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美國“B52轟炸機”與俄羅斯“圖160”相比,有可比性嗎?

柔沢十


眾所周知世界擁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也只有中美俄三家,美國的B52轟炸機和俄羅斯圖160依然在本國佔據重要位置,如果拿美國的B52跟俄羅斯的圖160相比,一個是80後,一個是50後了,這兩位按照服役時間算相差了32年,也基本是爹和二兒子年齡的差距了,他們在性能相差巨大,基本沒有可比性,圖160基本可以完虐B52轟炸機。

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在1955年正式服役,一共衍生出了8個型號,目前仍然還有70多架在服役。以B52B轟炸機為例,其機翼面積約370平方米,可搭成5人,安裝了8臺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220噸,最大飛行速度在1000千米每小時,巡航高度在15000米,航程最遠16000千米,作戰半徑7200千米,可攜帶炸彈31噸,可攜帶AGM-69A空地導彈以及核彈等,也是美國戰略轟炸機中唯一可以攜帶巡航導彈的轟炸機

然而俄羅斯的圖160轟炸機是一款超音速的後掠翼戰略轟炸機,1987年開始在俄空軍服役,被稱為白天鵝。其機翼面積約230平方米,可搭4人,安裝了4臺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275噸,最大飛行速度2500千米每小時,巡航高度21000米,航程最遠16000千米,作戰半徑7300千米,可攜帶炸彈45噸,可攜帶多種巡航導彈,並可在防區外發射,包X15\\X55\\X555\\X101\\X102以及核彈等多種炸彈和武器。

通過以上數據不難發現,美國的B52轟炸機在載彈量,機翼面積上,作戰半徑上,發動機的性能上,巡航速度上,攜帶巡航導彈的能力上跟都無法跟俄羅斯的圖160相比,圖160以其超音速的能力和強大的載彈量可以完勝B52轟炸機。


美國和俄羅斯都有多個型號的戰略轟炸機,不過隨著美國B2隱身轟炸機和五代隱身戰機的出現,俄羅斯的圖160轟炸機和美國的B52轟炸機的龐大身軀在雷達上是無法盾形的,而隱身戰略轟炸機的基本可以實現隱身盾形,從這點來說這兩款轟炸機都已經落伍了,淘汰只是遲早的問題。美國開始研製代號為B21的戰略隱身轟炸機,來取代B52和B1轟炸機。而俄羅斯至今沒有一款隱身的戰略轟炸機,未來美國仍然是站在最高點國家,在戰略轟炸機方面依然獨霸天下。不過慶幸的是我國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加緊研製中,讓我們拭目以待好消息的到來。


藍海夢想666


B52和圖160這兩款戰略轟炸機在性能方面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準確的說應該有一個代級的差別,B52要比圖160落後一個代級。

B52轟炸機是美國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研發的一款亞音速噴氣式戰略轟炸機,由於當年發動機功率不足,因此配置了八臺渦噴發動機,從而推動體量220噸的機體升空,不過最大飛行速度能夠達到600km/h。B52的攜帶量在30-35噸,早期型號以機身內部彈倉掛載常規彈藥為主,對地面縱深目標發動地毯式轟炸,後期改進型號可以在機翼下方吊掛空射巡航導彈或者在內部彈倉吊掛巡航導彈,機身內部配置了改進型航電系統和制導系統,從而能夠在防區外進行導彈投射。

圖160則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開始研發的一款超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目的就是能夠承擔國家空中核威懾打擊力量。圖160轟炸機採用可變後掠機翼技術,配置四臺帶加力的軍用渦扇發動機,不僅能夠推動275噸的機體升空作戰,而且還能將其加速到2倍超音速進行空中突擊作戰。

整個圖160的武器系統全部採用內置彈倉方式,可以搭載空對地巡航核導彈或者其他常規遠程彈藥,載彈量高達45噸。

因此,圖160和B52相比,在實際戰爭中承擔的打擊任務是不同的,圖160能夠獨立作戰,既可以高空高速突防對敵方進行戰略核打擊,也可以低空突擊,對敵方目標進行常規打擊。B52由於飛行速度過低,在當今的作戰環境中,必須要在獲取制空權的前提下才可以有效的發動空對地打擊。當然,如果某些國家沒有制空權能力,那麼B52就可以安全的對地面發動常規地毯式轟炸,而後撤回。

通俗的說,如果面對沒有制空能力的國家時,兩者都堪用且好用,都可以在危險區之外發動轟炸攻擊;如果面對有制空能力的國家時,B52的侷限性就遠遠高於圖160了;如果面對有很強制空能力和遠程反擊能力的國家時,B52和圖160都是可能被擊落的,只不過B52被擊落的更容易一些。

