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郎平在世界盃利用副攻接應頻頻跑位穿插進攻戰術只給主攻喂餅,這戰術能推廣發揚光大嗎?

hanchengli


前段時間,很多人在議論奇兵的問題。其實,在我看來,此次世界盃上郎指導用的就是奇兵,是出奇制勝。郎指導的“奇”體現在兩個方面:



1.在強力接應打法大行其道的情況下,郎指導反其道而行之,讓龔翔宇主要執行保障任務。也正是這一改變,讓中國隊的一傳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保證了球隊戰術的順利實施,為勝利奠定了基礎。


2.通過改變主,副攻的進攻方式,既改變了中國隊傳統的攻擊位置,又增加了攻擊點。這讓對手們有針對性的部署無的放矢,讓她們措手不及。

這種打法的本質就是量才用人,以強補弱。既充分利用了龔翔宇,張常寧一傳保障能力上的優勢,也讓張常寧擅於戰術攻的特點得到了發揮。同時,還通過朱婷,袁心玥等攻手的強勢表現,掩蓋了張常寧,龔翔宇強攻能力不足的弱點。我們必須為郎指導的睿智點贊!



但我個人認為,這種戰術不能推廣併發揚光大。原因有二:


1.正如題主所說,這種戰術需要頻繁的穿插跑位。這會讓中國隊的戰術複雜化,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集訓。但長時間集訓的做法顯然和職業化的需要相違背,無法持久。

2.這種戰術過於依賴一傳質量,而發和接本身就是矛盾的兩個方面。我們無法做到始終接好一傳,也就無法保證這種戰術總能得到實施。


綜上,面對奧運會的挑戰,我們不能墨守成規,相信郎指導也一定會帶給我們新的驚喜。


Star說


其實中國男女排球隊,是世界上對快攻戰術貢獻最多的球隊之一,中國隊歷史上是最擅長快攻的球隊。特別是81年世界盃開始實現五連冠及陳忠和時期的國家隊,常常打出精彩的戰術配合:除去現在還經常出現的近體快球、短平快、背飛外,還有:雙快球、雙背飛、雙快一遊動、雙快掩護一加塞、快球掩護平拉開、時間差等、背圍繞、交叉換位等。

那時中國球員在身高、力量上與歐美強隊有較大差距,完全靠戰術配合的優勢與之周旋,戰而勝之。

戰術配合,是調動對方攔網,撕開對方防線的有效手段,目前世界各個強隊,都在開發戰術配合套路,要想立足於強隊之林,必須在戰術組合上下功夫。


年青的心1961


兵法雲:“兵不厭詐”、“以正合,以奇勝”,郎導在指揮女排比賽的過程中,把這一套戰略戰術運用到了極致!

就拿快攻跑位與主攻重炮的關係來說吧,二傳一起球,副攻迅速跑位、頻頻動作,這就讓對方的前排攔網隊員有點不知所措:你不起跳攔網吧,說不定,中國隊就真槍實彈,立刻就給你來一記快攻!你起跳攔網吧,中國隊卻虛晃一槍,副攻手舉了舉手,卻沒有扣,球越升越高,後面的重炮手朱婷跳了起來,“快攻”變成了“重炮”!而此時,對方被騙起跳的攔網隊員,己經處於下落期,而朱婷的重炮就恰到好處的轟響了!......。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光有戰略眼光還不夠,僅此一例,就足以說明中國女排已經把具體的戰術,運用到了爐火純青,成為一支常勝不敗之勁旅!



臨時客


朗導對毛澤東戰略研究好透徹,運用運動戰,左右穿叉,前後包圍,全場跳動,每個運動員到了純火純青的地步,四倆拔千斤。每一場比賽之後,總結經驗,分析敵我,到自身原因,同時,分析別人,以致全體人員為了集體利益,國家利益,國旗升起,唱國歌而奮鬥。


康生寫書


其實任何戰術都是根據當時對手的人員和打法的實際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綜合考慮而定,不是一成不變的。


小湖82


我覺得這戰術可以,例如像進攻乏力扣球勻速老給對方送防反挖坑的,體力沒儲備的,一打球小臉漲的紅噗噗(緊張)的主攻特別適合,不至於挖坑填坑。總之人盡其用還是不錯的戰術打法。諸位!提問不易,不喜勿噴。


hanchengli


女排的戰術沒有先進落後之說,只有合適不合適

中國女排沒有艾格努,博斯科維奇這樣的強力接應,但是我們有主攻朱婷這個強點,所以接應位置需要一個保障環節出色的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