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新鄉故事:孟姜女哭長城,你哭倒的竟是衛輝的那座古長城?

□平沙落雁

新鄉故事:孟姜女哭長城,你哭倒的竟是衛輝的那座古長城?

(長城內外,遠方的家)

一般人都知道,《梁祝》、《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天仙配》、《柳毅傳書》並稱為中國民間六大傳說,然而二般人你可能並不知道,這六大傳說的故事發源地全部在河南一一梁祝在汝南,牛郎織女在魯山,白蛇傳在鶴壁,天仙配在武陟,另外兩個你更想不到,一個是柳毅傳書,一個是孟姜女,故事的發生地就在我們衛輝,並且這已成為國內很多學者的共識。難怪常有人誇衛輝人的情商高,會做人,這你沒一點辦法,這就叫文化。


情商高怎麼了?愛情又怎麼了?說明咱有追求,有故事,有亮點。很多地方鑽天拱地想爭想搶還搶不到手呢。


但也不能否認,既然是民間故事,很多地方都有流傳,這完全符合民間傳說的特點,從發源地流傳到外地也是理所當然。但這樣一來,就為那些精明的南方人提供了契機。


在這些愛情故事的"流傳地",不少地方如今都在打"愛情文化牌″。先是南京方面,說我們這不光有許仙白娘子的傳說,還有王獻之與桃葉、李煜與小周後的愛情故事,我們這才配叫"愛情之都"。


新鄉故事:孟姜女哭長城,你哭倒的竟是衛輝的那座古長城?

(戰國魏長城至今仍霸氣外露)

杭州也不甘示弱,先是不露聲色,突然有一天鄭重宣佈,傳說中梁山伯與祝英臺同窗共讀三年的萬松書院正式對外開放。


其實,最沉得住氣的還是人家寧波人,緊隨其後建成了"中國樑祝文化博物館",並衍生出《梁祝文庫》等相關產業,事兒越弄越大。


相反,作為正宗故事起源地的河南卻對此始終表現得矜持而從容,麻木而淡定。衛輝同樣如此,不溫不火,氣定神閒,反正是咱的東西別人想拿也拿不走,即使拿走也就拿走了,趁多大勁?


不提也罷。咱還是言歸正傳說咱的孟姜女哭長城吧,人家在那已經哭半天了,再哭下去,整個魏長城恐怕都戧不住了。


那咱就從頭說起。


先說人物孟姜女,何為孟姜?孟乃長子或長女,姜為姓,再特定一個女字,組合在一起便成了古時候對美女的象徵性稱呼。這樣的稱呼在《詩經》中曾多次出現,比如《詩經·小雅》裡就有這麼一句:"今來我思,彼美孟姜"。


新鄉故事:孟姜女哭長城,你哭倒的竟是衛輝的那座古長城?

(古長城上軍事要衝——柳樹嶺)

孟姜女尋夫的故事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一文中,當時這位美女無名無姓,只說是魏國人杞梁的妻子,稱之為杞梁妻。到了漢代,劉向的《列女傳》給這個故事增加了哭的內容,說是因為杞梁之妻的哭泣造成了魏國長城的崩塌,故事從這個時候起才開始熱鬧了。


三國時曹植在《黃初六年令》中說:"杞妻哭梁,山為之崩",指的就是這個故事。隋唐樂府中有"送衣之曲",又為其增添了送寒衣的細節,使這一傳說更加感人。


唐代詩人貫休為此還寫下一首《杞梁妻》的詩作,詩寫得很煽情,絕對的原創,只可惜懷古懷錯了地方。詩中這樣寫道:


