郡和東莞郡。北齊廢東莞郡,皆屬東安郡。北周屬莒州。584年(隋開皇四年),改新泰縣為東安縣。596年(隋開皇十六年),始稱沂水縣,因沂河得名。縣境內發現原始社會遺址多處。其中,屬於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南窪洞遺址出土了打製石器和帶有砍砸痕跡的鹿角化石;新石器時期的千頂洞遺址出土了細石器。這表明,上溯二三十萬年前,就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發展了遠古文明。

燦爛的歷史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名士、英才先賢。有博覽經史、犯顏直諫、誓除奸臣汙吏的西漢光祿大夫諸葛豐;有教書育人、公正廉潔、秉節持重的東漢大司徒伏湛;有酷愛讀書、進諫忠言的東漢侍中祭酒承宮;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代名相諸葛亮;有百家數術、無不研覽、10年撰成國史《晉紀》的東晉著作郎徐廣;有履仕宦之途、行政黃之道、博經史、解天文、精醫術、堪稱一世宏才的徐之才。自明至清,共中進士31名。其中,不乏文人名士、朝廷重臣。歷史延續至近現代,沂水更是英才輩出。既有浩然正氣、威震敵膽的抗日名將劉震東、王德林、夏雲傑;又有追隨孫中山革命的著名同盟會員劉溥霖、周瑞麟、鄭瑞麟、高筱山、楊寶林;有追求馬列真理的早期共產黨員李清漪、邵德孚、李鴻寶;多次為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診治疾病,且行醫不分尊卑貴賤的名醫劉惠民。還有吉林省政協主席劉雲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政委、中將劉立封,國家二機部副部長、少將李覺,化工部副部長劉子廉,黑龍江省副省長王光偉,山東省副省長劉民生、張瑞鳳,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幹,省政協副主席徐眉生、張伯秋。全軍唯一一位用胸口堵槍眼的團職幹部李遙德,華東一級人民英雄林茂成,全國戰鬥英雄傅永來,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劉慶亮,著名“紅嫂”祖秀蓮等等。“英賢輩出、實鍾於斯”。

沂水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沂水人民是一個勇於奉獻的群體。1927年4月,中共沂水支部建立,這是臨沂市建立的第一個黨組織。從此沂水的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1937年10月,沂水縣抗日第一遊擊中隊成立。翌年3月,中共山東省委直接領導的“山東抗日遊擊第四支隊第六大隊”在沂水縣組建,點燃了沂水人民抗日武裝鬥爭的烽火。1938年11月,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12月,改稱山東分局)進駐沂水縣王莊。山東分局黨校、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部在此創建,《大眾日報》在雲頭峪村創刊,沂水成為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的重心。在8年的抗日戰爭中,全縣有3170名青壯年參加抗日主力部隊,有966位優秀兒女為國捐軀。沂水人民創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譜寫了一曲曲扣人心絃的樂章,繪製了一幅幅宏偉壯麗的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