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他曾消失25年,后载誉归来,与邓稼先并肩走上主席台!

37岁到62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25年,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学术最成熟的时期。然而,有一个人,却在这最宝贵的25年里,消失匿迹,默默无闻,只为一心报效祖国,潜心投入核武器研究。

他,就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

他曾消失25年,后载誉归来,与邓稼先并肩走上主席台!

陈能宽院士

学成归国——灵台无计逃神矢

1923年5月13日,陈能宽出生在湖南省慈利县江垭一个书香之家,祖父陈吉甫是清末慈利县的五个举人之一,父亲陈秉一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母亲吴寿年则是当地的一位土家淑女。湘西的奇山秀水孕育了陈能宽的灵智与情怀,良好的家庭的教育使他自幼勤奋好学。

他曾消失25年,后载誉归来,与邓稼先并肩走上主席台!

1940年陈能宽(左二)与同学

陈能宽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并不太平: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掀起抗日救国高潮。之后,上海、南京沦陷,武汉告急、常德血战,陈能宽的学校也被疏散到了距城40公里的地方。

饱尝民族危亡耻辱的陈能宽立志要找一条"救国之道",通过学习,用知识壮大祖国。

他曾消失25年,后载誉归来,与邓稼先并肩走上主席台!

陈能宽(后排左一)与校友一起合影

1946年,陈能宽以优异的成绩于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矿冶工程系,第二年,抱着振兴中华的愿望,陈能宽同妻子漂洋过海到美国深造。

在美国求学期间,他仅用一年时间就取得了物理冶金硕士学位。随后,他跟随金属物理研究领域著名专家麦休孙(C.H.Mathewson)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金属位错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

他曾消失25年,后载誉归来,与邓稼先并肩走上主席台!

20世纪50年代初留美时的一组工作照(左上K.T.Aust教授、右上陈能宽、左下R.B.Pond教授

正当他学成准备回国时,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中国抗美援朝,中美关系恶化,陈能宽只能暂时留下。直到1955年底,陈能宽才排除美国政府的重重干扰和阻挠,从旧金山经檀香山、日本、菲律宾、香港抵达深圳。

有朋友问他为什么要放弃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他说,"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没有理由不爱它。这种诚挚的爱,就象是被爱神之箭射中了一样,是非爱不可的!正如鲁迅的诗句所说'我是灵台无计逃神矢'呀!"

至此,陈能宽终于回到了阔别8年的祖国。

消失25年——不辞沉默铸坚甲

当陈能宽还沉浸在回国的喜悦中时,一个出乎他意料的决定正悄悄改变着他的人生轨迹,也影响着新中国的未来。

1960年夏,陈能宽奉命调入二机部。有一天,时任二机部九局局长、负责核武器研制工作的李觉将军找他谈话。

"陈能宽同志,调你到二机部来,是想请你参加一件国家重要的机密工作, 国家要研制一种'新产品',我们想让你负责爆轰物理实验工作。"

虽然领导没有直接说明新产品的名字,但陈能宽已经觉察到这"新产品"的含义了。在此之前陈能宽连炸药都没见过,他一直从事金属领域的研究,从没想过有一天要转行进行当时尚处于空白状态的爆轰物理研究,进入原子弹的研究领域,然而李觉将军的一席话坚定了他改行的决定。

"我们大家谁也没有研制过原子弹。人家说离开外国人的帮助,我们中国人10年,20年也休想把原子弹造出来,我们应当有志气。"

就这样,因为国家的需要,陈能宽临危受命,全心投入到一个未知的科学领域,开始了他销声匿迹、隐姓埋名25年的人生。

当时,解决原子弹设计中爆轰设计尤为关键。陈能宽带着一支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多岁的百人队伍从零做起,开始了最危险、最艰辛的原子弹爆轰物理的艰难探索。

爆轰实验场选在了河北怀来县长城脚下的一个工程兵的试验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实验场地处风口,春天风沙,夏天冰雹,冬天没有御寒措施。实验场的基础设施更是简陋,水泥碉堡里面装着实验仪器,一座两层的小楼,用来装配各种炸药,外加一个十分简易的变电站;宿舍是30多人,一排的大通炕,大多数工作人员挤在一起睡。

他曾消失25年,后载誉归来,与邓稼先并肩走上主席台!

1987年7月陈能宽(左二)、胡仁宇(右二)、任益民(右三)、孙维昌(左一)到17号工地爆轰场地故地

陈能宽率领队伍白天做爆轰试验,晚上分析处理数据,然而能够用来分析这些数据的,只有计算尺、手摇计算机、甚至算盘。物质匮乏,设备简陋,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经过上千次实验,终于使"内爆法"的关键技术实现了突破,随后,做出了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起爆元件。

1962年底,随着实验规模的扩大和危险系数的增加, 实验场迁到了青海湖畔,那里条件更加艰苦,也是一个绝对机密的地方,他甚至没有告诉妻子自己要去哪里。也就是在那个地方,陈能宽组织完成了全尺寸爆轰模拟试验,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曾消失25年,后载誉归来,与邓稼先并肩走上主席台!

陈 能 宽 ( 前 右 一 ) 在 实 验 室 里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世界为之震惊,这标志着我国的国防向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的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陈能宽在现场亲眼看到急剧升腾的蘑菇云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东方巨响"和"神州日月增光 "几个字。

他曾消失25年,后载誉归来,与邓稼先并肩走上主席台!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陈能宽又投身到氢弹等核武器的攻关中。 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时,他也是试验现场的总负责人之一。

潜心投入研究工作中,他时常鼓励队友:"消失这些年是值得的,我们为祖国写篇大论文。"

他曾消失25年,后载誉归来,与邓稼先并肩走上主席台!

1984 年在新疆试验基地,左起为高潮、陈能宽、李英杰、邓稼先、于敏、胡仁宇

1985 年,陈能宽同邓稼先一起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一最高奖励,这时,人们才意识到,消失了25年的陈能宽回来了。

在这25年里,连他妻子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长期不与亲友联系,甚至有人以为他已经去世。当他再次回到家乡时,父母已经不在,大哥二哥也离开了人世。

从37岁到62岁,人生最美好的25年岁月,他默默无闻,销声匿迹,满腔热血投入到核武器研究中,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不辞沉默铸坚甲,甘献年华逐紫烟",这是陈能宽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20周年时写下的两句诗,也是他消失25年岁月的真实写照。

不甘迟暮——吾将上下而求索

1987年,64岁的陈能宽被聘为 "863计划"某领域的首届首席科学家。

863计划,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意在"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高技术领域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

陈能宽倡导并发扬 了"公正、献身、求实、创新、协作"的"863精神",大力发扬学术民主,将"两弹"实施大科学工程的成功经验应用于高技术研究中。他忧患于人才断层的现象,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听取青年工作者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汇报;他提出要"德、智、体、群"全面发展,在群体中共同开展学术工作。他负责的863主题在 "七五"期间培养了一支年轻有为的科研队伍。

1999年9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他和朱光亚、周光召、于敏等23位科学家一起,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老年的陈能宽卧病在床,当听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那两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他右手紧拳,锤击胸口,回答:"我们,我们!"

参考文献:

[1]《陈能宽院士:许身为国最难忘》,中国科学报

[2]《陈能宽:许身为国最难忘》 ,湖南工人报

[3]《天空紫烟——记"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文史春秋期刊

[4]《送别"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国防科技工业期刊

[5]本文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许身为国最难忘—陈能宽传》《陈能宽院士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