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我那個“仗義”的父親,生病住進醫院後,母親拒絕在手術單上簽字

我那個“仗義”的父親,生病住進醫院後,母親拒絕在手術單上簽字

​文|末小北

我父親在親戚朋友的眼裡,是個“仗義之士”。可在母親和我眼裡,他則是個“不負責任”的人。

其實,我父母現在還算恩愛,不過,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他們的感情卻不是很好。不是因為兩個人性格不合,也不是因為彼此不夠關心對方。而是我父親的“仗義”。

二十年前,我們家過得很清苦,兩三個月才能吃上一次白麵饅頭。就是這種家境之下,也攔不住我父親對別人的救濟。只要有人找他幫忙做工,無論他身體是否吃得消,他都會奮不顧身地去幫;只要誰家有急事,無論我們家是否揭的開鍋,他都會把所有的積蓄全部借出。

就是因為父親的這個脾性,母親一直跟他吵架。其實,對朋友和親戚仗義,不是一件壞事,至少等以後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幫助他。不過,父親忘了當時我們家的環境,我們住的房子是那種沒有圍牆的三間磚瓦房,家裡連燈都沒有,晚上都是靠著點蠟燭照明。

別人家都是先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了再說,可是我父親從來不關心自己家的日子過得怎樣,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算自己出去借錢,也得去幫向他求助的親戚或者朋友。現在想想,我都不知道當時父親哪裡來的勇氣?

大家也許不信,但這真的是事實。可能你沒經歷過,所以覺得不可思議,或者不能理解。

我那個“仗義”的父親,生病住進醫院後,母親拒絕在手術單上簽字

​小時候,每次我都是期盼著父親能早早地從外地打工回來,因為每次回來,我都能吃上滷雞爪。不過,有很多次,父親回來後,不會在家裡跟人聚會喝酒,而是去別人家裡。他總是自告奮勇地去買下酒菜,然後一點不留地全都拿到別人家裡去。

我記得,母親為此還跟父親吵過架。母親說父親活的太過慷慨,對外人都是仗義,而對自己至親的人,卻總是摳門。的確,我母親說的沒錯,那時候,父親手裡無論有多少好吃的,好玩的,都是拿去讓他那些“拜把子兄弟”的孩子先挑,挑選完了,才能輪到我和妹妹。

讓我記憶挺深的一件事是,我考上初中後,需要交五百塊錢學費,本來母親是準備好的,可是不巧的是,父親的一個“拜把子兄弟”家蓋房子,差兩千塊錢的磚頭,人家就跟我父親打了個招呼,我父親二話不說,直接把家裡,裡裡外外地翻了一遍,然後湊了一千塊錢給人家送去了。

當天晚上,我就問母親,我學費的事情是否準備好了,我明天就得去報到交錢。母親拍著胸脯說,早就準備好了。

可是,到了天亮,母親找錢的時候,發現給我攢的學費全沒有了。然後母親就質問父親,錢是不是讓他拿出去幫別人了,父親一點也沒猶豫,說:“是的,拜把子兄弟差兩千塊錢的磚頭錢,我就把家裡大大小小的錢,湊吧湊吧,給他湊了一千塊錢。”

那可是我上學的學費,父親為了別人,就“仗義”到這個程度。那天,幸好有三叔和奶奶的幫忙,不然我估計那時候就“輟學”了。不過,那次之後,母親就對父親不再抱“希望”了,她大概有半年多沒跟父親住在一個屋。

我那個“仗義”的父親,生病住進醫院後,母親拒絕在手術單上簽字

其實,我們家過得清苦,跟我父親的“仗義”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他借出去的錢,多數人都沒還。每次到年底,母親催著父親去要賬,別人都會推脫讓緩緩再說,一直到現在,還有幾家親戚欠著父親當初“仗義相助”的錢呢。每次父親上門去要,他們總是面露難色,他們都瞭解我父親這個人,不僅仗義,還不會拒絕人。

母親不知道為父親的這個脾氣,跟他生過多少氣。可就算告狀到我奶奶跟前,父親也是不知收斂。如果說急了,他就回一句:“裡外裡都是親戚朋友的,誰家能沒個三災五痛的?再說了,我就這性格,怎麼改嗎?”

