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山西臨汾堯都區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堯都歷史悠久,史稱平陽,因4700多年前帝堯在此建都而得名,是華夏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這裡人文底蘊深厚,史傳文字、華表、圍棋、詩歌、戲曲、鼓樂等文化經典都發源於此。這裡歷史名人輩出,有華夏第一造字聖人倉頡、西漢首次西征名將衛青、中國首位出國取經大師法顯等。這裡旅遊資源豐富,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處。

山西臨汾堯都區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1、牛王廟戲臺:位於臨汾市堯都區魏村鎮魏村,亦稱舞樓,其為三開間,單簷歇山頂。後簷下以及左右兩山面的後三分之一部砌磚牆。前簷下和左右山牆的前面大部分敞開,使得觀眾可以三面觀看。這種可以三面觀的戲臺是更早期的作法,年代一般比正面觀的戲臺要早。

山西臨汾堯都區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牛王廟戲臺的年代就清楚地刻在前簷柱上。前簷下二角柱為方形石柱,四邊抹角。石柱正面刻牡丹、童子圖案。西側石柱的抹角處刻有:“蒙大元國至元二十季歲次癸未季春豎石“,下面緊接較小字體的”石泉村施石人杜秀“。石柱上方還有“交底都維那郭仲臣”題名。在東側石柱上前面兩抹角上分別為:”交底村都維那郭仲臣、次男郭敬夫“和”維大元國至治元年歲次辛酉孟秋下旬九日豎,石匠趙君王。“

兩根石柱上的年代相差了幾十年。可以推測戲臺在建成後沒多久因某種原因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壞,由當年主持修建的郭仲臣之子郭敬夫主持了重修。

山西臨汾堯都區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戲臺內部斗拱以及樑架構架層次複雜,結構精巧而又富於變化。 在戲臺的正對面,就是緊密相連的獻亭和正殿。獻亭頂部構造雖不如戲臺之精,但也極盡繁複之能。

山西臨汾堯都區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2、東羊后土廟:位於堯都區土門鎮東羊村,始建於元至元二十年(1282年),毀於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重修於元至正五年(1345年),現仍存大殿、獻亭、戲臺等。東羊后土廟的珍貴在於,不僅成為第六批國保文物,而且是元代戲臺中的佼佼者。姑且不論其歷史年代的久遠、保存下來的不易、具有的文物價值、現有的同類稀少,單是其建築之偉岸、規模之宏大、結構之奇特、工藝之精湛,便著實令人驚歎。

東羊后土廟戲臺坐南朝北,平面幾乎呈正方形,面寬7.47米,進深7.55米,正面敞廊,三面封閉,十字歇山頂。尤其頂部為十字歇山式,沒有一根大梁,內簷樑架上由三層斗拱疊成藻井,為八卦形,形成“八卦攢頂”,因此戲臺又被稱為“八卦戲臺”,堪稱我國古代建築一絕。

山西臨汾堯都區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東羊后土廟戲臺背面牆上,一幅元代壁畫栩栩如生,此即《鍾馗降貪圖》。仔細欣賞,但見鍾馗怒目圓睜,手舉利刃正向胯下的猛獸刺去。其警示作用在於,這猛獸乃“貪”。人們一定會問,各類動物多則多矣,何曾有貪?原來這貪不是別物,就是人們常說的“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足吞太陽”的那個貪!聰明的前人將貪活化於此,意在警示,千萬不要因貪圖享樂而死在鍾馗的利刃之下。

山西臨汾堯都區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3、王曲東嶽廟:位於堯都區吳村鎮王曲村,東嶽廟其始建年代不詳,現僅存建築有戲臺和正殿。戲臺為元代建,民國增建,東嶽大帝殿為清代建築。

戲臺始建於元代,歷代均重修過,原屬東嶽廟的附屬建築。戲臺坐南朝北,分前後兩部分,前簷為民國年間重修時增建,後部建築為元代遺構。平面略呈方形,臺寬7.25米,面寬7.25米。屋頂為單簷歇山頂。臺前及兩側前部敞朗,為臺口。背面及兩側後部築以牆壁,無前後場之分。前簷兩根粗大的木柱支撐大額,後牆及兩山為土坯砌築,形成了三面砌牆正面敞口的形式,內簷樑架結構尤為別緻。

山西臨汾堯都區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4、鐵佛寺:位於臨汾市堯都區鼓樓南,始建於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歷代累有修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臨汾遭受八級地震,寺廟建築大部毀壞,直到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6年)重建。主要建築有山門、過廳、大雄寶殿、金頂琉璃寶塔、藏經樓及配殿、廂房等。

六級金頂琉璃寶塔系鐵佛寺建築之精粹,方形實心,高約30米。寶塔一至五層為正方形,六級為平面八角形,頂端塔剎為鎏金寶珠,祥光熠熠。各層均建有仿木結構之塔簷,正簷頂端懸以鐵馬鈴鐸,徐風吹拂,叮噹諧鳴。寶塔二層以上鑲有五十八幅佛教浮雕琉璃圖案,五光十色、金碧輝煌,內容為佛教神祈和佛教故事。

山西臨汾堯都區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寶塔底層塔門上有對聯“潮起潮落汾水依舊唱大雲;時興時衰施主照樣拜佛祖”,匾額是“原頭佛祖”。

塔門內供有唐代鐵鑄釋迦牟尼佛頭一尊,高約6米,周長約16米,豐面隆準,鳳目闊唇,雙耳垂肩,莊重慈祥。佛頭中空,相傳是藏放經書及鎮寺寶物之所在。據專家言,佛頭以數萬公斤生鐵一次澆鑄而成,如此精湛技藝,令為歎為觀止。

山西臨汾堯都區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5、堯陵:位於臨汾市堯都區大陽鎮北郊村西的澇河北岸,距市區35公里。墓高50米,周長300餘米,依山傍水。祠宇依陵而建,佈局緊湊,木雕精細。陵周石山懸崖,陵墓由黃土堆積而成,古柏蔥鬱覆蓋,清流環繞而過,景色秀麗壯觀。1984年中國考古研究院專家考證,陵丘屬人為形成,再根據堯陵附近發現陶片推測,4000餘年前人類曾在此活動居住。這與當地傳說,葬堯時人們掬土成山成陵相吻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