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當代書法標準的根源是來自於古人,差別就在於它的“三性”

從當代一些比較著名的書法家所寫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們很少有像古人那樣寫字的,都是"奇醜無比",一些人通過多年的學習修煉,想要成為"真正的書法家",必須要走到"新、奇、醜"的路子上來,否則,是無法進入到"書法家協會"會員的行列中來。那麼,為什麼要把字寫得"醜怪"才能稱之為書法家呢?

當代書法標準的根源是來自於古人,差別就在於它的“三性”

古人對書法的論述

只要從古代遺留下來的書論中仔細查看和分析,原來,古人一直都在關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書法中的"書意"、"意味"、"趣味"等等,有人可能為此感到不解,是的,自從有歷史記載的書論是從漢代就有的,最初,人們一直還在探討書法中的"象"和"形"的問題,他們大都用自然界的一些物作比喻,例如東漢時期的書法家崔瑗在《草書勢》中就說到:

觀其法象,俯仰有儀,方不中矩,圓不副規。抑左揚右,兀若竦崎,獸跋鳥跱,態在飛移,狡兔暴駭,將奔未馳……

當代書法標準的根源是來自於古人,差別就在於它的“三性”

這是崔瑗在用自然界的物來描述草書中的筆畫形態,他所聯想的這些筆畫的態勢,就像動物一般的猛烈,也像即將奔跑的狡兔一樣,讓人很快能感受到草書中那些筆畫的態勢。

然而,歷史到了魏晉時期,隨著人們對書寫藝術的不斷深入,其認識也就展開到了書法的"意味"方面,最早提出"書意"的是王羲之,他所說的這些話,雖然沒有系統的論述,但從記載遺留的隻言片語中可以看到:

須得書意轉深,點畫之間皆有意。自有言所不盡。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當代書法標準的根源是來自於古人,差別就在於它的“三性”

王羲之認為,書法要表現出意味,哪怕是一點一畫,都應該有這樣的意思,這是言語所不能表達的。如果書法中有了這樣的意趣,那麼一切都會顯得很自然。

北宋時期的大書法家米芾更是對漢字的結構寫法更有自己的主張,他在《海岳名言》中用了一個"三"字來表達書寫的意趣,更是對書法意義的闡述,他說:

"三"字三畫異,故作異。重輕不同,出於天真,自然異。

這句話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三"字雖然都是三個橫畫,但它們在寫法上是不相同的,在長短、輕重的關係,按照今天的理解,如果把三橫寫得長短、輕重相同的話,就會變成美術字,因此,米芾認為在處理上應該表現出它們的矛盾關係,如此就會"天真、自然"了。

對古人書意的理解

當代書法標準的根源是來自於古人,差別就在於它的“三性”

從上述古人對書法的理解和對漢字結構的安排上來看,我們認為,古人把漢字在書寫上的方法都可能歸於哲學問題上,這是因為哲學是自然界最為樸素,又最為直接的根本方法,在書法的應用上也是無法逾越的。

中國古代哲學主要以《易經》和儒、道、墨等組成,但我們不可能完全把它們的主要思想進行表述,只要理解為矛盾的現象即可,也就是書法中的長短、大小、輕重、黑白、粗細等等,這些都是自然界事物存在的基本原理,也是古人在書寫中的基本思路。

從矛盾學的觀點來講,書法雖為中國文化的精粹,它集中體現了書寫意味的根本方法和要求,因此,從古人開始,就很注意這些原理的實踐和運用,並在書寫中得到體現。

當代書法家對矛盾關係的理解

當代書法標準的根源是來自於古人,差別就在於它的“三性”

很多書法愛好者都認為,當代書法家所創作的書法作品,都會顯得更醜怪,其實按照古人所表述的書論來理解的話,這些並不奇怪,只是當代人在書寫中把矛盾的事物擴大化了,矛盾的關係對比更為強烈了。理解當代書法藝術性,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

一是符合時代性。歷史是不斷向前發展的,每個時代都有各自不同的藝術氣質,進入我們這個時代,可以說是一個偉大的時代,科學技術如此發達,人們的生活衣食都達到了空前的滿足,使得人們在藝術領域的創作空間更加廣闊和繁榮,書法家們在創作中思維更加寬闊,情感更加豐富,在創作中他們會投入更為飽滿的情緒,因此來說,這是時代所賦予的精神食糧和支柱,書法中的矛盾對比關係會顯得更加突出。

當代書法標準的根源是來自於古人,差別就在於它的“三性”

二是物質的豐富性。當代社會物質極大豐富,尤其是宣紙、毛筆等書寫工具可大可小,對於書法家在表達情感、成就"書意"時,尺度更大,不同於古代紙張、毛筆、空間、平臺等種種限制,書法家們在創作上自由空間更大,這都得益於物質的豐富性。

三是思維上的智慧性。雖然古人給我們創造了古代文明,他們用智慧書寫出了光輝的歷史文化,但就今天來說,科技、文化等已經和古代有了質的區別,人們在理解古人書論時也是方法、層次、思維都發生了重大轉變,表現在書法中則更為強烈,這是當代人的智慧和方法論,也是書法智慧的體現。

當代書法標準的根源是來自於古人,差別就在於它的“三性”

總體來說,當代書法中的"新、奇、醜"是對古人書法論的"擴大化",是具有時代性、物質的豐富性和人類的智慧性共同決定的,是對書法中"意趣"、"趣味"的新思考和新解讀,是我們這個時代精神的反映,但相對於古人說法是否正確,還有待於歷史的評說的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