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漢朝第一陰謀家——陳平

陳平其人:說到歷史上以計謀取勝的人,世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諸葛亮、劉伯溫,最多再加上張良,可能沒有多少人會想到今天我們要講的主人公——陳平。前幾位都是運籌帷幄之中的典範,為人所稱譽。與他們不同的是:陳平實在算得上擅長計謀,輔佐劉邦評定天下,最終坐上丞相之位,但卻受到了極大爭議。有人說他人品不好,有人說他反覆無常,還有人說他是漢代第一陰謀家,不一而足。

陳平出身不是高富帥,但也算得上高帥,好讀書,不事耕作,因此頗被人看不起。他的嫂子也對他橫眉冷對,最後還因為與陳平的關係還被丈夫休掉,也因此才有了陳平盜嫂的傳說。但此事究竟是不是真實存在,一直是個疑案。

所以太史公在《史記》中才寫到:絳侯、灌嬰等鹹讒陳平曰:“臣聞平居家時,盜其嫂。”“讒”、“聞”就說明這件事究竟是不是存在是很值得懷疑的。

陳平出道之時輔佐的是魏王,後來因為被進讒言而轉投新東家項羽,又因為項王怒了要殺他又投奔劉邦。漢惠帝死後,呂后想立諸呂為王,陳平認為可以,王陵則反對。於是王陵被罷相,陳平則遷右丞相。而呂后死後,他又與周勃聯手除諸呂,擁護孝文帝上臺。其實:這些事情並不能說明陳平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無關乎個人品德。別忘了,張良、韓信,這些人也都是從項羽的身邊轉投劉邦的。“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無可厚非。至於他對待諸呂的態度也不過是在屋簷下的一種退讓和妥協。就像文革一樣,那些敢於公開反對的固然令人敬佩,但選擇暫時妥協的人我們也無權指責他們。


漢朝第一陰謀家——陳平


每一個朝代的開國之君都免不了有一大幫文臣武將來輔佐,很多輔佐功臣也都會同那些個“X太祖”一樣彪炳史冊,他們中間有戰功卓著的,有運籌帷幄的,有舉賢任能的,反正都有“一技之長”,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都很有建樹,這裡還不能忘了一個專業,那就是專門玩“陰謀權術”的,有時這種“專家”的功勞恐怕並不比前面提到的那些差,甚至略有過之,當然這種陰謀主要對敵人用,對自己還是有好處的,只不過不大光彩而已。陳平就是這方面的“專家”,他輔佐劉邦的最大功績就是在關鍵時刻玩了幾次陰謀,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客觀評論是漢代第一陰謀家。同韓信、蕭何、張良等人不同,那些人要不真刀真槍,要不運籌帷幄,反正是特有風度特讓人羨慕的那一種功成名就,而陳平則十分“另類”,沒有戰功,手也不能縛雞,專門靠“玩陰的”博得劉邦的賞識,有時也起到了大作用,他最終也成為漢初重臣,官居高位,可以稱得上是陰謀家的“楷模”。神州金泰國際商務今天與大家一起聊聊陳平其人以及他的“得意”之作。


劉邦得天下後曾說:

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

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

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他提到的這三個人,也就是所謂的“漢初三傑”,又叫“興漢三傑”。

陳平雖然不在“三傑”之列,但他卻是比漢初三傑更厲害的角色,就憑他計救劉邦三次,他的功勞,也一點不比他們小。

不過陳平在劉邦心目中的地位,卻似乎不如張良,原因大概是張良玩兒的是陽謀,而陳平喜歡玩兒“陰”的,他輔佐劉邦的最大功績,就是在關鍵時刻,玩了幾次效果明顯的陰謀。 有趣的是:陳平還看上了一位死了五任老公的寡婦。

有人把陳平稱為漢代第一陰謀家,也有人稱他為“劉邦身邊最恐怖的陰謀家”…

01

在任何時代,高富帥都容易成為人生贏家,陳平卻只佔了這三個字當中的兩個——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家中卻十分貧困,是個窮屌絲。

這個窮屌絲,偏偏懷了一顆上進的心,喜歡讀書,尤其喜歡黃老學說。

對窮人家的孩子來說,這多少有點“不務正業”,是要遭人恥笑和家人唾棄的,好在他有一個好哥哥,弟弟既然喜歡遊學,就隨他去吧,家裡的活哥包了。

好哥哥能幫他的,也只有這麼多了。

但他需要更多。

口袋裡沒鈔票,遊學之路走起來總是磕磕絆絆,就像沒長翅膀的鳥兒,想飛的心再高,也飛不起來。

改變經濟狀況,便成了陳平的第一人生任務。

一個死了五任老公的寡婦,進入了他的視野。

漢朝第一陰謀家——陳平


窮人家的姑娘他看不上,娶來仍然是個窮光蛋,對他不會有絲毫改變;有錢人家的姑娘又看不上他;

