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華裔楊安澤競選美國下屆總統,希望有多大?你怎麼看?

用戶68148076061


美國自稱是一個公平公正無種族歧視的國家,因此非裔奧巴馬成功當選了總統,其實美國有叫楊安澤的華裔也想競選下一屆美國總統,大家覺得他的機會大不大呢?


大部分人認為楊安澤當選美總統的機率很低。細觀美國曆史除了戰爭特殊時期,美國總統一般都能順利連任兩屆,除非他在任期間犯下大錯誤跟發生大事件那就另當別論,其實這一種說法是根據二戰以後歷屆的美國總統當選記錄統計得來。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楊安澤先生,1975年他在美國紐約出生,是一位美國華裔,祖籍是中國臺灣,父母皆是臺灣人。早年的楊安澤選擇從商,並且創立了風投有限公司,在商界取得過較大成功。於是楊安澤狂毆在2018年正式宣稱要參選2020年的美國總統競選,有人認為楊安澤是受了特朗普勵志故事的影響,因為特朗普也是商人出身,最後成功當上美國總統,但是對方是美國白種人,而楊安澤的膚色明顯不同,所以大家都覺得楊安澤的當選機率很低。

當今美國是一個多種族混合國家,其主要還是以原美國白種人為主流。然而在政治上,曾有過不少其他種族的人才任職過重職,比如奧巴馬當過美國總統,駱家輝、趙小蘭等華裔當過美國部長以及美大使者,這些都給其他種族帶來了更多可能性跟幻想。然而中國人跟美國人始終有著各種“摩擦”,以白人一貫的態度,是否會接受楊安澤當自己的總統呢?

我們再來看看楊安澤的競選口號跟個人的政治觀。之前特朗普在競選美總統之時喊出了一句:“美國優先”,所以他正式上臺後,美國施行的外交政策、經濟政策大部分都以美國優先為主,其充分呈現出自私自利的一面。2018年美國實際GDP上漲2.9%,這不得不歸功於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而在這份良好成績面前,楊安澤則喊出了“人道至上”的政見口號。

“人道至上”類似於和平主義尊重人權的意思,這明顯跟“美國優先”背道而馳,自從美國人嚐到了優先政策的甜頭,他們還會回頭嗎?特別是他們嘴上說著要當世界警察,而實際上卻通過一系列自私自利的外交手段為自己國家謀利益。這次楊安澤主張“人道至上”,偏重幫助全球的弱勢群體,屬於世界大同的理想,如果他當選,就意味著美國將要在國際上承擔更多更大的義務責任,而原來的自利外交政策將不復存在,改而偏向“慈善路線”,側重扶持有需要的弱國。

另外,楊安澤還呼籲“無條件基本收入”,承諾如果自己當上美總統,就會給18週歲以下的美國公民每月派發1000美金,無論該公民是否工作或者有其他收入都會獲得這種福利。雖然此舉吸引了無數美國少年,但很快就有人質疑,楊安澤哪來這麼多錢每月發美金,要知道全美國18歲以下的年輕人數可是非常多的,如果按每月給每人派發1000美元,這估計是一筆超大巨資。

因此說,楊安澤提出的“人道至上”跟“每月派1000美金”的政見口號,屬於有點譁眾取寵了,這兩個政策基本很難實現,所以到頭來可能支持他的人非常少。另外美國是一個種族歧視很嚴重的國家,別看該國定製有各種種族歧視法律,但美國人從心底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種族歧視的心態。


貓眼觀史


他當選沒有一點點希望。

我是這麼看的,他是個美國人,只是一個華裔而已。

關於華裔美國人在美國政府供職,他們大多比其他裔對中國更苛刻,或者說更壞。

原因很簡單,為了表現給其他主流族裔看。

何況還有一部分人,亦或是他上輩或祖上,當初離開中國,就是因為種種原因,在中國待不下去,本身就對中國懷有敵意。

也無可厚非,畢竟他是美國人,當然要維護美國國家利益。

所以,不要奢望某個華裔當選所在國的某個職位,就會對中國懷有故土情結。

否則就太弱智了。


追風趨雨


希望很小。華人社會的道德哲學、文化觀念等與西方差別很大,很難取得西方人的信任,而信任是選票的基礎。

首先,一代移民基本不可能,因為道德倫理觀跟西方不一致,左派認為多數華人太保守落後,右派不少人是有種族主義的,如特朗普,不認可其他族人。其次,二、三代移民有很小可能,很多人不信任華裔,如美國楊安澤競選總統,只能做陪襯。

