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鼻炎的6大誘因,你知道嗎?緩解鼻炎,做好這4件事

鼻炎的6大誘因,你知道嗎?緩解鼻炎,做好這4件事

秋天,不只是分手的季節,還是鼻炎的季節!每年秋季,可是鼻炎的高發期。

鼻炎雖說不是什麼絕症,但胡攪蠻纏,反反覆覆,難以根治,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睡眠質量,相信這一點,所有的鼻炎患者都深有感觸。

鼻炎的6大誘因,你知道嗎?緩解鼻炎,做好這4件事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全身性因素

當患者本身有營養不良、過度勞累、多種慢性疾病等情況時,身體的抵抗力比較低,很容易引發鼻炎、鼻竇炎。

鼻炎的6大誘因,你知道嗎?緩解鼻炎,做好這4件事

2、環境因素

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如果有在水泥、菸草、灰塵等類似環境中工作的人,鼻粘膜受到的化學因子的刺激和損害,也可造成慢性鼻炎。溫溼度急劇變化的環境,如夏天的室內和室外,都有可能引發此病。

3、感染病毒

感染病毒是最主要的原因,常見的有鼻病毒,其次有腺病毒、冠狀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等。

鼻炎的6大誘因,你知道嗎?緩解鼻炎,做好這4件事

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繼發細菌感染。已知有100多種病毒可引起本病,最常見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柯薩奇病毒及黏液和副黏液病毒等。病毒傳播方式主要是經過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過被汙染體或食物進入機體。

4、遺傳因素

有變態反應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人員多有哮喘、蕁麻疹或藥物過敏史。以往稱此患者為特應性個體,其體內產生IgE抗體的能力高於正常人。但近年有人發現,孿生與普通人群中的發病率無顯著差異。

鼻炎的6大誘因,你知道嗎?緩解鼻炎,做好這4件事

5、鼻黏膜易感性

這主要是因為身體的抗原物質經常受到刺激,據瞭解,變應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所含嗜鹼性粒細胞的數量要比常人多很多,而且具有很強的釋放化學介入能力。

鼻炎的6大誘因,你知道嗎?緩解鼻炎,做好這4件事

6、過敏原

花粉:種植量大且面積廣泛的花粉;真菌:主要存在於腐敗的有機物和土壤中;屋塵蟎 :主要寄生在枕頭、床褥、沙發墊等灰塵較多的角落;動物皮屑:是最強的變應原之一,很容易引發鼻炎、鼻竇炎;室內塵土:是引起常年性鼻炎最常見的變應原之一。

鼻炎患者中,尤其過敏性鼻炎患者為最。

在我國,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高達8.7%~24.1%,每10人就有1~3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過敏性鼻炎。

鼻炎的6大誘因,你知道嗎?緩解鼻炎,做好這4件事

過敏性鼻炎不只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還可能危害到你的健康。如果不及時接受正規治療,還可能出現一些併發症,如哮喘、鼻竇炎、結膜炎和咽鼓管功能障礙等。

但鼻炎目前沒有根治辦法,我們只能通過一些手段來減輕鼻炎發作帶來的不適。

1、冷水洗臉

打一盆冷水,深憋一口氣,同時把頭低下來,將鼻子浸入冷水中,大約過兩秒鐘離開水面,連續3~5次,早上可以適當多重複幾次。

鼻炎的6大誘因,你知道嗎?緩解鼻炎,做好這4件事

冷水洗臉可以使鼻部血管收縮,有助緩解鼻堵症狀。

2、鼻部按摩

用右手食指指面放在鼻尖處,以順時鐘和逆時鐘方向交替揉動,由鼻尖向鼻根,再由鼻根往鼻尖揉,上下來回揉動,反覆約20至30次。用手指或彎曲拇指的指節背部揩擦鼻旁兩側,自迎香至鼻根部,在按揉上迎香。適合鼻道感到不通氣、鼻塞,過敏性鼻炎患者。

鼻炎的6大誘因,你知道嗎?緩解鼻炎,做好這4件事

3、清洗鼻腔

清洗鼻腔就是直接用手捧清水灌入鼻腔,連續進行5~8次即可。然後用拇指和食指掐住鼻樑,上下依次揉搓20~30次。

鼻炎的6大誘因,你知道嗎?緩解鼻炎,做好這4件事

洗鼻可以清潔鼻腔中的細菌汙垢,不僅能幫助鼻炎患者起到恢復鼻腔健康,也能起到預防流感、加速流感痊癒的作用。

4、鹽水洗鼻

通過鹽水的消炎殺菌作用,清除鼻腔內部,甚至是鼻腔內聚集的大量細菌、病毒和膿涕,鹽水洗鼻能給鼻腔一個乾爽舒適的環境,恢復鼻纖毛的功能,恢復健康狀況。

鼻炎的6大誘因,你知道嗎?緩解鼻炎,做好這4件事

取一包5克的洗鼻鹽,加入到大約500毫升的溫水中(在洗鼻鹽水方面,建議使用接近體溫約37C的溫鹽水,減少對鼻粘膜的刺激。可用開水兌一定量的冷開水)。調配得到0.9%的生理鹽水。

⚫ 尋找並避免接觸變應原:尋找自己個體的致病變應原,並設法避免接觸是最有效的方法。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喝水、不吸菸、不酗酒。煙傷肺酒傷肝,對鼻炎危害極大,各位一定要抵擋住誘惑!

⚫ 注重鼻腔衛生,不要用手去隨意的挖鼻孔,不要用力的挖鼻孔。這樣容易傷到鼻孔,滋生病菌,同時還容易將細菌帶入鼻腔,引起鼻炎。

⚫ 進行鼻部按摩,適當的進行鼻部穴位的按摩,用手指輕輕地揉捏鼻部兩側、鼻樑,能夠有效的預防鼻炎的發生

⚫ 加強身體鍛鍊,提高身體素質,提升機體免疫力,對於抵抗寒涼感冒、鼻炎都很有好處。

⚫ 尋找並避免接觸變應原:尋找自己個體的致病變應原,並設法避免接觸是最有效的方法。

大家學到了嗎?若是本文對你有所幫助,記得點擊上方紅字關注“新綠洲健康養生”biang轉發給有需要幫助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