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多元化棋局再添一子,乳業巨頭能否後發制人?

多元化棋局再添一子,乳業巨頭能否後發制人?

日前,乳業巨頭伊利正式推出自己的礦泉水品牌——inikin伊刻活泉,正式跨界瓶裝水行業。

近年來,礦泉水成為食品、飲料等企業聚焦的業務,一些企業希望通過跨界瓶裝水市場完善自己的品牌和產品矩陣,有的企業希望通過飲用水產品拓展自己的營收來源,伊利或許為其中之一。

農夫山泉、怡寶、百歲山、康師傅、雀巢...都已經推出瓶裝水業務,其中有不少品牌同時擁有純淨水和礦泉水產品。在看到競爭對手的成績時,伊利怎能坐得住。

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品牌想要分一杯羹,並加速在這一市場中的佈局。

多元化佈局

據瞭解,inikin伊刻活泉致力於成為品質不凡的中高端礦泉水品牌,產品源自富含稀有優質礦泉水的“中國天然氧吧”阿爾山,水源為地下3000米自然珍稀的火山低溫活泉。“inikin”在鄂倫春語中的含義即為“活泉”,也再次強化了“伊刻活泉”的高端水源地特徵。其外包裝更突出了火山、活泉等特點形象,從一定程度上更為讓消費者接受。

相較於純淨水,礦泉水是瓶裝水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子品類,市場發展前景向好。2018年的一份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國內約七成消費者認為,“取自優質水源地”最能體現包括礦泉水在內的瓶裝水高端形象。就如同當前在瓶裝水領域份額最高的農夫山泉,其定位就是“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對於伊利這家目標為千億級營收的大型乳品企業來說,業務多元化是必然的方向,在2014年年底,伊利集團就明確了在“2020年進入全球乳業五強”的目標,要實現“五強千億”,基於此伊利的目光也要放眼之外之外的業務群。

根據伊利2019年上半年財報數據,其實現營業收入449.65億元,其中以液體乳品、奶粉及奶製品、冷飲為代表的主營業務佔到總體營收的99%以上。

讓人欣慰感慨伊利在乳業中的強大時,也不免有些擔憂,像伊利這種體量的大型乳企,當乳製品品類固化、增量市場越來越難找到時,企業營收增長的壓力也隨之越來越大,而規模和發展前景均有很大空間的瓶裝水也順理成章的成了伊利的選擇。

近年來,伊利逐漸形成了液態奶、奶粉、冷飲、酸奶、健康飲品及奶酪六大產品業務群,在非乳品業務上,伊利逐步實現植物蛋白飲料、功能飲料、乳酸菌飲料、風味飲料、咖啡等多品類發展的業務佈局,如今inikin伊刻活泉的加入,不僅可以滿足伊利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更讓伊利產品品牌隊伍更加壯大,為集團的發展再添利器。

“投資+收購”加速礦泉水進程

對伊利稍微有了解的便會知道,其為了這項業務準備多年。在此期間,伊利通過收購和自主投資等方式,加速了礦泉水業務的上市,而且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1996年,伊利在偏遠地區收購一家倒閉工廠,開始籌建礦泉水項目。由於遠離總部,沒人願去,潘剛毛遂自薦;1997年,礦泉水飲料公司初具規模,正式開啟了產能;1998年,一場洪澇災害使該項目無疾而終。

或許礦泉水是潘剛的一個心願,更為重要的是,瓶裝水或許能夠為伊利帶來另一個未來。“作為一家以年營收過千億為目標的企業,進軍水行業,是伊利必然的選擇。”業內人士如是說道。

從哪裡倒下就從哪裡爬起來。歷經多年磨礪的伊利礦泉水項目終於在2018年12月14日看到了希望,伊利投資7.43億元在吉林省安圖縣長白山天然礦泉水產業園區新建伊利長白山天然礦泉水飲品項目。僅一個月後,即2019年1月14日,伊利正式與安圖縣政府啟動礦泉水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7.4億元,預計建設期為31個月。伊利官方預計該項目建設期為31個月,預計投資回收期為 5.7 年。也就是2021年 7月建設完畢,2024年7月產生投資回報。

根據歐睿國際統計數據,2018年以來我國瓶裝水行業規模為1830.9億元,同比增長9.5%,近五年CAGR為11.5%,未來5年行業銷售額有望維持7%-9%的增長,銷量增速將保持在6%-7%左右。

