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為虎式而生的“潘興”,卻只能在戰後刷存在感

第二次世界大戰西線戰場,美國初期也像蘇聯一樣,靠著M4“謝爾曼”的數量優勢來對付德國坦克質量優勢,坦克技術質量上的劣勢,也讓美軍打得比較吃力,特別是阿登反擊戰後,西線盟軍迫切需要支援進攻的重型坦克。

為虎式而生的“潘興”,卻只能在戰後刷存在感

​而美軍當時手中的M6重型坦克面對虎式和黑豹坦克,仍然有著不少的劣勢,因此美國人於1945年開始研製新式重型坦克T26E3,並在通過了歐洲實戰的考驗後,於1945年1月定型生產,正式列入美軍裝備。

該重型坦克正式列裝後,又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創建美軍坦克部隊的約翰.J.潘興將軍名字來命名,其全稱便是著名的M26“潘興” 坦克,美國陸軍第1軍的第3、第9裝甲團得到了首批生產的10輛坦克。

為虎式而生的“潘興”,卻只能在戰後刷存在感

潘興這種重型坦克,從理論性能上看,應該和黑豹和虎式坦克有得一拼,它們於是被迅速投人戰場。1945年3月5日下午14點,美軍第32裝甲團F連經由軍械庫大街向科隆大教堂挺進。途中一輛履帶受損的黑豹坦克突然調轉炮塔,向一輛謝爾曼打了一發穿甲彈,美軍坦克被當場擊毀。

面對有著堅固裝甲的黑豹,美軍調來了新式的潘興重型坦克,潘興從側面突襲黑豹,連開三炮後,黑豹坦克彈藥艙起火,德軍坦克成員被迫逃離。

為虎式而生的“潘興”,卻只能在戰後刷存在感

這次戰鬥結束後,這輛黑豹坦克並沒有被立即清理,而是放在科隆大教堂前被展覽,黑豹坦克的殘骸錢立著一塊警示牌。

潘興坦克的出現,讓德軍又投入威力巨大的“虎王”坦克參戰,其安裝了88毫米主炮。面對這種強手,美軍M26“潘興”又吃不住了,美國人於是又開始改裝出全重43.5噸的T26E4“超級潘興”坦克。

為虎式而生的“潘興”,卻只能在戰後刷存在感

“超級潘興”上的T15E1/E2坦克炮在使用T30E16高速穿甲彈時,它們在2.3公里外就能輕鬆擊穿德軍“豹”式坦克的前裝甲,近距離任何德軍坦克都難以招架,但“超級潘興”坦克最後只造了25輛。

潘興和黑豹交過手,但它和虎式的交鋒記錄卻很難找到,不過根據某些資料記載,虎式和潘興坦克的交手有過一次詳細記錄,但不知可信度:1945年1月,第三裝甲師的一輛綽號“火球”的M26潘興在戰鬥中,被從後面60米處突然出現的一輛虎式連射三炮!

為虎式而生的“潘興”,卻只能在戰後刷存在感

第一發貫穿了炮塔,從同軸機槍部位射出,殺死了炮手和裝填手。第二發炮彈陰差陽錯地打掉了炮口制退器,摧毀了這輛潘興的主炮;第三發擊中炮塔,打壞了車長指揮塔。

不過這輛虎式坦克在撤退時被M10坦克殲擊車打壞履帶,車組棄車逃命。潘興坦克作為新式武器投入戰場,按以上描述可以說是以失敗告終,但這並不奇怪,因為1942年的虎式剛出道時也是一樣。

為虎式而生的“潘興”,卻只能在戰後刷存在感

可以看出,潘興和虎式交手的時候,生死往往在一瞬間,車組的素質決定了這輛坦克及其乘員的命運,因為兩者的性能差別很小。

雖然虎式在1944年下半年時淪為二流坦克,因為當時德軍最新式的是虎王,但和美軍的潘興坦克相比,虎式可以說歷經實戰考驗。直到二戰後期,美國的軍工技術仍然處在由量到質的轉變,這一點上,二戰德國至少領先十年。

為虎式而生的“潘興”,卻只能在戰後刷存在感

潘興出生的時候已經是二戰末期,而且柏林也是蘇軍拿下的,因此它並沒有過多的表現機會。戰爭結束後,潘興也沒有擴大生產規模的理由了,到1946年5月時,潘興被定型為中型坦克類。

雖然潘興是為了對付二戰德軍虎式坦克而誕生的,但真正出名的時候是在戰後,特別是在朝鮮戰場上美軍大量裝備,不過因為當時志願軍和人民軍並沒有成千上成的裝甲集群作戰,所以潘興只能自個在朝鮮戰場上刷下存在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