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20世紀90年代的大慈閣,北面水塔還有沒有?

保定有個大慈閣,也有人念成大慈gao,讀三聲。

這個大慈閣,在歷史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是保定的城標建築。這裡曾是古城的制高點,就像現在的萬博廣場一樣。登臨大慈閣,保定古城盡收眼底,極目遠眺,西面的山水河田,若隱若現,蔚為壯觀。

此處,即是當年保定上谷八景之“市閣凌宵”,這個閣,就是大慈閣。

大慈閣是一處有年頭的老建築,始建於金朝(公元1227年),據說是後來當了元代蔡國公的張柔所建。

以前曾看過一些有關保定府的遊記,舊時流傳過一個“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的說法,可見這大慈閣的當年風采。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1900年的大慈閣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清朝末年的大慈閣

大慈閣自古為佛教聖地,2006年5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慈閣是一組寺廟建築群體,因其主體建築稱大慈閣而得名。也就是說,大慈閣本身確是一高閣,對那一個片區,包括周邊的鐘樓、鼓樓、倒坐關帝廟等,也可以籠統地稱為大慈閣。

單說這大慈閣,通高31米,閣前是22級臺階,閣內觀音菩薩矗立於蓮瓣須彌座上,神態安然。觀音像為木雕,高5.5米,42支手臂持各種法器。就是民間常說的千手觀音,以前在正定看過一個千手觀音,密密麻麻地都是手,一時半會兒也數不清。到底應該給觀音塑多少條胳膊,在佛教造像裡應該是有明確說法的,具體小編也搞不清楚,感興趣的朋友下次再遇上千手觀音,可以細心地數一數。

閣內兩側有壁畫十八羅漢及經變故事,為清末作品,目前尚清晰可見,這些壁畫都是大慈閣的藝術珍品。二、三層皆面闊三間,進深一大間,閣內藻井、檁枋均繪旋子彩繪,四周作圍廊,依欄鳥瞰,市井民宅歷歷在目。登上三層,憑窗極目,西部群山隱隱諸峰,盡收眼底。

曾經登臨大慈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讚美詩歌。比如:“遼海依依見,堯山隱隱橫”、“通衢誰建凌虛閣,留與居人作偉觀”、“燕市珠樓樹梢看,祗園金閣碧雲端”、“不染菩提雲外出,行慈般若市中懸”等。

說到這些詩文,吳蔚先生問過小編一個問題,他研究這些詩文比較多,發現一個規律,基本上都是登臨高閣,向西而望,有感而賦,基本上沒有往東南北看著看著就寫出來的詩。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一起探討分析,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西向,有山,八百里太行連綿起伏,有水,一畝泉穴城而入,西向而望,處處都是美景,其他三個方向,沒山,就沒了起伏,就沒了作詩的慾望。二是西北,是清西陵,乾隆皇帝下江南下的多,來保定來的更多,當時從北京到易縣沒有直通的高速路,需要先到保定再到易縣。於是,乾隆來保祭拜先人,先要吃吃素吧,於是就帶火了大慈閣和靈雨寺。乾隆那個作詩狂魔,能放過這大慈閣上的美景嗎?當然不能,但是他還要祭拜先人,當然要朝向西北的易縣皇陵而望。乾隆帶了頭,上閣去,向西望,作詩篇,就成了登臨大慈閣的三部曲。所以,那麼多寫大慈閣的詩,基本上就都是向西而作的了。

現在,如果論高度,大慈閣早就不是城市的制高點了,但是,古城區一直有著比較嚴格的保護規劃,沒有高大建築,時至今日,登臨大慈閣仍然可以找到當年攬城觀山的感覺。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1950年的大慈閣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1932年在大慈閣

說到大慈閣,不得不介紹一個有意思的傳說。過去留下來的東西,哪一樁哪一件沒有幾個神奇的傳說呢?