如今的時代,轟炸機還是要具備隱身能力才是王道,所以B2這樣的轟炸機才是當今轟炸機的主流趨勢,當然未來如果能夠開發出能夠超音速飛行的隱形轟炸機,那才是更有威脅攻擊力的裝備。

問題咱就談到這了。

對航空方面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關注老鷹航空吧。


老鷹航空


小編認為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就好比年輕人跟老人比力氣一樣,咱們做個對比。

第一,B52轟炸機1955年服役,到今年已經有64年的使用時間了,儘管美國軍方在此期間不斷升級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但是機體結構老化嚴重,常規氣動佈局對於現在的戰爭已不在有優勢。

圖160轟炸機1987年服役,到今年已經有將近30年的使用時間,它採用可變後掠翼設計,這種設計飛機在高速飛行和低速飛行性能特別好,而且還是超音速,2017年最新的圖160M2已經下線。

第二,B52載彈量為27噸,可帶12枚AGM-86巡航導彈,8枚AGM-69近距攻擊導彈,還裝有一門20毫米六管炮,作戰半徑7400KM

圖160載彈量為45噸,機上有兩個12.80米長的武器艙,武器艙內的旋轉發射架可各帶6枚Kh55MS渦扇動力巡航導彈,後艙兩個旋轉發射架可帶24枚Kh15P短距攻擊導彈,射程200千米,能帶250千克的常規戰鬥部,作戰半徑6500KM。

從對比的結果可以看出,圖160完勝,除了作戰半徑小於B52,載彈量多固然作戰半徑小。




種花家的tourbe兔


沒多少可比性

一個是五十年代的技術,一個是七八十年代的技術,非要比較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嗎?

從氣動上看,B52的構型就飛不了超音速,只能是高亞音速突防。而圖160採用了變後掠翼,倒可以超音速突防。能和圖160相比的是B1B轟炸機。

從航程、載彈量來看都是圖160佔優:圖160最大航程16000公里,載彈量最大45噸。飛行速度倒也是圖160有優勢:高空馬赫數2的速度,比起只能飛低空馬赫數1.2的B1B看著還是強不少。不過圖160不是隱身飛機,在現代條件下高空突防的成功率並不樂觀,所以這個值也就只能看看而已,不如前兩個那麼有用。

圖160比較吃虧的是彈藥種類不夠豐富。B1B可以使用的彈藥除了常規的自由落體炸彈之外,還有JDAM、JASSM、SDB、JSOW等精確制導彈藥。相比之下,圖160除了常規炸彈之外就是巡航導彈了,靈活性不足比較影響其戰場適應性。特別是現在俄羅斯與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的什葉派力量共同對付該地區的極端勢力武裝組織,圖160的巨大載彈量在執行這類任務時由於彈種單一,精確制導水平低下而不能發揮作用,成本效益比低。因此,從發展角度看,圖160未來需要加強對於常規精確制導彈藥的使用能力以適應日益複雜化的局部戰爭需求。


asiavikin


拿59式坦克和99式主戰坦克相比,大家覺得誰能贏?同樣道理,拿一款二戰後研製的大型轟炸機,和一款上世紀80年代研製的超音速變後掠翼遠程戰略轟炸機相比,不論是技術先進性,還是機載武器全面落後,完全沒有可比性。

B-52“同溫層堡壘”,是美國一款八發動機遠程戰略轟炸機,誕生於二戰末期,1955年批量生產入役。一共生產了744架,雖然年邁,可是由於超高的性價比,美國空軍預計讓B-52這款爺爺機服役到2050年,服役時間高達90年從爺爺變成曾爺爺了。

B-52服役前期,主要用於高空地毯式轟炸,在越南戰爭中表現不錯。不過因為體形大,也容易成為現代防空火力的重點打擊目標。

在美國強大的制空權掩護下,B-52經過各種改型,從高空航彈到防區外發射巡航導彈一路轉變。至今還是美國主力戰略轟炸機之一。


圖-160“海盜旗”戰略轟炸機,1987年服役,是一款超音速變後掠翼遠程戰略轟炸機。以高空亞音速巡航、低空亞音速或者高空超音速突襲為主,可以發射遠程巡航導彈在孩空網外發起攻擊。在擔任防空壓制任務時,可以發射短程導彈,也可以低空突襲,用常/核武器進行重要目標打擊。

2015年11月首次實戰,俄羅斯空天軍出動包括5架圖-160在內的轟炸機群,對敘利亞境內武裝組織發動攻擊。

B-52、圖-160遠程戰略轟炸機性能對比如下:

實用升限:15000米、21000米;

最大航速:1000千米/小時(0.81馬赫)、2.05馬赫(12200米高空);

最大航程:16232千米、16000公里(高-高-高,武器荷載9噸);

