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t\t近幾年,紅木收藏越來越火,其價格更是不斷地翻倍增長。其中,漲勢最火熱的莫過於黃花梨了。\t

嘉德2017秋季五週年慶典拍賣會上,一張“明 黃花梨無束腰馬蹄腿獨板圍子羅漢床”拍出了3435萬港幣(約合人民幣2851萬元),讓很多人驚為天價!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明 黃花梨無束腰馬蹄腿獨板圍子羅漢床


北京印千山2017春拍:“潛龍邸—明清傢俱”拍出的“明 福山壽海天地同春月洞式門罩黃花梨架子床”,成交價高達5290萬人民幣。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 明 福山壽海天地同春月洞式門罩黃花梨架子床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這張明代黃花梨架子床,其全部的結構組件均可手工拆解,而且重新攢組之後紋絲不晃,足以表明此件傳世傢俱榫接精密、工藝上乘。

樸素的明式傢俱處處洋溢著儒家的儀制與風範,我們以中華傳統美學的觀點審視這張絕無僅有的月洞式門罩架子床,一種強烈的陰陽、方圓、虛實的對比之趣油然而生。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通體的雕飾完美的呈現了“本固枝榮、福壽延綿”的寓意。“蒼龍教子、鸞鳳呈祥”等圖案,是古人婚嫁時表達喜慶、望子成才、夫婦恩愛的傳統裝飾語彙,它們鹹集一堂,明確無誤地詮釋了這件架子床的具體用途。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相對常見的四柱、六柱架子床,而本例月洞門式的造型則是更為別開生面的一款。正看方中有圓,無疑是借鑑了江南庭院中的同款門式,非常直接的表達了設計者對“曲圓”審美的追求。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在裝飾設計和雕刻手法上,也是傳世明代黃花梨傢俱中圖案最為豐沛飽滿的範例。牙板、束腰、腿足、四面圍子的底側雕飾密不透風,這無疑是巨大的勞動量和極大花費的結果。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其實,不僅黃花梨的老傢俱屢出天價,黃花梨原料也早已貴的讓人瞠目結舌:

2017年3月25日早晨,越南一株樹齡約200年的大型黃花梨樹被砍伐並出售。此次黃花梨樹的最終成交價格為245億越南盾,另外附加了社區建設費15億越南盾,因此總額達到26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791萬元)。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黃花梨的原料和成品受此追捧?為什麼?

黃花梨,學名降香黃檀,又稱海南黃檀木、海南黃花梨木。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木之一,它木性穩定,不管寒暑都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有韌性,適合作各種異形傢俱。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王世襄曾在《明式傢俱研究》一書指出:中國好的明式傢俱都是使用海南黃花梨製作。黃花梨肌理細膩程度,在其他木材中很難找到能與之相比的,不用上漆、著色,用砂紙和蠟稍加打磨就光可鑑人。它的光滑溫潤,代表了中國文化的一種追求自然的境界,那種美感,那種天然合一,給人無窮想象。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今天,野生海黃幾乎滅絕,我們能看到的活樹大多是後期人工種植的,樹齡超過50年的種植樹也寥寥無幾。而從黃花梨傢俱、黃花梨工藝品到手串等都受到人們喜愛甚至痴迷,並且價格一天比一天高,所以從尋料農民到手串、雕件等加工者都想盡一切辦法尋找餘留下來的那麼一點點海黃!

2000年至今全海南島種植了幾十萬株黃花梨,可是等到這些樹木真正成材得要百年以上!如今的大料幾乎沒有了,現在能找到的不外乎一些只能做手串、茶壺之類的小根料了。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 霸王嶺一角

現在全島每天還都有一些原材料下山,因為有很多專門上山尋料的農民,他們的腳印佈滿全島的大山。不過找到的都是一些非常小的工藝品料,大料(現在大幾十斤就能稱大料)幾乎為零,一般都是幾斤十幾二十斤的小料,很多海黃愛好者都很好奇,這些料都是在哪找的?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過去,砍的海黃都是從地表以上鋸掉的,樹墩樹根沒人要,於是大量樹墩、樹根一直被埋在土裡。但是70、80年代國內很多製藥廠收購海黃作為製藥原料(當時5毛一斤),這時候樹墩基本都被挖走了,留下的只是難挖的樹根了,現在農民為了能找到這些樹根,每次上山都要邀上5-6個人結伴開著拖拉機跑幾十甚至上百公里到山裡尋找,每次上山基本是3-4天,帶著簡單的生活用具紮營在山腳下。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早飯後從山腳下的營地出發,每個人拿著刀、鏟、鋤頭上山,往不同方向的山洞裡鑽,地毯式的搜索,只要有坑的地方都要挖上一會,或者每走一小段路就要停下來掃一些爛樹枝來燒火,為什麼呢?

1. 因為這個坑可能是曾經的大樹被砍伐後留下來的,坑底下必有樹根。

2. 燒柴火坐聞其味,如有海黃的味道那麼說明此地曾經有海黃成長過(這也只有黎族找料人才有的經驗)。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前幾年,海黃老根料容易找,霸王嶺,公愛,板橋,石碌,尖峰嶺,每天都有料挖出來。海南少數民族黎族尋料人的生活: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當時黎族村民組團上山找料,天天都有人下山。有時收料人就在山腳下等著下山,一輛輛金鹿牌拖拉機,拉著一車車人回來。直到現在這這種場景已經不復存在,人們不斷的挖掘尋找,整片大山都找個遍。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經過這樣反反覆覆地搜索,現在,幾天下來兩手空空的也是家常便飯,這樣上山尋料確實非常不易,搜尋出的材料越來越少,現在基本搜刮殆盡。一次能找到幾斤小料的已經算是走運了,所以海黃那高高在上的價格不足為奇。(海南朋友每週到山裡等一兩次料,真心感受並非炒作。)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盛極而衰、否極泰來是世間事物成長髮展的規律,21世紀初葉十年間,黃花梨演繹了同樣的故事:絢爛之極,歸於平淡,黃花梨資源被集中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迅速消耗。

屬於黃花梨的時代,從輝煌到慢慢謝幕

十餘年的燦爛輝煌之後,由於資源的極端稀缺和成材週期漫長等客觀限制,黃花梨正從一個產業的主角位置上悄然退後,輝煌謝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