說在很久以前,保定府有個大官,他家獨生女得了重病,久治不愈。大官員夫婦茶飯不思、徹底難眠,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呀。想派人到外地請名醫診治吧?可是女兒的病又危在旦夕,已經來不及了。就這麼等著吧,看著花骨朵一樣的姑娘,天底下沒有哪個父母能夠這樣狠心。

正好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大門外來了個和尚,自稱是真覺禪師,奉觀音菩薩法旨,為世人解脫苦難而來。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呀。大官兩口子趕緊把和尚請進府,乞求禪師救女兒一命。禪師雙手合十,念道:“阿彌陀佛!念你平日為官清正,我想菩薩是會大發慈悲的!”說罷,來到女兒的病房,看了看病人情況,信手從布袋裡掏出兩顆藥丸,拿給小姐吃了,果然藥到病除。

寫到這一段,小編突然想起小時候看電視劇濟公傳,那老濟公就是到處雲遊,時不時地給人治治病,那治病的法子與這禪師如出一轍,都是兩個小藥丸,還不告訴你配方。不過電視劇上給曝光了,那是濟公在胸前搓下來的。不知道這位禪師的藥丸是如何煉製而成。

不管他什麼藥,反正是治好了小姑娘的重病。大官為了報恩報德,決定修座廟。

過去修廟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哪個城廓裡面如果沒有幾座廟,主政一方的大員可能臉上都會掛不住的。修廟,也有很多原由的,有的是上級命令修的,有的是群眾自發修的,有的是達官貴人還願修的。也有的沒有任何理由,我就是想修個廟。修廟的初衷可以說是千奇百怪,修成了之後,也有會帶來一些神奇的效果。比如,爭戰時期,人們可以躲進廟裡暫時避禍,這個情節歷史上多有記載,不管是哪一方面,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殺進廟裡去的還真是不多。一些行腳之人,晚上還可以到廟裡過夜,以免露宿街頭。一些廟宇的香火繁盛,還可以帶動周邊的商業發展,比如,這大慈閣,過去就有“三十鬧一天,初一上閣去”的說法,幹嗎去?上廟去,該進香的進香,想玩樂的玩樂。人多了各種商販就來了,上廟就演化成了物資交流。記得小時候,經常跟著大人們這個村那個村去上廟,一次也沒看見過廟是什麼樣的,每次都是人山人海的物資交流。

繼續說修廟的事,廟裡塑什麼樣的佛像呢?一時拿不定主意。後經當地百姓和工匠們琢磨,都說塑“護持眾生救苦救難”觀音菩薩為好,因為觀音菩薩生有四十二臂,分別執掌日、月、淨瓶、寶劍、寶杖、寶鏡、白佛、金剛杵等法器,她的法力是無邊的。只有觀音菩薩心腸最好,大慈大悲,肯於拯救世人。大官採納了大家的意見,這也算是一次民主決策吧。

像塑好了,廟怎麼建呢?在哪兒建呢?這建廟選址在過去可是有講究的,這個大官肯定找了當時有名的風水先生進行決策諮詢,最終的方案是選在城內中心的最高地帶修座九丈九尺的大慈閣。為什麼非要九丈九尺高呢?據說天上的玉皇大帝宮殿是十丈高,怎麼也不能超過玉皇大帝吧!在過去,封建禮制是很嚴格的,逾制,僭越,嚴重的是要殺頭的。包括大中小城的規制,門多高、牆多高都是有具體說法的,包括大小官員的袍子、帽子、轎子等,都有不同的規制在裡頭管著。

關於這個選址,吳蔚先生在和小編交流時曾經一起分析,這其中有看風水的因素,但是也有一些現在看來仍舊很有道理的原由:比如,選在城中最高處,這樣可以防水患。過去還有一個傳說,說西大街就是一條鯉魚背,也有說是龍脊,說鯉魚背的比較多些,這條街歷史上基本沒有上過水,大慈閣選址就在是魚背上,保安全防水患就有了基礎。一旦遇有水患,城中百姓還可以去廟裡避難。

按規矩,建廟之前先要做個模型也叫煬樣(即模型),煬樣兒制好了,呈大官審定,大官左看右看總感覺不協調,越看越像是孔雀身子長了個麻雀腦袋,有點帽小不遮體,門窗、像佛很可能會遭受雨淋日曬,這是大不敬呀。

