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麗江攝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麗江攝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麗江攝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九河·小阿昌

“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田的守望者》

而我,在麗江九河,只想當個“稻田”裡的守望者。

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MT 攝影

守望著這大片大片成熟的金色田野,守望著稻田裡暢快漫遊的每一尾小魚。我就坐在田埂邊、小河邊,坐在樹下乘涼,看著來來往往過路的人。有時候,我會帶上兩根樹枝,套上不用的舊衣服,嚇唬那些想要奪食的鳥兒,看風一吹動,那些鳥兒就撲稜著翅膀魂飛魄散地離開。

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粒子。”春生、夏長、秋收,是自然萬物生長的規律。10月的九河,迎來了稻穀的成熟,是滿地金黃,一派豐收的景象。

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MT 攝影

九河鄉,位於麗江市玉龍縣西南部,境內有白族、納西族、普米族、傈僳族、藏族、漢族等多民族人民居住,其中以白族人居多。七河氣候溼潤,土壤肥沃,物產豐富,自古以來就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在九河小阿昌,放眼望去,星羅棋佈、縱橫綿延的金色稻田,背靠山林,與傳統的白族民居、白塔相映成趣。稻穗逐漸飽滿,沉甸甸地掛在稻尖兒,連成一片一片的金黃,當瑟瑟秋風吹過,翻起陣陣“稻浪”,稻穀的香氣撲面而來。

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沿著田埂,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一路上都是詩情畫意的風景。碧藍的晴空、金黃的稻田、隨風飛揚的五星紅旗、田野間各種各樣的“稻草人”、縱橫交錯的電線杆、忙著收割和脫粒的農民……所有的景色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共同編織著這豐收的美好畫卷……

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MT 攝影

這片稻田,不僅是孕育稻米的沃土,更隱藏著天然的美味——稻田魚。

混沌的泥水中,遊動的是一尾尾又大又肥的稻田魚,他們總是能夠迅速而靈敏地避開稻苗,在人工開鑿的“大馬路”快意撒歡。九河的稻田魚大多都是從鯉魚苗養大的,吃著稻花、田裡的蟲子和水草長大,沒有餵過飼料,魚兒肥壯,營養又美味。

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MT 攝影

踩進稻田,水剛好沒過小腿,腳底的淤泥又軟又粘,只能吃力前行。好不容易看見一條小魚,手忙腳亂去抓,只聽“撲通”一聲,整個人就摔進了泥地,如此狼狽,卻又如此開心~好像又回到了年少時,在鄉間快意奔跑的童年,在泥地裡隨意打滾的時光,記憶裡那熟悉的稻香也觸手可及。

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小貼士:

  • 一般情況下,農戶會在田邊看守稻田,可現場聯繫農戶下田抓魚

  • 進田抓魚免費,抓到的稻田魚約25元/斤,魚價隨市場價格變化

  • 農戶會提供部分工具,如有需求也可自行帶適當的工具

  • 進田請勿亂踏水稻秧苗

地址: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九河鄉小阿昌文化發展協會

目前沒有公交車直達七河,想要去七河抓魚賞景的小夥伴,可以自駕,也可以到實驗學校南門附近搭乘客車前往。

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稻花香,秋收忙,金秋時節,大地流金……十月的九河晴空萬里,碧藍透澈;千畝稻田,浩浩蕩蕩,金黃一色;還有最妙的原生態稻田魚……在九河,還有太多太多的美好的景物,只等你發現和挖掘……

一起吧!做個回鄉的孩子

做個稻田的守望者

趁陽光正好

趁微風不燥

趁最後的稻田魚還沒長大

穿梭在九河的田間地頭

用相機定格下九河最美的秋色

丽江摄影丨九河,秋天“稻田”的守望者

總策劃:劉志文

終 審:周雪蕾

初 審:張小雪

編 輯:呂坤釗

法律顧問:陳耀軍律師丨雲南泰聯律師事務所

聯繫電話:136887620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