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西安古建:慈禧太后的“亮寶樓”和蔣校長的“中正堂”

睜眼看西安/首發,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

西安古稱,歷史悠久,若論建築藝術之精品,數不勝數。城內鐘鼓樓,城外公輸堂、天齊行宮,無不是古代建築之巔峰之作,今天說說古稱西安兩座近代精品建築:亮寶樓和中正堂。

西安古建:慈禧太后的“亮寶樓”和蔣校長的“中正堂”

【西安古建】

慈禧太后的亮寶樓和中國一段屈辱史有關。話說戊戌變法失敗,慈禧太后要換光緒皇帝,西方列強不願意,正好義和團運動興起,慈禧太后借勢向西方列強宣戰,義和團戰敗,八國聯軍進京,慈禧太后一溜煙跑到了西安。

西安古建:慈禧太后的“亮寶樓”和蔣校長的“中正堂”

西安古建:慈禧太后的“亮寶樓”和蔣校長的“中正堂”

【慈禧亮寶樓】

西安南院,是原陝甘總督衙門,位於鼓樓以南稍西,慈禧太后便以此為行宮。後嫌棄此地,又搬到北院陝西巡撫衙門居住。當時朝廷六部堂官在西安貢院集中辦公,西安一時成為全國政治中心,全國收取的稅銀和進貢的奇珍異寶齊聚西安城。

《辛丑條約》簽訂之後,逃亡西安的清廷開始動身迴鑾。西安全城文武官吏,都到行宮門外伺候慈禧太后升輿,城門外百姓伏地參拜。24面黃龍旗開路,1000名騎兵前導出城,後有3000輛裝滿金銀的大車,百餘名太監押運隨行。王公大臣或乘車或騎馬,編隊而行,浩浩蕩蕩返回京城。

西安古建:慈禧太后的“亮寶樓”和蔣校長的“中正堂”

【中山圖書館】

由於全國各地封疆大吏進貢的財寶太多,慈禧太后迴鑾時有一部分沒有帶走。陝西巡撫恩壽隨在南院東南角修建了一所“勸工陳列所”將寶貝展出,百姓可以購票參觀。慈禧太后令皇家南書房陸潤庠題字“靜觀自得”懸於門楣。百姓知所內為慈禧遺留之寶,所以將“勸工陳列所”俗稱為“晾寶樓”,後訛傳為“亮寶樓”。民國3年陝西省圖書館從梁府街搬到此地,亮寶樓成了圖書館最主要的藏書樓和閱覽室,于右任手書:中山圖書館,也就是現在陝西省圖書館的前身。

西安古建:慈禧太后的“亮寶樓”和蔣校長的“中正堂”

【亂墳崗】

說完了“亮寶樓”,再說說“中正堂”,蔣委員長的中正堂和民國一宗貪腐大案有關。這就是“西安民國沙金案”。話說民國30年,也就是1941年,在西安市東關長樂坊八仙庵以東,有一片亂墳崗,名曰:‘萬靈庵’。當時有一商人病死,鋪子裡一名山西籍學徒,僱了兩名窮人在亂墳崗將商人就地挖坑埋葬,不料挖出一個黑色黑色鐵箱子,裡裝著許多顆粒狀的東西,薄如麩皮,金黃燦亮的東西。正好有一賣豆芽的小販經過,用手抓一大把裝入衣服口袋,說:‘這是金子,你倆還不快拾,隨後棄擔逃跑。後兩個挖坑的窮人因瓜分不均,大吵起來,驚動長樂坊警察,金子被沒收。

這就是轟動全國的“西安東關箱金案,隔日見報,“東關亂墳崗出土黃金140斤。”但是到了第二天此事一下子出了轉機,警局召開新聞發佈會進行了闢謠,標題是:“挖出黃金確有其事,但是黃金只有671兩。”後經過層層上交,到了省府,只剩下零頭。

西安古建:慈禧太后的“亮寶樓”和蔣校長的“中正堂”

【人民大廈】

當時抗戰正酣,山西、河南相繼淪陷,陝西承擔著很重的軍糧代購任務,時任陝西省主席的熊斌,,以此手段暗中謀取差價,坑害陝西農民,加上“金子無緣無故被貪墨”,群情激奮,當局為了平息“箱金案民憤”,以“總裁獻身革命,領導抗戰,對於我國家民族之豐功偉績,舉世尊仰,,決意用剩餘黃金興建一座紀念堂,有1500座位,其名“中正堂”。熊斌最終去職離開陝西。西安解放後改稱“群眾堂”。後被拆除,又在其原址上改建了一所新的地標建築,也就是西安今天的人民大廈。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不說大事,只言小事。刨根西安,問底長安,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