唯有這個寡婦,是個可以考慮的對象。

至於人們說那個女人是剋夫命,誰娶誰倒黴,他毫不在乎、目標明確。

他要利用他們家的錢,助他事業起步。

那個寡婦姓張,她自己倒是沒什麼錢,但她爺爺張負有錢,是當地有名的土豪。

張負是在一家辦喪事的人家認識陳平的。

陳平去打雜,混口飯吃,碰到了去吃酒的張負。

老土豪見這小夥子高大魁梧,相貌堂堂,得知他尚未婚配,便有心把孫女兒許配給他。

雖然小夥子很窮,但自己的孫女兒也不是什麼好菜,只要他不嫌棄就行,家裡窮沒關係,咱家不是有錢嗎,咱出錢給他娶媳婦,咱出錢給他“補貼”,再說今天窮不等於一輩子窮,只要人好,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與此同時,陳平也在心裡不停地打算盤。

而他之所以每天都很晚才離開喪家,看起來是勤勞肯幹,實際上是為了引起這個老土豪的注意。

最終他成功了,並且成功地把老土豪帶到了家裡。

在靠近外城城牆的一個偏僻小巷裡,老土豪細心地發現,雖然陳家窮得破席當門,但門外卻留下了很多車輪的印記(陰謀家的厲害)。

這說明有很多貴人來拜訪他,因為那時候坐得起車的,一般都是貴人。

從這個細節,使老土豪更加堅定了把孫女兒嫁給他的決心。

娶了寡婦後,陳平的經濟狀況一下子得到改變,從此不為錢財發愁,可以想去哪裡遊學就去哪裡遊學,想與誰交往就與誰交往,學問大有長進。

而且,再也沒人指責他不務正業了。

02

娶別人不敢娶的女人,走別人不敢走的路,甚至玩兒別人不屑玩兒的陰謀,不知是為生活、命運所逼呢,還是他早就明白“欲成大事,就應不拘小節”這個道理?

無論是與不是,反正他三救劉邦,就是這種“不拘小節”的結果。

第一次,是從項羽手中救劉邦。

而那時候,他還不是劉邦的人,是項羽的一個謀士,而且項羽待他不薄,跟隨項羽入關破秦後,項羽賜給他卿一級的爵位,封他信武君,很受器重和信任。

不過在此之前的鴻門宴上,陳平已經見過劉邦一面,認為這人將來定成大器,而自己的老闆項羽和劉邦相比,簡直弱爆了。

也就是說,陳平第一次救劉邦,屬於典型的吃裡扒外,是對自己老闆的背叛,違背了一個員工起碼的職業道德,非君子所為,雖然當時他已是“身在楚營心在漢”,但畢竟仍在項羽手裡拿高工資。

但他似乎從來沒想過要做君子,他只知道只有“不拘小節”,才有做成大事。

所以,當劉邦被項羽軟禁在咸陽無法脫身,劉邦問張良腫麼辦,同樣身陷敵營的張良決定孤注一擲,暗中去找陳平時,陳平不但痛快地答應幫忙,還用調虎離山之計,把項羽最重要的謀士范增,從項羽身邊弄走。


調走了范增,陳平又使了個手段,讓項羽命令聚集在咸陽的各路諸侯返國,聚集在咸陽的各路人馬,一下子被項羽“遣散”四萬多。

項羽讓各路諸侯返國,唯獨留下劉邦“陪王伴駕”。

也就說,項羽還是不放走劉邦,劉邦的危機,依然沒有解除人身風險。

但這在陳平的意料之中,主意呢,陳平也早就替他想好了。

於是,根據陳平的“安排”,各路諸侯返國之時,劉邦向項羽上表:我想回老家探親,請大王恩准。

項羽想答應又不敢答應,不答應吧,顯得不近情理,答應吧,萬一這孫子一去不復返呢?

張良故意說:使不得啊大王,不能讓劉邦回老家,不然他就會在他老家稱王,依我看,大王您還不如派劉邦帶著殘兵敗將回漢中,您再派人去他老家,把他家眷取來作人質,教他規規矩矩做人。

張良是劉邦的謀士,既然他都這麼說,看來真不能讓劉邦回老家。

可是陳平說:大王既然已封劉邦為漢王,而且天下共知,就應該讓他上任,不然就會失信於天下,今後大王您的話,就不會有人聽了,不過張良的話倒是有些道理,不如就聽他的,把劉邦的家眷弄來當人質,讓他回漢中去,既不失信於天下,又可約束劉邦,可謂兩全其美。

調走了范增這個主心骨,項羽只得自己拿主意,他想了半天說:既然沒有更好的辦法,就這麼辦吧。

劉邦回營後立即拔寨啟程,來了個溜之大吉。

漢朝第一陰謀家——陳平


03

二救劉邦的時候,陳平已經搖身一變,成了專門為劉邦監督諸將的護軍中尉。

時值公元前203年,楚漢戰爭最激烈的階段,劉邦被項羽包圍在滎陽城裡,一圍就是一年,外援進不來,糧草也進不來,眼看就要被困死。

好漢不吃眼前虧,項大哥,咱們講和吧,項羽說,兄弟,你看我有那麼傻嗎?