其實,不是父親改不掉,他只是不知道家庭的重要性。當初,在父親的心目中,婚姻比他的那些兄弟情義要輕很多,別人都想著的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可是我父親想著的永遠是“兄弟情義”和“親戚情義”。

記得還有一次,我們家養著一頭黑豬,父親為了幫親戚家的孩子辦滿月酒,把豬直接送給人家了,母親知道後哭了三天。母親說,那頭豬她養了五年,每年都能生兩窩小豬仔,每年我和妹妹的學費,都是靠賣小豬仔攢下來的。

母親哭著跟父親理論,父親沒好氣地說:“不就是一頭豬麼?再養一頭不就完了?親戚都求到我臉上了,我不能說拒絕了吧?人家過得可憐,咱們能幫就得幫!”

“幫幫幫,你就知道幫這個,幫那個。你看看咱們家過的是什麼日子啊?孩子從小到大,除了我爸媽從甘肅給買件新衣服,你給他們買過什麼?孩子平日裡穿的,全都是別人穿過的。你看看人家的男人,都知道愛老婆,疼孩子。你呢?你就知道胳膊肘子往外拐,全都向著別人。如果你看不上我們娘仨,你早說。我好帶著他們回甘肅。”

我那個“仗義”的父親,生病住進醫院後,母親拒絕在手術單上簽字

​那次是母親鬧得特別兇的一次,以往父親只是把攢下的錢拿出去全都借給別人,而這次他是徹底斷了母親的攢錢“工具”。就像是人家廚師做飯,你把人家的鍋和勺全都藏起來一樣,沒有了收入的來源,靠什麼攢錢呢?

我有個哥們一樣,他和我父親的性格就非常類似,他對他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很仗義。他老婆為此也經常跟他吵架,而他覺得這都很正常,覺得老婆是無理取鬧,不講道理。

其實,我這哥們的老婆我熟悉,她性格溫順,在鄉里鄉親眼裡,是個很懂事,很賢惠的好妻子和好兒媳。

我這哥們,卻偏偏認為每次妻子阻攔他幫襯親戚或者朋友,就是無理取鬧。

比如,我這哥們老家五脈上的一個兄弟要娶媳婦,人家家族內的人還沒湊錢幫忙,他卻自告奮勇地拿著妻子的五萬塊錢嫁妝,跑去“充胖子”了。

當他妻子知道以後,跟他大鬧了一次,並且跑到他那兄弟家,把錢要了回來。我這哥們覺得妻子給他丟了面子,然後直接上去對妻子拳打腳踢。當天晚上,他妻子就把孃家人叫來,鬧著要結束婚姻。

事後,我這哥們想通後,又是哭著下跪,又是求原諒。

我那個“仗義”的父親,生病住進醫院後,母親拒絕在手術單上簽字

​前面我講到了,對人仗義不是壞事,可是也要分時候,分情況,要看自己的實力是否允許。就比方我父親,拿著我的學費去幫他的拜把子兄弟付磚頭錢,他當時只想著跟他把兄弟近了,而我這個兒子,就像是他白撿來的一樣。

我這哥們和我父親一樣,在他們心目中幫襯著親戚朋友,不僅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還是仗義的行為,他們不僅不能被批評,還得被褒獎。用我父親的話來說,他的這種行為,就是當代的“活雷鋒”。

是啊,看著“仗義”的行為挺值得尊敬的,可是別人背地裡都說什麼呢?我們村上,很多人都說我父親是個愣頭青,有的人還直接說他是個傻瓜。放著自己的小日子不過,去幫助別人。如果有能力,那什麼話也不必說,可是當時我們家,幾乎每天三頓飯都是野菜和窩頭。

我這個哥們也是如此,在他心目中,父母,兄弟姐妹,親戚朋友的地位,都相當高,而那個跟他共度餘生,跟他吃苦的妻子,卻是個“無理取鬧”的人。

很多時候,他都會忽略妻子的感受,雖然他也把妻子當成自家人,可是她的位置永遠排在那些親戚朋友,兄弟姐妹,以及父母的後面。就連他新認識的朋友,他都認為比他妻子重要一些。

再比如,哥們單位發了獎金,他首先考慮的是給自己的父母一些錢,其實這也是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畢竟父母養大他不容易;然後他就會拉上一眾朋友去吃飯、唱歌,慶祝一番。可是,唯獨這些獎金髮下來,他都會忽略他的妻子。當他想起妻子的時候,手裡的錢都已經讓他借出去大半了。

我那個“仗義”的父親,生病住進醫院後,母親拒絕在手術單上簽字

​之後,兩個人就會為了這事吵架,妻子生氣,他就認為妻子不懂事,無理取鬧,甚至也說妻子不理解他。

婚姻是夫妻兩個人共同努力經營才能幸福的,我這哥們和我父親一樣,他們總想著讓自己的妻子理解他們,而他們從未理解過他們的妻子。

每次,當妻子阻攔他們要先顧好自己的小家,再量力而行去幫助別人時,他們總會解釋說:“人家都求到咱們臉上來了,如果不去幫忙,豈不是讓人家傷心呢?”

