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69年前,“話劇皇帝”用“我這一輩子”,演繹了小人物的悲歌

如果將時代的變遷,歷史的洪流,比作是一部宏大的,以空間為銀幕,以各種社會個體為角色的,無限大的電影,那麼以平凡生活為主題的小人物們,無疑在這部電影裡承擔著“跑龍套”的“重任”。作為社會中,基數最大的參與者,甘於過著普通生活的小人物們,雖然永遠成不了這部“電影”的主角,卻始終是這部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我們只能是時代大背景中的“龍套”,但是我們卻又是各自小生活圈中的“主角”。

作為小人物的我們,通常把時代的變遷當作是我們平凡生活的背景,而我們的生活,有何嘗不經受著時代變遷的影響呢!每一次社會大的變革,都會讓生活在底層的我們,在隨波逐流時,任意東西,甚至不知所措。我們無法判斷時代的變遷對個體的影響,我們只能通過平凡的生活,去感知時代變遷所帶給我們的酸甜苦辣,悲喜哀怒。

而我們每個個體又無法跳脫時代變遷對我們生活的影響,雖然我們只是這部時代劇中的“龍套”,但是無論時代如何的發展,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堅守好自己當下最簡單的社會角色,因為無論這些社會角色是多麼的平凡和普通,卻都是我們當下生活的基本支柱。也無論我們對生活,對時代有多麼強烈的期盼和希望,我們也都無法改變時代的動向和脈搏,面對滾滾前行的時代車輪,我們所要做的,僅僅是堅守好當下的自己,堅守好我們作為時代大劇中的“龍套”,堅守好我們作為自己小生活圈裡的主角。

69年前,“話劇皇帝”用“我這一輩子”,演繹了小人物的悲歌

在1950年的時候,國內上映了一部以文學家老舍的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改編的同名電影,這部影片由有著“話劇皇帝”之稱的,我國殿堂級演員石揮自導自演,說到石揮這個演員,很現在的觀眾會感到比較陌生,但是如果我們看過他主演的電影會發現,他高超的演技,即使是在他去世60多年後,依然讓觀眾們折服。而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現在著名的導演和演員都是他的忠實粉絲,比較著名的有姜文、李雪健、劉佩琦、張國立、黃磊等。從他的這些粉絲們,我們就能夠看出石揮作為一名電影工作者,在專業領域內的影響力。

石揮創作的《我這一輩子》,故事的大體內容忠於老舍的原著,只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石揮也稍微的加入了一些符合時代背景的劇情。在這部影片中,除了石揮主演“我”之外,還有很多著名的演員參演了這部影片,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出演過《小城之春》的李緯,以及後來在《西遊記》中扮演過金池長老的程之,這些老戲骨的傾情演繹,讓這部在中國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影片,更加的熠熠生輝。

69年前,“話劇皇帝”用“我這一輩子”,演繹了小人物的悲歌

影片以“我”的回憶開始,導演通過“我”做了一輩子巡警的所見所聞,向銀幕前的觀眾,展現了在風雲變幻的大時代裡,小人物用不受控制的命運,所譜寫的一首首悲歌。“我”之所以去做一名巡警,完全是出於討生活,為了一個月6塊大洋,為了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為了做好巡警的工作,影片中的“我”恪盡職守,奉公守法,努力地辦好上級交代的每一件差事。但是漸漸的“我”在做巡警的過程中,發現了時代變遷和小人物生活之間的,充滿諷刺的邏輯。

在敘事的過程中,石揮追求鏡頭語言的簡潔明瞭,並沒有運用太多炫技的電影語言,而是很好地將電影語言的敘事功能,和故事本身所需要渲染的氛圍,做了有機的融合。但是因為時代久遠的原因,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版本畫面質量並不是很好,即便如此,影片中石揮富有磁性的旁白,依然能夠迅速的將觀眾代入到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

69年前,“話劇皇帝”用“我這一輩子”,演繹了小人物的悲歌

影片的時代背景開始於大清朝最後的幾年,結束於抗日戰爭勝利之後的這段時間的北京城裡。北京從元朝開始就作為我國的首都,期間這座城市見證了太多的時代變遷,而在清朝滅亡之前到抗日戰爭勝利之後的這段時間,北京見證了時代翻雲覆雨的變遷,經歷了世事無常的風雲變幻。而作為一個小巡警的“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座城市裡,雖然身在其中,但是很多的時候“我”是無法明白時代變幻的原因的,“我”只是期盼著,能夠儘快的過上安穩的生活。

