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2020年,將有大批中級考生報名被拒:工作年限到底怎麼算?

今年的中級考試結束後,大批考生把目光轉向2020年的中級考試了。

私信回覆“資料”或點擊文章下方“瞭解更多”即可免費領取2020年中級會計學習資料包,歷年真題、學霸筆記、高頻考點等應有盡有!

但是報考中級是有門檻的!並且每個人的情況又不同,所以在天津地區的會計官網上,有很多人都在諮詢自己的面臨的問題:

本科需要4年會計工作經驗

2020年,將有大批中級考生報名被拒:工作年限到底怎麼算?

沒有從事會計崗位,不能報考中級

2020年,將有大批中級考生報名被拒:工作年限到底怎麼算?

要從從業會計的時間算起,本科滿足4年就可以了

2020年,將有大批中級考生報名被拒:工作年限到底怎麼算?

學歷和從業會計的時間都要滿足

2020年,將有大批中級考生報名被拒:工作年限到底怎麼算?

這僅僅是諮詢的量的一部分,很多的考生看了上面的問題仍然一頭霧水,接下來我們將細緻的講解一下中級報名的事情!

01

中級會計報名工作年限如何計算?

報名條件中要求考生滿足具體的學歷和工作年限要求,在近日財政部發布的《全國會計專業技術中、高級資格考試有關問題答記者問》中對工作年限認定進行了具體闡述,詳情如下:

2020年,將有大批中級考生報名被拒:工作年限到底怎麼算?

解讀:

1. 會計工作年限是指報考人員取得規定學歷前後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總和。2. 計算截止日期為考試報名年度當年年底前,即2020年12月31日。3. 在校生業餘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正式從事會計工作,相應時間不計入會計工作年限4. 全日制報考人員,畢業參加工作若干年,之後又取得了國家承認正規學歷的高一層全日制學歷,那麼工作年限即為前後學歷畢業後從事會計工作年限的總和。5. 自學考試、函授、網絡教育、成人教育等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教育所獲得的學歷都屬於非全日制學歷,但是這些學歷要求是國家承認的學歷,即在學信網上能夠查詢到的學歷。6. 非全日制學歷的考生須在報名前畢業並取得學歷證書,在取得學歷前後的工作時間均計入工作年限,並且學習時間也計入工作年限。(以報考地區具體政策為準)


看到這裡,可能還會有部分考生心存疑惑,究竟報名工作年限怎樣計算呢?為便於大家理解,

將具體年限計算舉例如下:

考生A:在2015年12月31日前大學專科畢業,取得相應學歷,需從事會計工作滿5年。考生B:在2016年12月31日前大學本科畢業畢業,並拿到相應學歷,需從事會計工作滿4年。考生C:在2018年12月31日前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畢業,並拿到相應學歷,需從事會計工作滿2年。考生D:在2019年12月31日前畢業,並拿到相應學歷,需從事會計工作滿1年。考生E:博士學位的考生,沒有工作年限要求。考生F:已經取得經濟、統計、審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的,無工作年限要求。考生G:全日制大學專科畢業後從事會計工作1年,後又取得大學本科畢業學歷,本科畢業後繼續從事會計工作2年,則其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為3年。考生H:利用業餘時間取得自學考試、函授、網絡教育、成人教育等非全日制學歷,這些學歷為國家承認的學歷,即在學信網上能夠查詢到的學歷。在報名前畢業並取得學歷證書,在取得學歷前後的工作時間均計入工作年限,並且學習時間也計入工作年限。在報考前也要仔細閱讀當地的報考政策,根據當地的具體要求進行報名。


報考工作證明模板:

2020年,將有大批中級考生報名被拒:工作年限到底怎麼算?

02

要求工作年限,是在要求什麼?

有人忍不住吐槽:

考中級的年限太長了,為什麼不能縮短?只要能過就行啊,幹嘛設置那麼長的年限限制啊!

職稱醬能感受到這些有強烈報考慾望、但工作年限不夠的考生的無奈。但抱怨之餘,我們也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中級職稱對考生的工作年限有要求呢?

1、對工作年限的嚴把關,正是對會計主管人員的嚴要求

根據《會計法》,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而今年11月,修訂版的《會計法》也將會計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會從,修改成了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

可以這麼理解,具備中級職稱或者具有三年以上會計工作經驗的會計人,被視為具有擔任會計主管所需的專業能力。

2020年,將有大批中級考生報名被拒:工作年限到底怎麼算?

我們也可以從招聘網站的信息中看到,人才市場在招聘財會主管人員時,非常看重其工作經驗.

因此,中級職稱考試對於工作年限的嚴把關,正是對於會計主管人員的嚴要求:具備三年以上工作經驗,或者具備中級職稱。而中級職稱考試本身已對考生的工作年限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2020年,將有大批中級考生報名被拒:工作年限到底怎麼算?

2、工作年限=工作能力?

為什麼具備中級職稱和有三年以上會計從業經驗,可以被視為具備會計主管人員的專業能力呢?

在財會行業中,工作年限被認為與工作經驗直接掛鉤,因此是工作能力的有力證明。對於財務人來說,從走出象牙塔到成為行業精英,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而入行前三年是打基礎的階段:第一年是熟悉階段,第二年是積累階段,第三年就來到了成熟階段。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工作經驗不斷積累,工作能力也不斷增強。

在財會行業的HR看來,通過工作年限篩選工作能力,也是較為低成本的篩選方式。強調年限的背後,是默認符合要求者具有這些特徵:不需要培訓即可迅速投入新工作,且在工作中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當然,工作經驗不是熬過一年又一年就能長在自己身上的,工作能力更不是在朝九晚五中憑空出現的。工作年限直接等於工作能力有這些前提條件:將本職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到純熟之外,也要不斷歸納總結,內化成自己的經驗;並在工作之餘提升知識水平,在實踐中檢驗、內化成自己的能力。還要積極參加有助於技能提升的工作,儘量避免重複性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