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紅塵一騎單于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衣賜履按:漢武帝劉徹,跟匈奴死磕了四五十年,也沒把匈奴怎麼著。光武帝劉秀,基本上沒怎麼跟匈奴打,匈奴卻分裂了、衰落了。其原因不僅僅是匈奴地界兒上連年自然災害,更讓人驚愕的是,他們自己幹自己,比干敵人還狠,都恨不能把對方斬盡殺絕。而實際上,他們都姓欒提,血管裡流的都是一樣的血。

公元48年,匈奴南疆八大部落首領共同議定,打算擁立呼韓邪單于的孫子欒提比為南單于,也號稱為呼韓邪單于。然後,派使者前往五原郡(內蒙古包頭市),表示願永遠做漢王朝的藩屬屏障,抵禦北方敵人。光武帝劉秀組織公卿討論,該不該接受。大家都認為,天下剛剛安定,中原空虛,匈奴的意圖真假難辨,不可答允。只有五官中郎將耿國(建威大將軍耿弇的弟弟)認為,應當依照孝宣皇帝劉病已的先例,接受歸附,讓南匈奴在東面抵禦鮮卑(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西麓),在北面抗拒北匈奴,為四方蠻夷作個表率,這樣,也可以使大漢朝各邊郡恢復正常秩序。

紅塵一騎單于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劉秀,差不多該到這個年紀了】

十月,欒提比正式自立為南匈奴單于,於是,大匈奴正式分裂為南北兩部,原單于欒提蒲奴自動變成了北單于。欒提比派使節到漢廷,願做藩國,自稱臣屬。劉秀詢問朗陵侯臧宮(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的意見。臧宮說,老大,匈奴這二年連著發生饑荒、瘟疫,內部分裂,打得你死我活,只要你給我五千騎兵,我就能殺他們個落花流水。劉秀笑了,說,面對常勝將軍,不能商議敵情,還是我自己考慮吧。

劉秀最終接受了南匈奴的請求。

衣賜履說:劉秀對邊疆外族的主導思想,應該是以安撫為主,軍事對抗為輔。看過不少文章,似乎對劉秀這一政策頗有些不滿。不過,我理解,彼時中國戰火已燒了二三十年,千瘡百孔,民不聊生,恐怕確實不宜再向外發動戰爭。據有關專家統計,在西漢初年,中國人口不到兩千萬,到西漢末年,已經達到五六千萬。但是經過王莽朝及東漢初年爭奪天下的戰亂後,人口又降到兩千萬之下,甚至有學者認為,只有一千五百萬左右。西漢初年,劉邦一統天下,攜戰勝西楚霸王項羽之威,與匈奴對決,竟然差點命喪白登山,靠著陳平的不知什麼鬼主意,才逃得一命。然後,以高祖之能征善戰,竟然不敢再逞英雄,又經呂后、文帝、景帝休養生息,直到武帝時,才與匈奴PK,而雄才大略如武帝,與匈奴打了四十餘年,也不過勉強佔上風而已。我想,劉秀沒有同意再次出征匈奴的建議,實為百姓之幸。

實際上,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嘴炮兒,講起來口沫橫飛、壯懷激烈,但上戰場當炮灰的,肯定不是他們。

另,匈奴歷史上有過兩次較大的分裂,一次是在呼韓邪單于的時候,曾一度分為南、北匈奴,呼韓邪在南邊,得到漢朝的保護;郅支單于在北,不久又離開王庭向西遷徙。郅支西遷後,呼韓邪北歸王庭,這時候,匈奴可以稱為東、西匈奴。公元36年,郅支單于被西漢大將陳湯(就是說了“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那位爺)幹掉了,呼韓邪成為唯一的單于,匈奴重新統一。第一次分裂時間不長,大約二十年左右。第二次分裂就是這次,分為南、北匈奴,自此以後,匈奴再也沒有統一起來。

公元49年,欒提比派弟弟左賢王欒提莫,率兵一萬餘人進攻北匈奴,生擒了北單于欒提蒲奴的弟弟薁鞬左賢王,搶了七千匹馬,一萬頭牛羊。欒提蒲奴震恐,後撤一千餘里。

不久,北匈奴所屬的薁鞬骨都侯和右骨都侯帶領三萬餘人歸附南單于。

三月,欒提比再度派使者到漢朝進貢,獻上國內珍寶,並請漢朝派使者到匈奴進行監護,同時,送了個兒子到漢朝當人質,重修呼韓邪單于和西漢簽署的和約。

公元50年,劉秀派中郎將段彬、副校尉王鬱出使南匈奴,幫助欒提比在五原郡(內蒙古包頭市)之西八十里處,建立王庭。段彬在宣讀詔書之前,說,請單于伏地跪拜,接受詔書。欒提比一聽,先是看看漢使,又回頭看看自己的部屬,愣在那裡半天,終於伏下身去,跪拜稱臣。儀式完成後,欒提比讓翻譯告訴漢使說,單于剛剛即位,在群臣面前向漢使跪拜,實在羞慚,希望使者給幾分薄面,不要再讓他在大庭廣眾之下屈節啦。骨都侯等人見到這般情景,紛紛落淚。