最大起飛重量:220噸、275噸;

最大載彈量:27噸、40噸。

B-52轟炸機可以攜帶AGM-69A空地導彈、常規炸彈或核彈。圖-160轟炸機可以攜帶X-55/55SM、X-101/102巡航導彈,或者常規FAB-250(550磅)航彈。


兩者從速度、攜彈量、打擊任務都有重大差別,B-52更適合低烈度條件下局部戰場的消滅作戰,當然前提是取得取空權。而圖-160則更適合戰略突擊,精確定點打擊更高價目標,場戰生存性絕對強於B-52轟炸機。


河東三叔


美國的B-52戰略轟炸機由於服役年代比較長,屬於典型的常規轟炸機;俄羅斯的圖-160則不同,它是美俄兩國在戰略轟炸機發展上理念差異誕生的一種戰略轟炸機,兩者相比,確切的說應該是存在一個代差關係,從突防角度來看更為清晰。

二戰結束後,美國就展開新一代洲際轟炸機的預研工作,相對此前的轟炸機,預研中的新一代轟炸機比較注重航程,從而擺脫轟炸機對前線基地以及轉場基地的依賴性,實現洲際作戰能力。這個項目催生了B-52轟炸機,該型機採用了傳統轟炸機氣動佈局,是一種八發戰略轟炸機;於1948年提出設計方案,1952年首飛,1955年交付部隊,先後發展出A、B、C、D、E、F、G和H八種型號,至今依舊有76架在美軍服役,計劃服役至2050年左右,整個服役週期將達到史無前例的90年。

在美國戰後戰略轟炸機發展史上,將B-52轟炸機劃設為第一代戰略轟炸機,那麼後續的B-1戰略轟炸機可看作是第二代,至於B-2自然也就是第三代了。這三款戰略轟炸機如此劃分的依據是,B-52採用常規佈局設計,實現了洲際飛行能力,這是一個基礎;到了B-1系列則在保持航程的基礎上,新增了可變後掠翼技術,實現了有B-52傳統的亞音速飛行到超音速高空突防的作戰理念轉變;到了B-2系列,則是由隱身技術替換了B-1的超音速突防,在技術上進入低可探測時代。

再反過來看俄羅斯的圖-160戰略轟炸機,圖-160戰略轟炸機最大的技術特點就在於其可變後掠翼技術帶來的超音速飛行能力,在12200米的高空最大飛行速度可達到2.05馬赫,其速度優勢相當明顯,比美國的同類產品B-1B型的高空1.25馬赫高出了很多;在去年曾經上演過一起圖-160三次戲耍美製F-35A型隱形戰機的戲碼,在當時引起一陣轟動,這個實例充分說明了圖-160戰略轟炸機的性能優勢。

戰後,美蘇兩國在經歷了傳統常規轟炸機發展之後,隨著航空技術的迅速發展,尤其是戰鬥機進入到噴氣時代後,傳統轟炸機的生存面臨嚴峻的挑戰。美蘇兩國開始圍繞戰略轟炸機突防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可變後掠翼技術的成熟使得超音速突防成為可能,這也成為當時研究探索後的一種思路,美國開發了B-1,蘇俄發展出了圖-160;同步誕生了另一種思路就是防區外打擊,即通過加掛新型遠程空射彈藥在敵方防空區外進行打擊,這一思路的出現,對於B-52的改進升級產生深遠影響,也可以看作是B-52高齡服役至今恩寵不減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實在發展超音速突防轟炸機時期,美俄之間的發展理念就已經出現了分離,蘇俄專注於提升超音速突防,更強調速度突防,催生了圖-22、圖-160超音速轟炸機;美國在發展超音速轟炸機的同時開始引入隱形技術,通過前期對黑鳥高空高速偵察機的發展,美國在B-1發展中使用了一部分隱形技術;在後來直接邁向隱形技術時代,發展出當前最先進的B-2戰略轟炸機。

從這個發展脈絡來看,俄羅斯的圖-160戰略轟炸機在美國屬於二代+的技術水平,在技術上要比美國的B-52要領先一代,即使B-52在後期的改進升級中引入了防區外打擊理念,可以攜帶發射空射巡航導彈,未來美國還計劃為其配備高超聲速空射彈藥;俄羅斯也在不斷的對圖-160進行升級改進,同樣可以攜帶X-55/555/101/102型空射巡航導彈,僅超音速突防這一項指標就是B-52所比不上的。

當前美軍在高超聲速武器發展領域起了個大早卻遺憾的是趕了個晚集,俄羅斯去年展出多款高超聲速武器,在時間節點上,俄羅斯已經取得先機,著名的匕首高超聲速空射導彈已經掛載到米格-31戰機上,不排除未來也會在圖-160的改進升級中引入高超聲速導彈。