之前你佔上風的時候,為毛不講和?

劉邦苦笑。

面對這種局面,張良都沒辦法,因為他不玩兒陰謀。

但是陳平有辦法,陳平說領導別急,咱們倉庫裡不是有黃金嗎,咱們用四萬兩黃金,買通一些楚軍將領,讓他們去散佈范增和鍾離昧的謠言,就說功勞最大的這二位,因為在項羽那裡不能裂土稱王,已經決定另闢蹊徑,和漢王約好一起幹掉項羽,把項羽的國土瓜分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金錢的力量更大。

楚軍將領得了這麼多好處,坑起自己的老闆來,比打擊敵人還賣力。

項羽本來就是美女變的,胸大無腦,哪裡會懷疑這是謠言?

項羽的懷疑當然有,只不過是針對鍾離昧的,他懷疑鍾離昧的良心大大地壞了,凡是稍微大點的事情,都不跟他商量了。

被他懷疑的,當然還有他一直非常信任的范增。

當項羽覺得范增甚至已經私通漢王,項羽的心裡,就沒有這個亞父了,在他眼裡,這個亞父與那些吃裡扒外的傢伙,沒有任何區別,看到他就心裡作嘔,不想看第二眼。

陳平卻不滿足於此,他的最終目的,是徹底把范增搞死。

機會降臨於項羽派使者來劉邦營中,陳平故意再三詢問范增的飲食起居,故意說范增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兄弟夠意思,並故意問使者“亞父范增有何吩咐”,成功製造讓使者產生“范增是劉邦的人”這個錯覺,併成功地讓使者把這種錯覺,帶給了項羽。

這對項羽極其重要,項羽也極其信任的這個謀士,就這樣極其窩囊地,死於陳平一個小小的陰謀。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不見一絲血腥。

項羽對待這個亞父,與劉邦後來對待功臣的態度,也大相徑庭,他甚至連殺機都未動,而是把主動權,交給了范增自己,項羽所做的,只不過是當范增覺得他再也不相信他,他只好提出回家養老時,項羽未進行任何挽留,而且還派人護送回鄉而已,是范增自己想不開,一路走一路嘆氣,吃不下睡不著,最後傷心而死。

直到范增傷心而死,項羽彷彿才醒悟過來,但是已經晚了。

不明白這傢伙的腦子,為毛總是慢一拍。

可是弄死了范增,並不等於劉邦轉危為安了、風險依舊,甚至弄死范增後,劉邦的危險反而更大了,因為終於明白過來的項羽,立即把怒火化為進攻的拳頭,對困守城裡的漢軍展開了猛攻。

直到這時,陳平彷彿才想起自己的使命,對劉邦說:“大王請速寫一封詐降信給項羽,約他在東門相見。”

項羽頭腦簡單,見了詐降信,一定會依“約”而把大軍佈置在東門,何愁劉邦跑不脫?

實際上:這並非陳平臨時抱佛腳想的主意,在他設計搞死范增的同時,相關安排他就在做了:

一是讓長相酷似劉邦的將軍紀信假扮劉邦備用,

二是物色兩千個美女備用。

一旦劉邦同意他的計劃,陳平立即讓紀信假扮劉邦到東門去詐降,把敵人的兵力吸引到東門,同時讓那兩千個美女,分批從東門魚貫而出,當南門西門北門的楚兵聽說東門外有好多美女,都爭先恐後地湧過來看美女時,假扮劉邦來投降的紀信,也從容不迫地走近了楚營。

直到那時,項羽才發現那位“漢王”不是劉邦,頓時大怒,一把火把紀信燒成了灰燼。

而那時的劉邦,早已在陳平的安排下衝出西門,帶著陳平、張良、樊噲等人殺開一條血路,逃向關中了。

04

三救劉邦,是從匈奴人手裡救的。

公元201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御駕親征,先是在今山西沁縣打了個勝仗,乘勝追擊時輕敵冒進,中了匈奴誘敵深入之計,劉邦和先頭部隊被匈奴圍困於平城白登山。

圍困劉邦的匈奴大軍,多達40萬。


時值寒冬,天降大雪,把人的手指頭都凍掉了。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隨著糧食逐漸告罄,無法與主力部隊取得聯繫的劉邦等人,眼看著離死神越來越近。