秦之無道兮四海枯,

築長城兮遮北胡。

築人築土一萬里,

杞梁貞婦啼嗚嗚。

上無父兮中無夫,

下無子兮孤復孤。

一號城崩塞色苦,

再號杞梁骨出土。

疲魂飢魄相逐歸,

陌上少年莫相非。

請注意,這時的內容和後來的故事已經很接近了。再往後,傳說中的杞梁便變成了萬喜良或範喜良,其妻也成了孟姜女。


孟姜女哭長城,現在流傳的故事核心部分,應該說在唐朝的時候已基本成型。按照一般傳說,她是秦始皇時期的一名女子,在新婚之夜,丈夫範杞梁被抓去修長城。孟姜女不遠萬里為丈夫送去禦寒的衣物,花了很長時間才到長城腳下,然而卻被告知丈夫已經死了,屍體也被埋在長城下面。孟姜女聞之大放悲聲,最終哭倒長城八百里,以滴血於枯骨堆裡找出了丈夫的屍體。這事兒還驚動了秦始皇,因此召見孟姜女,一瞥之下,驚為天人,便欲納孟姜女為妾,孟姜女要求秦始皇須為範杞梁披麻戴孝,老秦滿口答應,當他像模像樣地祭拜完範杞梁後,孟姜女捧夫屍骨當場投海自盡。


多麼感人的愛情故事啊,有一種悲劇之美。要不是我狠狠掐了一下胳膊,險些流出淚來。幸好它還有另外一個版本,這個版本才是真實可信的。值得收藏哦!


新鄉故事:孟姜女哭長城,你哭倒的竟是衛輝的那座古長城?

(倒塌的魏長城中可有範喜良先生的遺骨)

話說約在公元前四世紀前後,太行山下群雄蜂起,韓、趙、魏三國分晉,各霸一方。趙以邯鄲為都,韓以新鄭為營,魏以開封為邦,虎視耽耽,暗藏殺機。當時的衛輝隸屬魏國,惠王當政。也不知道這個魏惠王是哪根神經出了毛病,為防趙、韓,他突然決定要修長城了。屈指算來,魏長城比秦長城起碼要早近三百年。


可憐衛輝人萬喜良才新婚三天便被抓去修築長城了,就是今衛輝與輝縣交界的戰國魏長城,因勞累飢餓而死,埋於長城之下。孟姜女尋夫哭至池山段古長城時,感動天地,邊城為之崩塌,露出丈夫屍骨,孟姜女一頭撞死在淚滴石上,隨夫而終。至今,在池山鄉歪腦村一帶還流傳其故事,夜間起風時,村民們隱隱約約仍能聽到孟姜女那時斷時續的哭聲。山上能見到孟姜女哭塌長城、撞碎頭顱的淚滴石,市區有孟姜女河穿城而過,此外,周邊有孟姜女大街,有孟姜女小區,有孟姜女大橋等等,這些都有力地構成了這一悽美愛情故事的真實源頭和文化支撐。可以說,這注定就是咱盤子裡的菜,想爭想搶,您誰也沒有這個優勢。


但優勢而無準備,不是真正的優勢。這話好像是一位偉人說的吧?竊以為,之所以會出現所謂的"歸屬之爭",說到底無非是資源背後其經濟利益的博弈,出發點都是為提升自己城市旅遊的整體形象,天經地義,無可厚非。咱不去和別人爭高下,決雌雄,也算得上君子之風。但問題是你不能總是按兵不動,小富即安,放著好好的現成資源不用,而去捨近求遠一廂情願地搞一些掏力不落好或讓人莫名其妙的瞎折騰,這叫情商高嗎?到時候別說孟姜女哭了,柳毅同學同樣會不高興的。


新鄉故事:孟姜女哭長城,你哭倒的竟是衛輝的那座古長城?

(在古長城遺址上探尋遠古的夢)

同志們吶,您仔細想過沒有?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經過大浪淘沙,千錘百煉,總共才傳承下來這六個經典的愛情傳說故事,而咱們衛輝就佔了其中的兩個,這說明蒼天有眼,祖宗有功,古城有幸,自應珍惜才對。我們實在沒有任何理由和藉口對此無動於衷,束之高閣。


孟姜女在我們身邊已哭了幾千年了,眼淚都流成了一條河。我們這一代能否儘快地將這一寶貴遺產進行有效的搶救性整理、挖掘與保護,能否儘快地編制出切實可行的旅遊規劃與策劃,能否儘可能地將其納入"蒼峪山山區旅遊總體規劃″之中通盤考慮?這就跟下棋一樣,一子活,滿盤贏,一招鮮,吃遍天。


孟姜女呀孟姜女,原諒我人微言輕,我幫你也只能幫到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