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高工資卻沒人幹,部分建築企業遭遇用工荒,是農名工變富裕了?

從進入21世紀開始,我國的發展節奏逐年加快,尤其是農村地區,短短十幾年很多農村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農民只能靠天吃飯,辛苦一整年等的就是現在秋收能賣個好價錢。不過現在不同了,隨著交通的逐漸便利,越來越多的人走出了村子,去往大城市打工賺錢,這樣比起單純的種地收入能提高不少,幾年下來很多人都攢了錢甚至發了家,農村也就越變越好了。

不過轟轟烈烈的"民工潮"持續了十幾年之後,近年來看似乎有些減弱了,不管是建築,木工,油漆工,工廠工人等等都很難招人,甚至有的崗位每天的工資很高都沒人願意娶幹,這是為啥呢?我們也是採訪過幾個不同年齡的農民工,看看她們怎麼說。

高工資卻沒人幹,部分建築企業遭遇用工荒,是農名工變富裕了?

原因一:工作強度太大,和付出不成正比,工資還虛報

其實農民工在工地上幹活兒真的不容易,工作又髒又累,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颳風還是下雨都要堅持,就比如盛夏的時候有時天氣預報上報道35℃,實際在工地上水泥路面散熱,那溫度至少達到40℃。高強度的工作,讓有些人身體開始吃不消,掙錢不容易,萬一累出病來,恐怕花錢就如"流水"了。而且很多工地承諾工資太虛,一天說好了三四百,趕上天氣不好不幹活是沒錢的,而且如果幹的活被挑出小毛病那麼還會被扣錢,所以東扣西減到手裡的也就沒多少了。現在社會人的思想都進步了,所以有些人權衡下利弊,決定不去工地幹活兒。

高工資卻沒人幹,部分建築企業遭遇用工荒,是農名工變富裕了?

原因二:工資不好要,害怕拿不到錢

這個其實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現在10月已經過了三分之一了,沒幾個月就是年關了,基本上每到年關總有一些農民工要工資難的情況。很多農民工辛辛苦苦幹了一年,到頭來拿不到血汗錢。而為了討工資,農民工也是想盡了辦法,有堵門口的、掛條幅的、下跪的等等,鬧得沸沸揚揚,農民工也是人,也有尊嚴,但為了生計,不得不這麼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所以很多人不幹農民工的一大原因就是怕要不到錢,不過現在的情況已經有改善了,很多農民工的工資也能按時發了,但還是有不少農民工害怕所以換了行業。

高工資卻沒人幹,部分建築企業遭遇用工荒,是農名工變富裕了?

原因三:行業分流,年輕人的選擇更多了

其實過去農民工的主流是六零七零後,現在不同了,現在很多六零七零後老了,沒法從事一些繁重的體力勞動了,漸漸地農村去城市工作的已經漸漸變成了以80,90後為主的年輕人了,而年輕人接觸新事物的能力強,選擇也多,現在年輕人大多不太願意從事那些繁重的體力勞動,而是從事了很多新興行業,像電商、物流快遞、外賣、網約車司機、直播等等,自己有錢了就做點小生意,選擇比以前多多了,所以行業分流的情況也是不利於工地招人了。

高工資卻沒人幹,部分建築企業遭遇用工荒,是農名工變富裕了?

當然了,這只是個別地區、個別企業的個別現象,但從總體上來說,我身邊的農民工朋友都不想再去工地打工了,總結起來其實就是因為工時長、壓工資,還比較髒,與其去工地,都不如干快遞員、送餐員、滴滴來的舒服。

朋友們身邊有在工地幹活後來換行業的例子嗎?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多多評論留言。(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土地改革催生農村賺錢新項目,點擊"瞭解更多"搶佔家鄉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