千鈞一髮之際,陳平從山上往下看,看到了一對恩愛夫妻,那是莫頓單于和他的老婆,兩人一起騎馬進進出出,“淺笑低語,情深意篤”,形影不離。

一直愁眉不展的陳平笑了,計上心來。

劉邦採用他的計謀,派人乘著大霧混進單于大營,冒險向單于老婆進獻了兩樣東西:一是巨量金銀珠寶,二是一張美女圖。

天下沒有不吃腥的貓,也沒有不貪財的女人。

實際上:起決定作用的不是那些鉅額賄賂,而是那張美女圖,當漢朝使者表示他們領導想把許多美女獻給“你們大單于”時,醋罈子一下子被打翻的單于老婆,開始為漢朝皇帝的安危著想。

漢朝第一陰謀家——陳平


這個女人的枕頭風是這樣吹的:“大王您聽說了嗎,漢朝的幾十萬援軍,很快就要趕到了,也許明天,也許後天。”

單于聽說幾十萬大軍,不免吃了一驚:“你聽誰說的?”

“軍中都這麼說,怎麼您沒聽說啊?”

單于正想說什麼,老婆說就算漢朝沒有援軍,咱們也不能逼得太緊,大王您想啊,咱們困住的是誰啊?是他們的皇帝啊!他們一定會拼命相救,而一個人一旦拼起命來,十個人也未必是對手,咱們萬一弄不死他,他們的救兵一到,那咱們的麻煩就大了,到時候來個內外夾攻,咱們如何是好?

這時候的單于,內心已經有所動搖:“那你說怎麼辦?”

單于老婆彷彿早就想好了:“您看漢帝已經被圍了七天七夜,可是軍中毫無慌亂之象,肯定有神靈在幫助他們。這叫天命,俗話說天命不可違,你何必違背天命,趕盡殺絕呢?我看最好的辦法,是放他們一條生路,這樣才能避免災難降臨到咱們頭上……”

而這時候的單于內心,已經不僅僅是動搖了,簡直有點害怕,因為早已與韓王信的部下王黃和趙利約定了會師的日期,可是他們卻遲遲不到,這不能不讓人懷疑他們與漢軍有了勾結,如果他們聯起手來坑我,那我吃後悔藥都沒地兒買去!

想到這裡,單于果斷決定採納老婆的建議,將包圍圈打開一角,讓漢軍撤走。

陳平曾對自己有過這樣的評價:“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

這說明他很有自知之明:我玩兒的那些,比較不光彩。

言外之意是:一些正人君子,是不屑玩兒這個的。

比如被他一同救了的張良,若論聰明才智,陳平未必比得了,但人家肯定是不屑玩兒這個,因為這是掉身價的事兒,甚至“有辱斯文”。

陰謀詭計嘛,不光彩是難免的。

問題是,如果“光明正大”能解決一切,如果陽謀能解決一切,誰願意玩兒陰謀詭計呢?

好在老大劉邦不在乎陰謀還是陽謀,他要的是結果,而不管過程,管它黑貓白貓,能抓住耗子就是好貓,所以,白登之圍,劉邦能活過來。

如果算上陳平後來熬死呂后、迎立漢文帝,他可是貨真價實的大漢第一陰謀家。

總 結:

陳平一直給人一種陰謀家的感覺,但實際上看看他用過的計策,似乎也並沒有什麼特別卑鄙無恥的。況且,在戰場上,在政壇中,計謀就是生活的方式,不要以為陽謀就比陰謀要高尚,同樣會讓許多人送掉性命。陳平最受人詬病的可能是用過的離間計和反間計。他派人在楚軍中散佈流言,稱鍾離眛要聯合劉邦擊滅項羽,讓項羽不再信任他的大將。又當著楚國來使的面,演了一場戲,最終引起項羽對范增的懷疑,導致范增之死。這些計謀其實算不上太卑鄙,周瑜不也對蔣幹用過這招嘛,害得蔡瑁、張允丟了腦袋。雖然是小說虛構,但也沒讓人覺得周瑜多麼詭計多端。還有就是:陳平給劉邦獻計,讓韓信鑽進了全套而被擒。可蕭何丞相不是獻策把韓信誘入未央宮導致了他的殺身之禍,除了一個成語“成也蕭何敗蕭何”,也沒有人指責過蕭何。更別說白登之圍時,陳平的假“美人計”還讓劉邦逃脫險境,躲過一死。

可以說,陳平就是一個《三十六計》的活教材,所以才能為大漢王朝建立和安定立下大功。陳平也是個頭腦清晰的現實主義者,所以才能歷經四朝而登上丞相之位。在這一點上,他與劉邦極為相像,所以他會在劉邦面前大言不慚地談錢,可謂氣味相投。可能這也是讓很多人看不慣的,畢竟《論語》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愛錢這種事,可做不可說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