69年前,“話劇皇帝”用“我這一輩子”,演繹了小人物的悲歌

然而事與願違的是,每次時代的變遷,不僅沒有改善基層小人物的生活,還給小人物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苦難,先是趙大爺家的兒子被辮子軍無理殺害,再是車伕孫元為了生活30塊大洋賣了自己的女兒。賣女兒這段的鏡頭處理的特別具有時代的意義,銀幕上的畫面,在賣女兒之前,描述的是秦大人帶著夫人去逛商店,在商店裡秦大人的夫人鬧著要買一瓶日本產的香水,原因是“喪權辱國”的日本喜歡。而就在他們談到這瓶香水50大洋時,鏡頭直接切到了桌面上的30塊大洋,一個和秦夫人有著同樣身材的女人,正在和孫元的媳婦用30大洋買他的女兒。

69年前,“話劇皇帝”用“我這一輩子”,演繹了小人物的悲歌

看似毫無關聯的兩件事情,被石揮用巧妙的鏡頭語言聯繫到了一起,大人們用50大洋買一瓶香水,只為博日本人一樂,而窮人們30大洋賣了自己的女兒,只為填飽肚子,忍辱偷生。這是影片中的“我”怎麼也看不懂的一種社會價值邏輯,大人們只顧著在自己的豪宅裡打打麻將,便可以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而窮人們任勞任怨,到最後依然要賣兒賣女的討生活。

影片通過這些故事情節所表達的,是石揮和老舍為底層生活的人對時代的拷問。就如影片中“我”所說的那樣:“自由?您甭提自由了,您猜自由什麼樣兒?我可看見了,就在宅門這幾年。什麼樣兒啊?給老爺大人們,他們自由地吃,自由地穿,自由地摟錢,還他媽自由地白使喚我們穿號衣的,也不知他們給老百姓辦了些什麼德行事。”

69年前,“話劇皇帝”用“我這一輩子”,演繹了小人物的悲歌

這種拷問一直貫穿了整部影片的始終,“我”作為一名巡警,老實本分,與世無爭,“遇到什麼事情,能忍的也忍了”可是最後還是落得家破人亡,“你說都60多歲的人了,還遭這份罪”。在影片中,“我”在經歷了各個時代的變遷之後,並沒有對生活過多的期盼,可就是一份安穩的生活都沒有守住,這不禁讓“我”發出了對生活的疑問,而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後,“我”也僅僅是想搞明白,“我”僅僅是這部時代大戲中跑龍套的,可為什麼最後卻成為了苦難生活的主角了呢?

他們一個院子裡的三戶人家,都是底層生活的代表,孫元是一名靠苦力生活的車伕,為了治病賣了女兒,又因為日本人,另一個女兒被糟蹋,趙大爺的兒子被辮子軍殺害,而“我”呢?也是在風雨飄搖中,妻子亡故,兒子為了理想遠走他方,女兒嫁了人。“我”自己,在亂世之中,苦苦掙扎了一輩子,卻落了一個孤獨終老,橫死街頭的下場。

69年前,“話劇皇帝”用“我這一輩子”,演繹了小人物的悲歌

在這部影片中,石揮用精湛的演技,扮演了一個對生活沒有過多幻想,老實本分,忠厚善良,勤勉奉公的老巡警。姜文在評價石揮的演技時曾說到:“我深深地感覺到,石揮在演戲的時候,有非常強烈的享受……儘管演的是不同的人物,但是他其實很會抓所謂戲的那部分,也就是人失控的部分,而人失控的部分往往是暴露本質的時候。”在這部影片中,石揮演繹的“我”就有幾次恰到好處的失控,最具代表的是他的兒媳婦,也就是孫元的女兒被日本兵帶走的時候,他在孫元媳婦的責問下,打了自己一巴掌。因為這個時候的“我”當的是日本兵的巡警,而日本兵也是“我”引來的,但是這其中,一方面是生活,一方面是尊嚴,石揮的一巴掌,恰到好處的演繹出了“我”這個小人物,在面對生命危險時,在兩者之間痛苦的掙扎和無奈,並以此表現出,小人物的命運在時代的洪流之前的渺小和悲哀。

69年前,“話劇皇帝”用“我這一輩子”,演繹了小人物的悲歌

一個甘於平凡生活的個體的命運,在歲月的洪流中,終究只能依附於變幻無常的時代,隨波飄蕩。而在這其中,有太多生活的辛酸和無奈。正如影片中,最後的那一句嘆息“哦,我這一輩子”。是啊,就是這樣的一輩子,一個小人物生活在時代和命運矛盾中的一輩子,一個充滿委屈無處訴說的一輩子,一個找不到光明答案的一輩子,一個敢怒不敢言的一輩子。

最後石揮也沒有躲過悲慘命運的一輩子,這部前衛的電影,給他的人生帶來了麻煩,但是他沒有選擇影片老巡警的一輩子,在這部影片上映七年之後,石揮在拍攝影片時不幸離世,後來種種跡象表明,他是投海自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