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大運河的“三峽大壩”,技術不輸都江堰,如今卻籍籍無名

大運河在我國曆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它的誕生,將我國南方和北方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

我們都知道,今天的運河在濟寧向南可以通航,濟寧向北則無法通航。當然,其無法通航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公路、鐵路運輸效率比水路運輸要高。但是,也有部分原因在於,濟寧以北的運河不具備通航條件。

大運河的“三峽大壩”,技術不輸都江堰,如今卻籍籍無名

問題來了,為什麼不具備通航條件,在古代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他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有“北方都江堰”之稱的水利工程——南旺分水樞紐。

大運河的“三峽大壩”,技術不輸都江堰,如今卻籍籍無名

南旺是大運河“制高點”

元代開鑿了會通河,運河不再走洛陽,直接取道山東,大大縮短了距離。但是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山東段地勢高但水源欠缺,開鑿運河必須節制水流,否則將無法通航。

為此,山東棗莊至聊城段的運河,採取了兩種辦法,一是改直為彎,人為延長河流距離;二是修建水閘,保持河道水深。

所以說,地勢越高,治水工程越讓人頭疼。而南旺這個地方,就是大運河“制高點”。

大運河的“三峽大壩”,技術不輸都江堰,如今卻籍籍無名

山東省棗莊至聊城的會通河段,其地勢彷彿是一座高高聳立的拱橋,兩端(棗莊、聊城)低窪,中間(濟寧)隆起。拱橋的頂端為大運河的制高點,位於濟寧市汶上縣南旺鎮。

我們可以把運河南旺段看做是一條“駝峰航道”:作為京杭大運河航道上的節點,南旺所處的地理位置是整條運河的最高點,它比北邊的臨清高出了約30米,比南邊的江蘇徐州運河段高出了近40米。

換句話說,當年在大運河上南來北往的船隻但凡經過南旺,就會像汽車爬上陡坡一樣,戰戰兢兢,稍有不慎就會擱淺。即使不會擱淺,船隻的運行速度也會大打折扣。

大運河的“三峽大壩”,技術不輸都江堰,如今卻籍籍無名

元代測量失誤,導致會通河通行能力低

山東段運河在1289年鑿通後,由現在位於泰安寧陽縣的堽城築壩引汶河水至濟寧,在濟寧建天井閘分水,以此保障運河的水源。

不過,不知是不是當時運河建造者的測量出了差錯----位於濟寧西北方向的南旺是整個大運河的地勢最高點,被稱為“水脊”。濟寧的地勢比南旺低,要往南旺方向分水實在是“水往高處流”。

結果,會通河“常患淺澀”,漕船過大則經常擱淺,造成堵塞。如此,元朝會通河的效率非常低下,漕運糧食每年僅數十萬石而已。

明永樂九年,為了能夠解決大運河的“心病”,朱棣命工部尚書宋禮徵調民夫十六萬五千多人,開始疏通運河,而宋禮在接到這個命令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南旺這個“血栓”進行徹底的疏通,解決其水流不足的問題。

大運河的“三峽大壩”,技術不輸都江堰,如今卻籍籍無名

民間英雄——汶上老人白英

身為工部尚書,宋禮在水利工程方面的素養一定很高。然而,會通河段的奇特地形,使得這位水利專家一年多來竟一籌莫展。

南旺鎮有一個響噹噹的名號——運河水脊,有“南旺運河一日不通,京城驚恐萬分”之說。

看來要將水引到這麼高的地方,只有高人才能做得到了。哪裡有高人呢?鄉村裡。於是,宋禮下鄉遍訪高人。不久,宋禮就真遇到了一位高人—“汶上老人”白英。

白英(1363—1419年),祖籍山西洪洞縣,明初被朱棣的父親遷至汶上。自幼酷愛水文,經常在大運河充當河工,後來由於工作業績突出,被提拔為基層領導幹部—“老人”。

明朝時,在運河較淺、船隻航行不暢的地方,每隔一定距離會設置一座廬舍,並派駐民夫養護水利設施,引導船隻過河。每10名民夫設一名負責人,稱為“老人”,白英就是大運河汶上管理段的老人。