是啊,你害怕那些親戚朋友傷心,唯獨不怕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傷心。恰恰是這些越是至親的人,你傷害的越深。

我們家那時候一直能維持著,全都是我母親一個人支撐起來的。當初,父親把那頭黑豬送人後,母親消沉了一段時間,然後就開始養別的家禽,就這樣,慢慢地把家支撐到我畢業後工作。

我上大學那會兒,我剛走半個月,三叔就給我打電話,說我父親得病了,並且病的挺重,還需要做手術。我問具體情況,三叔只說病得很重,希望我能趕回去。

當天晚上,我就買了回家的車票。到家以後,才得知父親的病並不像三叔說的那樣嚴重,他肚子裡有顆良性的瘤,只要做個切除就可以了。當時錢是湊夠了,可是唯獨我母親不同意任何人去簽字。

我那個“仗義”的父親,生病住進醫院後,母親拒絕在手術單上簽字

​其實,我是可以簽字的,三叔和奶奶也都可以,可是母親不吐話,誰也不敢擅自去籤。很顯然,他們都知道父親體內的瘤是良性的,唯獨我父親不知道。

後來,母親就當著所有人的面(除了父親),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說,就是想借這個機會,好好的治一治我父親。他不是仗義嗎?那就挨個給那些跟他仗義的親戚和朋友打電話,就說我父親病危,需要錢救治,看他們是幫還是不幫。

我按照母親的要求,當著父親的面,挨個打了電話後,除了父親其中的兩個“拜把子兄弟”之外,沒有一個人來探望他的。就連那個他當初拿我的學費,幫忙付磚頭錢的拜把子兄弟,都藉口家裡有別的事,沒有來看他。

我打電話的時候,全程都是按的免提,我跟所有人的對話,父親都聽的一清二楚。聽到結尾,父親氣得直流淚。我母親在這個時候,又添了一把火,說:“不管怎麼說,還是有人願意來看你的。當初,你跟他們那麼近,就讓他們給你簽字吧。我和我兒子反正在你眼裡,沒什麼資格。”

父親聽到母親的話後,先是一愣,然後拿被子矇住頭,痛哭了起來。他一邊哭,還一邊嚎:“我都得絕症了,你還在這說風涼話。是,當初我就是被豬油蒙了心,可我這都沒幾天可活了,你就不能原諒我嗎?我對不起你們娘仨,我不配做人,行了吧?”

“你還知道我們娘仨重要啊?當初,你把我們娘仨當成什麼了?如果不是因為兩個孩子,我早就捲鋪蓋回甘肅了,就你這樣,一輩子打光棍都多餘。”

我那個“仗義”的父親,生病住進醫院後,母親拒絕在手術單上簽字

​那次,母親藉著那件事,跟父親聊了很多。後來,父親病好出院後,也變了很多。我很慶幸的是,我在工作之後,才開始享受到久違的父愛。小時候,真心話,我父親幾乎把他偉岸的父愛全都給了別人家的孩子,在我心裡留下的,只有羨慕嫉妒和恨。

不可置否,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會有這樣的朋友或者親人,他們大都在婚姻裡處於一個“拎不清”的位置。他們不明白婚姻裡誰對他是更重要的;他們不明白婚姻的真諦是什麼。

就拿我那個哥們來說,他之後的結局是婚姻破裂,妻子受不了他沒有節制地去幫襯別人,忽略自己。女人想要的婚姻是怎樣的呢?複雜嗎?不,不復雜。其實很簡單,她僅僅希望自己嫁的那個男人,能讓她覺得安穩,能讓她在生活裡看到盼頭。

而那些為了“仗義之情”忘掉夫妻感情的男人,往往都讓女人感覺不到安穩,更不能讓她們在婚後的生活裡看到盼頭。所以,他們大多數人的結局都是一樣的:婚姻結束。

還是像前面講過的一樣,你在生活裡“行俠仗義”可以,但是請先顧好自己的妻子和兒女,讓自己的小家先健康穩固起來,然後再量力而行地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並且,還要

切記一點,救急不救窮。一個志氣窮的人,無論你幫多少次,都救不活他沒有上進心的生活,所以請別浪費你的同情心。

還有,也請切記一點,朋友和親戚,可交的不再多,在精。只有那些能為你的生活提供積極向上影響的朋友和親戚,才值得你一直交往,而那些只是從你這裡“佔便宜”的人,發現了他們的真實面目後,請一定要遠離!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但不要,得過且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