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俄羅斯有塊飛地,遠離本土400公里,為何被歐美視為眼中釘?

俄羅斯有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和3個聯邦直轄市,但沒有哪個州能比加里寧格勒更重要。這個州遠離俄羅斯本土400公里,中間隔著有世仇的波羅的海三國,深陷歐洲境內。反過來說,俄羅斯也在歐洲大陸楔進了一顆釘子,令北約各國寢食難安。

俄羅斯有塊飛地,遠離本土400公里,為何被歐美視為眼中釘?

加里寧格勒是蘇聯在二戰後搶來的。該地原名柯尼斯堡,原為立陶宛所有,後來被普魯士搶去,成為普魯士帝國的龍興之地,一戰中德國戰敗,被迫割讓但澤走廊,柯尼斯堡成為飛地。二戰爆發後德國閃擊波蘭,才將這塊土地重新連接起來,但不久後隨著蘇軍的大舉反攻,德軍被迫從柯尼斯堡撤離。這一撤,德國人失去了他們的故都。

俄羅斯有塊飛地,遠離本土400公里,為何被歐美視為眼中釘?

蘇聯佔領柯尼斯堡後,對這裡進行全盤俄化,改名為“加里寧格勒”,將原住居民德意志人全部流放,然後進行大規模移民,修建俄羅斯建築,沒幾年便將柯尼斯堡徹底俄化。時至今日,加里寧格勒的德意志人僅佔當地人口的0.4%。兩德統一時,為換取蘇聯的支持,德國被迫放棄對柯尼斯堡的訴求。

俄羅斯有塊飛地,遠離本土400公里,為何被歐美視為眼中釘?

對蘇聯來說,加里寧格勒是對抗北約的最前線,萬萬不容有失。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加里寧格勒瀕臨波羅的海,深入歐洲大陸腹地,距離美軍駐歐洲總司令部柏林僅600公里。一旦爆發衝突,蘇軍部署在此的遠程導彈就能對柏林發起打擊。不僅如此,由於加里寧格勒緯度較高,從地勢上對歐洲有先天優勢,幾乎所有國家都在部署在此的彈道導彈的打擊範圍之內。

俄羅斯有塊飛地,遠離本土400公里,為何被歐美視為眼中釘?

隨著蘇聯的解體,波羅的海三國反水,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本土割裂,再次成為飛地,也成為俄羅斯插進歐洲的一把匕首。長期以來,加里寧格勒都是俄羅斯制裁歐洲的殺手鐧,對此進行嚴厲的軍事管制,不允許外人進入,歐美視之為眼中釘,恨不能除之而後快。近日,中東局勢緊張,俄羅斯頻頻插手,美國發出警告,一旦俄羅斯發起“侵略”,美軍就摧毀俄羅斯在加里寧格勒的防空體系,並稱已擬定了作戰計劃。不過俄羅斯也不是好惹的,由於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俄羅斯已完全退出東歐,加里寧格勒是最後一個據點,又怎能讓美國輕易得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