市場規模和未來發展空間大,但是目前我國瓶裝水人均消費仍遠低於世界其他國家,2018年為20美元,低於全球平均的29.6美元,從銷售量看,2018年我國瓶裝水人均銷量為32.1升,低於全球平均的43.9升,未來瓶裝水銷量與單價均存在較大提升空間。這也是伊利投資瓶裝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今年9月份,伊利通過收購一家名為阿爾山伊利天然礦泉飲品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正式涉足礦泉水市場。據悉被收購的這家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礦泉水、飲用水生產和銷售等。這意味著,伊利開始在內蒙大本營佈局礦泉水生產基地,這是繼長白山礦泉水項目後,伊利在瓶裝水領域佈下的第二枚棋子。在業內人士看來,“礦泉水業務是未來伊利的佈局重點,其也希望通過投資收購,在礦泉水項目上達到1+1大於2的效果,為伊利的未來提前拓展一項穩定的利潤來源”。

競爭激烈

當下,中國礦泉水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無論是高端還是中低端市場均品牌林立。而且瓶裝水行業的銷量高度集中。

據尼爾森數據,2018年6月,中國瓶裝水市場中,農夫山泉、華潤怡寶、百歲山和康師傅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6.4%、20.9%、9.6%和9.3%,四大品牌市場份額超六成。加上第五名的冰露和第六名的娃哈哈,這六大瓶裝水品牌總共佔據了81.6%的市場份額。此外,雀巢、達能、統一、今麥郎...也都耕耘瓶裝水多年且表現可圈可點。隨著瓶裝水在各大公司業績中的作用越發突出,越來越多的品牌以及相關產品加入這一市場。

恆大集團自2013年推出恆大冰泉後,今年3月份,其又推出恆大冰泉玻璃瓶系列、運動水系列、吸嘴寶寶水系列,持續發力天然礦泉水細分市場;根據國內知名IP《鄉村愛情》成立的象牙山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也推出了象牙山冰泉系列瓶裝水;2019年下半年,統一推出了格泉,在此之前其已經擁有定位中高端的愛誇和巴馬泉。其均希望通過不斷髮力搶奪瓶裝水市場話語權。

瓶裝水的風險小、利潤高是企業入局的最大動力,一瓶水扣除生產運輸銷售成本外,能保持50%-200%的利潤,而且相較於其他飲料的無添加劑的健康屬性,屬於易做,只要有好的水源和渠道保證,品牌打造較於其他產品品類是較為容易的。

不過如今低價瓶裝水市場份額被農夫山泉、怡寶、娃哈哈、康師傅、百歲山、冰露等牢牢佔據,伊利未來如果推出相應定價的瓶裝水產品,勢必會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挑戰。或許伊利早已意識到這一點,此次推出的產品定位中高端,想必價格不會太高也不會過低。正如在飲料行業工作多年的劉文斌對媒體所講,“定價不能太高,沒有形成好的口碑之前容易被消費者拋棄,但也不能太便宜,要和自身品牌的基調相吻合,不同的產品要在不同的渠道鋪貨。”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消費者對瓶裝水的需求和品質不斷升級,高端礦泉水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這一市場也在持續增長。

據悉,玻璃瓶包裝的農夫山泉、巴馬麗琅、依雲、崑崙山、西藏5100、景田、華彬等定位高端的瓶裝水都擁有穩定的渠道銷售,這也是伊利inikin伊刻活泉未來想要佔領的市場。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大健康行業的盛行,使2018年飲用水行業繼續增長,其中礦泉水這一品類的增長也會優於其他水品類。看到這一紅利後,企業正在進行全面佈局”。

其實無論最終定價如何,inikin伊刻活泉還是擁有其他同類產品不可比擬的優勢,伊利擁有成熟的銷售渠道經驗以及較高的品牌聲譽,消費者對於這類品牌新品的接受度較於其他品牌會高一些,認知和接受度對於剛起步的產品是至關重要的。

伊利的目光已不僅僅侷限於乳業和中國市場,其董事長潘剛曾表示,希望公司“成為對標雀巢、達能的全球健康食品集團”,而未來,礦泉水在其中將扮演著重要角色。里斯諮詢的張雲在《瓶裝水行業分析與展望報告》發佈會上表示,“繼農夫山泉、怡寶和百歲山之後,未來中國瓶裝水市場仍有空間再出現2-3個百億品牌”,伊利能否憑藉inikin伊刻活泉後發制人,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