經過長期基層工作的鍛鍊,白英詳細地瞭解了山東境內的河流地勢和水情,積累了豐富的治水和行船經驗。

後來就是宋禮和白英的合作。一項堪與都江堰相媲美的水利工程—南旺分水樞紐工程,由此拉開帷幕。

中國水利史上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就此出現。

大運河的“三峽大壩”,技術不輸都江堰,如今卻籍籍無名

借水行舟,引汶濟運,解決治水難題

白英的計劃被稱為“借水行舟,引汶濟運”。通過勘察,白英發現,只有大汶河的坎河口比南旺高許多,於是向宋禮建議必須引大汶河水從南旺入運河才能使大運河暢通。

首先,解決水源問題。宋禮在汶上縣北的大河修建了一個“五里十三步”的土砂壩,這就是有名的戴村壩。利用戴村壩,將大汶河的水作為運河的水源。

其次,解決河道問題。利用大汶河舊支流,開鑿了從戴村壩到南旺分水口的小汶河。利用高差,大汶河的水通過小汶河自然流入大運河中。

第三,解決河道安全問題。南旺是水脊,流入的水自然分流南北濟運。並在小汶河與運河交匯處,大運河的西岸築砌—道近300米的石護岸,以緩解激流衝擊。

為解決水位調節問題。還築堤圍湖修建水櫃,會通河穿南旺而過,運河以西稱西湖,以東稱為東湖。後來南旺湖專指西湖,東湖因小汶河穿過,以北稱為馬踏湖,以南稱為蜀山湖。三湖充當了運河的水櫃,有閘、壩、斗門和運河相連。運河水大時開斗門納水入湖,運河水小時,開斗門放水濟運。

大運河的“三峽大壩”,技術不輸都江堰,如今卻籍籍無名

負責任地說,宋禮與白英共同修築南旺分水樞紐時,並不完善,除用魚嘴調節分水量外,沒建控制工程。宋禮時期,仍以濟寧分水樞紐、堽城分水樞紐分水濟運為主,南旺分水樞紐依靠自然地勢而分流濟運,運河時常因缺水而停運。

明成化十七年,管河右通政楊恭始建南旺南北閘,南閘叫柳林閘,又稱南旺上閘,在分水口南5裡;北閘叫十里閘,又稱南旺下閘,在分水口北五里。南旺分水口的南北分水量相傳是南流3/10,北流7/10,即所謂“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即便如此,在南旺水利工程中,白英的重要性依然首屈一指。

大運河的“三峽大壩”,技術不輸都江堰,如今卻籍籍無名

天下無二老,泉河第一功

南旺水利工程,有效地解決了運河水脊的通航問題。它是大運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工程,為京杭大運河成為南北交通大動脈提供了根本的保證。

南旺分水功成,“萬檣糧艘揚帆直上,正供天庾,源源不絕!”然而,在自己的人生理想業已實現的同時,白英卻因積勞成疾,竟嘔心而歿,終年56歲。

萬曆二十五年,工部主事胡纘撰寫了《白英老人祠記》,並有聯“天下無二老,泉河第一功”

“身處巖穴而心在天下,行在一時而惠及萬世”,白英乃真豪士也!五姻為紀念宋禮、白英這一偉大的治水壯舉,明清兩代在南旺汶、運交匯處建造了分水龍王廟,立宋公祠、白公祠。

宋公祠兩側,書對聯一副:憑宋尚書,用白老人,才有這黃金水道三千里;築戴村壩,分南旺水,造就了帆檣如林六百年。

大運河的“三峽大壩”,技術不輸都江堰,如今卻籍籍無名

期待南旺水利樞紐再獲新生

隨著清末大運河漕運的停止,水資源的匱乏,山東段運河也逐漸被廢棄,部分河道乾涸,南旺區域更為嚴重。南旺湖、蜀山湖、馬踏湖等面積越來越小,最終變成莊稼地。

再加上乾旱少雨,小汶河上游截流、下游改道等建國後的防洪水利工程建設,著名的南旺分水工程就這樣沒落了。

大運河的“三峽大壩”,技術不輸都江堰,如今卻籍籍無名

時光荏苒,隨著大運河文化的弘揚,南旺水利樞紐工程的重要性也逐漸被人們熟知。但是,相比於它實際的作用,它知名度還太低。

或許,這與它的歷史壽命較短有關係。與都江堰兩千年的歷史相比,南旺五百年的壽命著實有些短。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呢?都江堰帶來的是一個天府之國,南旺水利樞紐帶來的是大運河的貫通,是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二者的歷史地位,有所不同。

或者說,南旺水利樞紐在運河上的作用,是否可以類比三峽大壩在長江上的作用?答案在各位心中。

我們必須承認,南旺不被人們熟知,關鍵在於今天它已經不再發揮作用,已經成了歷史遺蹟。

大運河南北貫通、北方復航的消息已經有了,南旺水利樞紐,還能否獲得新生呢?

我們在期待著。

大運河的“三峽大壩”,技術不輸都江堰,如今卻籍籍無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