沒辦法,推倒重來。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1935年的大慈閣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20世紀80年代大慈閣

工匠們發愁上火好些天也弄不出個眉目,生怕再改一版大官還不滿意。這感覺,怎麼有點像現在機關辦公室寫稿子呢?一稿兩稿,不滿意就要一直稿。

有一天,工匠們正左右為難的時候,真覺禪師突然走進屋裡,工匠們一見,這是救星來了,趕緊起來讓坐。禪師微微一笑,說:“別客氣,平起平坐,加個坐兒不就行啦!”說完這句,轉身就走,不知所蹤。

工匠們愣了半天,突然有人一拍大腿,禪師這是一語道破天機,在原來的設計方案上加個坐兒不就行啦。大家一起動手,趕緊在大慈閣的半截腰兒上加個平座兒,座下加了屋簷兒,這樣一改,怎麼看看麼順眼。大官一看,就是這個效果,幹吧。於是就有了這個大慈閣。

相傳,從那個時候起,二層以上的樓閣都有了平座兒,上施欄杆,既好看勻稱,又便於向外瞭望。這還是保定府工匠們的一大貢獻呢!

說到這裡,想到歷史記載的元代保定屠城那一段,當時有人說是全城屠光,也有人說是留下並帶走了一些人,主要是些能工巧匠。結合修大慈閣這個改設計的傳說來看,保定一帶的工匠在當時確實是有著很強創造性的,也是有著一定江湖地位的。所以,屠城選匠當是屬實。

廟修好以後,唯獨大官員的千金小姐還有點悶悶不樂,因為還沒請真覺禪師呢!大官又派人四下尋找真覺禪師。禪師請來後,讓進了閣樓後面的小院裡居住,一面給百姓們治病,還舍藥行善。這一下,百姓們高興了,千金小姐樂了,大官員的全家也都認為做了件大好事,因此人們都稱這位和尚是慈善禪師。

真覺禪師圓寂以後,人們為了懷念他,又將他的住處取名叫真覺禪寺。現在的山門正面上額就有“真覺禪寺”四個大字。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1940年的大慈閣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20世紀90年代大慈閣

上面這個傳說,當然有很多都是傳說。不過呢,這傳說裡面,也是有價值觀在裡面的,比如清官小姐得遇真覺禪師相助,這是先有前因,再有後果,如果這大官不清,可能他家小姐就要替他還債了。再比如,建廟、請禪師,這也包含知恩圖報的意思,人家救了你小姐,你就要有所回報,這回報不是簡單地給錢給物,而是給一種發自內心的敬重,這種敬重的結果,則是造福更多的鄉親百姓。當然,這裡面也有看建廟選址看風水等封建問題,權當是傳說吧。

至於這大官是誰,可能是前面說到的張柔,也可能不是。如果確是張柔,他因為殺人無數、建元有功,也可能會心裡慚愧,修廟也是自修。也可能人們不願意相信這是張柔所為,就用傳說的方式又傳出一個大官。不管是誰,一代一代傳下來的這些故事,可能有當事人宣傳自己的因素在裡面,比如張柔。如果是他,他當然願意對自己做一些樂善好施的美化。也可能不是他,是老百姓根據自己的心中所願逐漸添加出來的,其中寄託著老百姓盼有清官、積德行善、善惡有報等一些最樸素的價值觀。不管怎麼說吧,人們所以一代一代傳下來這個故事,總是有一種美好的希望在裡面。

保定大慈閣,在這座古城已經矗立了將近800年,他見證了這座城的興盛轉折,他也護佑著這座城的的美好未來,有空就去登臨一次大慈閣吧。

在那裡,你會看到歷史,你也會看到未來。

以上老照片選自《保定古城舊影》保定市蓮池區檔案局編。

講完故事和傳說,咱們再看看現在的大慈閣,以下圖片均來自“保定城市攝影愛好者微信群”推薦攝影師。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攝影:金銀玉蘭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攝影:封存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攝影:瞬間的魅力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攝影:雲淡風輕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攝影:時尚農夫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攝影:劉炬


保定有個大慈閣,登臨其上可觀城攬山,亦可觀心見性

攝影:木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