楊安澤參與了民主黨2019年美國總統的黨內選舉,取得了對華人來說,迄今為止極為不菲的成績。根據他今年3月在出席Yuan傳媒主持的“亞裔美國人政治一瞥”活動中,所做的題為“亞裔在美國的發展、未來、危機和希望”的演講(未經證實真偽),以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觀察,對亞裔在美國的地位和亞裔後代的未來表示了極大的憂慮,因而呼籲亞裔們要更加積極地參與政治活動,發出自己的聲音,以引起主流社會的重視和尊重。這確實值得大聲疾呼,也應得到海外華人的更多關注。但海外華人即帶著原有的道德倫理觀,又要面臨新的各種道德觀念的衝擊,可想而知,其倫理觀念的現狀,一定是非常多元的。因此,要想形成統一的政治立場顯然是不可能的。

中華文化圈長期持有集體倫理的道德哲學,喬納森·海特認為:持集體倫理下的社會,每個人都有義務在集體裡拌好分內的角色。對於這一道德倫理的評論,在大多數東西方學者筆下都是負面的,與野蠻、落後和侵犯人權掛鉤。這看起來似乎有些道理,從現代的眼光來看集體倫理觀也確實有不少值得詬病的地方。然而,幾乎所有持負面評價的學者,都是持有自主道德倫理觀的,在其他人眼中,他們也許不過是一群自視過高,文化優越論、種族至上主義者及殖民主義者構成的群體。即使在發達的西方社會,如加拿大,用於文化清洗的最後一所土著人兒童寄宿學校,也是在1996年才關閉,而直到21世紀,哈珀政府才為西方人對北美土著人的種種野蠻行為道歉並賠償。可以說,往回看即使才過去的幾十年,每個社會都有“可觀的”野蠻、落後的一面。用自己社會的優點去攻擊其他社會,更像是籃球運動員嘲笑數學家投籃不準。當然,這並不是贊成數學家們就不需要適當參加體育鍛煉,畢竟鍛鍊能讓他們更健康,也更有益於他們的研究工作。

持有集體倫理道德觀的人,通常相信利他主義,認為每個社會成員都應當自覺地考慮周圍相關人的利益,考慮事情也不能只從自己的私利出發,這點是與西方自主倫理為基礎的道德觀最大的區別。其根源分別是儒家人性本善的道德觀,及西方哲學人性本惡的觀點。同意人天生具有利他願望的人們,關注人的道德水平、名譽、聲望和地位,社會關注的公平更傾向對等型的平等,即能力決定位置,位置決定回報。西方持自主倫理觀的人們,則更重視規則、法律,崇尚在既定規則上,個人具有絕對的自由和權力。自由主義者又分成兩派,一派是自由意識主義,另一派是左派的自由主義。兩者的最大不同之一是對公平的觀念,前者認為的公平是對等,認為天賦高、起點高、勤奮的人,理應獲得更多的回報,政府和社會無權介入重新分配,認為這是符合進化論自然選擇的。在平等觀上,他們與持有集體倫理觀的人非常相似。左派自由主義則認為公平是每個人都必須獲得與社會發展階段相當的基本生存條件,政府和社會必須強制介入來保證弱勢群體的這一條件,人的基本權利至高無上。因此,不同於後者,自由意識主義者往往跟右派政黨站在同一陣線。

由於左派自由主義者們無法容忍對人的侵害,所以他們主張積極介入干預全球發生對人侵害事件。比如積極接收難民,極力譴責、甚至武力干預其他政府和社會的種族歧視、甚至清洗等行為。某些有特殊經歷的華人,可能會與左派站在一起,但其思想跟左派可能差之甚遠。而由於左派自由主義的主流人群是來自西方的、有教養的、工業化的、富裕的和民主的群體(WEIRD),包括很大一部分的西方知識界精英,他們掌握了先進的前沿科學,對物質世界的認知處在絕對的領先地位,因此具有很大的話語權,造成了大部分含華人在內的知識分子,都以他們的馬首是瞻,認定他們的觀點必然代表進步和文明,不符合他們觀點的就是落後和野蠻。對全球氣候災難的積極預防和極力推行碳排放限制等環保措施,就是左派們重要的政治主張。

