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70年日新月異,夾江農房的“春天”

70年日新月異,夾江農房的“春天”

70年光陰如白駒過隙,眨眼間,萬丈高樓平地起。

在夾江縣城,這些年的變化翻天覆地,只在一些小角落裡還能窺見些夾江人曾經的生活。

而不僅是縣城

農村也在這70年中飛速發展

奔著一條康莊大道

趕赴著同一個夢

1

憶往昔

70年日新月異,夾江農房的“春天”

70年日新月異,夾江農房的“春天”

界牌鎮幹河子—老茶樓和古樹

不知哪年哪月起,這黃葛樹便立在這裡,它緊挨著的小茶樓漸漸“遭了殃”,被它愈加粗壯樹幹強行擠佔,將枝葉都伸進茶樓,但又受了它的廕庇,“屋前古樹春來早,枝繁葉茂風中搖”,幾十年前小茶樓,每到農閒時候必定高朋滿座,在黃葛樹的樹蔭下喝茶、閒談。這棵黃葛樹陪著小茶樓,見證了界牌鎮這裡的集市,從曾經的人聲鼎沸,到如今的人跡渺渺。

70年日新月異,夾江農房的“春天”

銅釦門

農村的一些小院子還留著這樣“詩意”的銅釦門,來客扣響門扉,屋主人才匆匆趕來,笑盈盈地拉開房門,將人迎到屋中。

70年日新月異,夾江農房的“春天”

70年日新月異,夾江農房的“春天”

紅磚青瓦老房子

紅磚青瓦,是曾經農村的“高檔”住房,一到夏季多雨時,在屋簷下拿著把藤編蒲扇,斜靠在藤椅上,看簷邊水流如注,聽耳邊孩童嬉鬧,不時出聲提醒兩句,“屋裡頭打傘,二天長不高哦”,便成了一天中最悠閒的時光。

1

看今朝

乘著發展的春風,農村的住房也變了,夾江各個鄉鎮根據各自的特色,發展出具有獨特魅力的鄉鎮產業,帶動整個鄉鎮飛速發展。於是乎各式各樣的農村住房,成為尋常景色,村莊成團抱,綠水人家繞。複式結構、白牆紅頂、特色民居、歐式風格、洋房小花園在農村層出不窮,居住環境逐年上升,成為70年來夾江農村發展變化的一張最直觀、最亮麗的名片。

70年日新月異,夾江農房的“春天”

甘霖鎮新生村

70年日新月異,夾江農房的“春天”

70年日新月異,夾江農房的“春天”

新場鎮紅旗村和合興村

70年日新月異,夾江農房的“春天”

麻柳鄉建鄉村

70年日新月異,夾江農房的“春天”

漹城鎮宿漕村

70年日新月異

新農村的建設

讓農房擺脫了雜亂無章

70年蒸蒸日上

是夾江人民奮鬥的結果

“攝衣更上一層樓

才到層霄最上頭”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70年日新月異,夾江農房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