段郴回朝覆命,劉秀下詔,聽任欒提比住進雲中郡(內蒙古托克托縣)。漢朝自此設置使匈奴中郎將(匈奴協防司令),領軍保護。

夏季,被南匈奴俘虜的北匈奴薁鞬左賢王帶領舊部及南匈奴的五位骨都侯(韓氏骨都侯、當於骨都侯、呼衍骨都侯、郎氏骨都侯、粟藉骨都侯),共計三萬多人,叛變北逃。到了離北匈奴王庭三百餘里的地方,大家夥兒共同推舉薁鞬左賢王為單于。然而,僅僅一個多月以後,發生內訌,大打出手,五位骨都侯全部被人幹掉,左賢王也自殺了,各骨都侯的兒子們各自擁兵獨立。

紅塵一騎單于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骨肉吞食,不曉得味道如何】

衣賜履說:此處非常古怪。上一回,我們講過,匈奴左賢王相當於王儲,單于去世,如無意外,左賢王自動升格為單于。北匈奴左賢王率三萬多人,回到距王庭三百里處,突然自立為單于,這簡直就是腦袋被門連擠了八回完全喪失意識之後的舉動。因此,此處一定有故事,事情可能是這麼個事情,但一定有我們不知曉的原因。

秋季,欒提比派兒子到漢朝做人質。劉秀下詔,賜給欒提比冠帶、衣裳、印璽(單于的“璽”,由黃金鑄成,繫著綠色及紫青色編織的繡帶)、車馬、黃金、錦繡、武器、樂器、鼓車及日用什物,等等等等。又從河東郡(山西省夏縣)調糧二萬五千斛、牛羊三萬六千頭供給南匈奴。命令中郎將率領免刑囚徒五十人,跟隨欒提比,參與處理匈奴人民的爭執、訴訟,並伺察動靜(參辭訟,察動靜)。

紅塵一騎單于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樂器、鼓車,別小看這玩意兒,後來北匈奴要,劉秀不給誒】

衣賜履說:按照匈奴史專家陳序經先生的觀點,東漢派員駐守南匈奴單于庭,監督政務,是匈漢關係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漢朝官吏參加辭訟,是漢朝干預單于固有權力的一種表現,南匈奴正式淪為東漢藩屬。

另,我們以前說過,秦漢時的一斛,是個容量單位,相當於現在的二十升,二萬五千斛糧食,就是五十萬升,一升糧食大約重一公斤,五十萬升就大約是五百噸,再加上牛羊三萬六千頭,東漢政府是真對得住南匈奴啊。

從此之後,每年年底,南單于派使者呈送奏書,護送做新人質的王子入朝,由中郎將手下一名從事帶到漢朝。漢朝也派謁者(皇家禮賓官)將上一次充當人質的王子送回單于王庭,雙方在路上碰面,會晤後再各自出發。正月初一,朝廷舉行朝拜慶賀,在拜祭陵墓和宗廟以後,打發單于的使者回去,並由謁者護送,賜單于彩帛千匹,上好的錦四端,黃金十斤,還有太官(御廚房)為皇帝制作的各種醬,以及橙子、橘子、龍眼

荔枝。賜給單于的母親和各位閼氏,單于的兒子和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骨都侯中有功德的人,各種彩色絲帛,共計一萬匹。每年如此,成為常例。

紅塵一騎單于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確實沒想到,匈奴也有這等口福!】

紅塵一騎單于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當然,是荔枝幹兒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哈】

衣賜履說:此處很有趣啦。大家要注意,漢朝賜給匈奴的,不但有種種物件兒,還有水果誒!不但有橙子、橘子、龍眼,居然還有荔枝誒!杜牧有詩“紅塵一騎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白居易曾言,(荔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我們不由想問,東漢初年,沒有順豐,也沒有中通,他們是怎麼把荔枝送到匈奴去的?送到了還能吃嗎?大冬天的,哪來的荔枝?……

如果史書記錄屬實,我們就要對古代水果保鮮技術,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呵呵;要不,漢朝賜給匈奴的,不是鮮荔枝,而是荔枝幹兒,這也很了不起誒!

漢匈又成一家子了,於是,雲中郡、五原郡、朔方郡(內蒙古磴口縣)、北地郡(寧夏吳忠市西南金積鎮)、定襄郡(山西省右玉縣)、雁門郡(山西省朔州市東南)、上谷郡(河北省懷來縣)、代郡(山西省陽高縣)等八郡的流亡居民,紛紛回到本土。北方邊疆,恢復昔日安寧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