同理,西方道德一元論的學者們對神性倫理的道德觀也進行了長期的批判,包括對中華文化圈裡的神性倫理的道德觀。除了回教、基督教等,華人社會以佛教和道教的影響最為深刻。這與佛教和道教不具有一神教強烈的排他性特點有關,使佛教和道教跟主流的儒家思想能長期和諧共存。神性倫理的基本觀念是,“人是供不朽靈魂暫時棲息的軀殼,身體是一座神廟而非運動場”(《正義之心》喬納森·海特)。這和西方主流的基督教派倡導的人要戒“罪”,不可放縱自己,要維護身心的純潔是一致的。這與左派的個人自由至上,自己身體自己做主的觀念是相悖的。所以,那些原本持神性倫理觀,或者後來加入基督教的華人,絕大部分是反對左派的做法的,毒品合法化、性教育低齡化和同性戀主流化,都是難以接受的。

這麼梳理下來,華人一代移民甚至受家庭教育影響較大的二代移民,從道德倫理上多半是會選擇對等型的公平,經濟上更追求現實主義和自由競爭,觀念上更趨於保守主義,實則跟右派政黨站在了一起。而部分二代移民和三代移民,得益於華人注重教育的理念和長期接受自主倫理觀的教導,讓他們自然而然地加入左派自由主義的群體。這應該是華人在政治上的自然分佈。 但現實中,兩派會採取非常功利主義的競選策略,來爭取華人的選票。比如左派最常用的做法,就是極力貶低華人原來的社會及其群體的道德倫理,並把西方的民主和人權塑造成普世價值,讓華人產生厭惡甚至憎恨,從而堅定地跟隨左派,讓這些華人產生認同感,轉移了他們反毒、反政府過度干預、反性教育等等訴求。右派也有類似的反華手法,但主要是攻擊中國不遵守規則,不公平競爭等等。但這還不是右派的主要手法,右派的主要手法是打神性倫理牌,甚至直接打宗教牌,讓那些受過西方左派高等教育的華人知識分子,在自主倫理與神性倫理之間痛苦掙扎。

正是這種針對華人的、“定向爆破”式的政治操作,給華人社會帶來了煩躁、混亂和分裂,極大地降低了華人社會的和諧和幸福感。如何獲得走出困境的智慧,單靠楊安澤們的呼喊恐怕是無法實現的。

華人要當選美國總統,只能等到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被視為平等那天。

(上圖中幾本書,是與本研究有關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歡迎大家評論、賜教,本人希望能共同探討,大家都有收穫。)


中一多元


希望幾乎是零,美帝國主義社會,怎麼有可能讓一位華裔進入白宮主政,無論你優秀與否!假設讓你執政一天,你說的每一句話參眾兩院會開無數個討論會,最後否決你一個華裔的命令,這樣才能體現出什麼是美帝高層精英的智慧,和美帝的人權!


無為心


期待華裔楊安澤競選美國下屆總統成功,希望有多大,那是要看美國的民意。作為一個華裔人來說,只要他認祖認宗,揚安澤他一定能為中國和人民的掘起盡心的。


中國式1960


可能嗎?只不過是讓他先高興一會而已。你高興就好。


七板斧


不感興趣,誰當都一樣,不要抱什麼希望改變中美關係,別痴心妄想了,生活在美國的假洋人,早就忘記祖宗了!


用戶889312474807


美國人不會讓亞裔人掌權的,這是原則。


娃兒我熱飯


身高夠不夠高?演講力行不行?反正長得不算好的,不知道老美審美是啥樣的。[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西部趁趁


比非華裔可能對中國更狠,看看朝鮮戰場上華裔美軍怎麼對待志願軍的,做好我們自己,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別人出錯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