因此,B-52儘管是一款很不錯的戰略轟炸機,經過不斷現代化升級改進,至今依舊在美軍中效勞,也經常出現在美軍的各種軍事行動中;但是從技術角度來分析,俄羅斯的圖-160綜合性能指標要比美製的B-52和B-1B都要略好一些,尤其是在超音速突防領域更有造詣。


鷹鴿分析


從性能上講B-52比Tu-160要落後一代,但現在“防區外發射巡航導彈”的空中打擊思路讓B-52可以繼續“續命”到現在,其服役時間已經達到64年,是最“長壽”的戰略轟炸機。

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是美國波音公司在1955年批量生產的遠程重型戰略轟炸機,用來取代40年代末服役的B-36型遠程轟炸機,8臺YJ57-P-3型噴氣式發動機為該機提供220噸最大起飛重量,最大飛行速度1000公里每小時,但不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和隱身能力(那個年代也不具備這個技術),與B-29“超級空中堡壘”一樣直接到目標上方投擲自由落體核武器。在50年代-60年代早期,B-52以極大的載彈量和1萬公里航程成為美國空軍主力遠程空基戰略核平臺。但是隨著防空導彈技術和戰鬥機技術的不斷提升,高空高速戰鬥機和遠程防空導彈極大的威脅這些目標巨大的空中低速飛行目標,即便是最大升限超過2萬米的U-2高空偵察機也難逃一次次被擊落的噩運。在冷戰高峰期,美蘇雙方為了攔截對方的大型戰略轟炸機群直接使用帶核戰鬥部的防空導彈,企圖利用核武器大範圍殺傷能力直接攔截整個轟炸機群。所以直接飛臨目標上空投彈的生存能力幾乎為0。1971年12月越南戰爭“後衛II”行動中,美軍以凌空投擲自由落體炸彈的模式對越南北部事實轟炸,但在北越防空網“薩姆”地空導彈打擊下被擊落多達16架,另有多架重傷勉強返回泰國和關島基地。如果從劃代上講,蘇聯的Tu-95“熊”式戰略轟炸機和B-52屬於同一代。

這樣在巨大的防空威脅下戰略轟炸機的思路必須改變,主要思路有2點:

  1. 繼續提高戰略轟炸機突防速度,利用速度突破對方防空火力網。

  2. 現有戰略轟炸機必須擺脫現有單一的投彈方式,在對方防空網外將武器投擲出去以保證自身安全。

1964年,美國AMSA轟炸機項目開始籌劃,該計劃最“硬”的指標就是有能力突破對方防空體系並有效的投擲自由落體炸彈或空射巡航導彈(核炸彈或核導彈)。1969年,美國正式發佈AMSA計劃招標書並賦予B-1的新代號,該計劃要求新型轟炸機突防模式為“高空高速”,其載彈量和航程必須超過原先的B-52“同溫層堡壘”,1974年美國“北美人”B-1A首飛(下圖),該機最大飛行速度超2倍音速,之後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低空高速突防的B-1B。

而蘇聯方面,戰略轟炸機的突防問題也是同樣存在,指望Tu-95和Tu-16這類根本沒有突防能力的轟炸機根本不可能保證成功的核突擊,所以蘇聯也是在遵循以速度突防的路子。1959年,超音速的Tu-22“眼罩”中型超音速轟炸機問世(之後又發展了Tu-22M),1970年蘇聯開始著手研製高空高速的重型戰略轟炸機構成對美國的直接核突擊,也就是現在的Tu-160。

從技術指標上,Tu-160最大飛行速度2.05馬赫,升限21000米,最大攜彈量45噸,可攜帶12枚X-55遠程巡航導彈。這樣Tu-160在各項性能方面全面超越B-52,從這個角度看B-52並沒有與Tu-160相比的資格,甚至說他們完全是兩個時代的機型。

但是就目前來看,不管是B-52還是Tu-160都在現代防空技術增強的前提下淪為“巡航導彈”載機,從這個角度上B-52和Tu-160是一樣的,畢竟都是防區外發射就可以結束了。只能說這兩種轟炸機面對小國都可以“為所欲為”,面對大國都是沒有生存能力。就目前轟炸機的發展趨勢,想要大概率突防還是要靠隱身技術,就像B-2“幽靈”那樣。


雛菊西瓜Peterpan


B52可能載強量強一些,其他速度,航程都沒優勢。圖160最大的優勢就是速度快,可以超音速。前一段甩丟f35的事你關注一下[呲牙]


軒轅古木


沒有可比性,不在一個層次,不是一個理念,就像自行車和汽車比,有可比性嗎?沒有,不能比,也不用比。


江湖一言


領先b52,但是高速突防這條路走不通,實用性不如隱身突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