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民國時期,為什麼要禁止中醫?

魯文泰濟


中醫,是老祖宗歷經數千年不斷探索和臨床驗證後,給國人留下的寶貴財富。在西醫還沒進入中國之前,一直獨力承擔著整個民族救死扶傷的重任。

鴉片戰爭後,隨著西學東進,西醫也漸漸得以進入中國。中醫、西醫同為治病救人,本應並行不悖殊途同歸,並沒有孰優孰劣之分。中醫、西醫爭論由來已久,禁止中醫始於道光,而盛於民國。

公元1822年,即位僅一年的清道光皇帝突然下了道聖旨,“ 針灸一法,由來已久,然以針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醫院針灸一科,著永遠停止 ”。究竟為什麼要禁止?至今仍是清朝的一大懸疑。


北洋政府為西洋醫學大開綠燈,炮製出著名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

1912年,北洋政府以中西醫 “ 致難兼採 ”為由,在新頒佈的學制及各類學校條例中,要求整個醫學教育系統裡,只剩西醫一棵獨苗,中醫被排除在外。北洋政府教育部,最初的定調只是半遮掩式地以 “漏列” 進行搪塞。

一年後,教育總長汪大燮,強硬提出廢除中醫中藥。廢除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中醫已落後於時代,是封建迷信的騙人把戲;二是學制均以日本學制為藍本,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即已推行廢除中醫。

新式診斷方法的應用,某種程度上,無疑令“望、聞、問、切” 處在不利的位置。然而,中醫辯證追求的,是標本兼治,與西醫快餐式的治標不治本截然不同,可謂高下立判。排除中醫中藥,對中醫行業打擊最大,其次是令眾多的患者在治療方案上缺少選擇,形成了西醫一家獨大。


為了自救,各地中醫團體和醫藥總會組織“醫藥救亡請願團”,推舉代表進京向教育部、國務院請願。剛要有所行動,教育部接著又插一刀。公佈大學規程、醫學專門學校規程和藥學專門學校規程,排除中醫於政府教育體系之外。

最終,北洋政府教育部及國務院,均以中醫“ 非最新學說 ”、“ 非具有完全科學知識 ”等作出批示。最苦的,是剛唸完中醫的莘莘學子,到手的一紙文憑如同廢紙。

中醫雖在“中西醫擂臺賽”上大獲全勝,仍阻止不了國民政府的猛烈打壓

打壓中醫力度最大的,非國民政府不可。據《丁甘仁傳》記載,早在北洋政府期間,中西醫就曾在上海舉行過一場擂臺賽。西醫廣慈醫院的洋醫生問名醫丁甘仁是否有膽量以中醫挑戰西醫?丁甘仁醫生當仁不讓,二人最後約定就在廣慈醫院設擂治病。


各自在廣慈醫院住院部抽取一名傷寒病人進行治療,治療時間以二十天為限。丁甘仁醫生抽到的是一名35歲的法國人,在服食五帖中藥後,病人基本康復。結果,二十天後廣慈醫院的洋人院長面對眾多記者宣佈中醫獲勝。

即便如此,1929年國民政府在召開的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議上,就迫不急待通過了“ 廢止舊醫以掃除醫藥衛生之障礙案 ”,同時規定六項廢止中醫的具體措施。即“廢止中醫案”。其中的第四、五項等同於宣告中醫並不科學。(四、禁止登報介紹舊醫;五、檢查新聞雜誌,禁止非科學醫學宣傳。)

此時的中醫中藥被描繪成巫術,而最為積極並極力要求廢止中醫的,是曾留學日本的西醫餘雲岫,認為中醫是“ 殺人的禍首 ”,要求五十年內消滅中醫。


國民政府從1929年開始,直至1947年這段時間,持續猛烈打壓中醫。不僅禁止中醫辦醫院、 設學校、登廣告外,還設立了審查國醫資格委員會,審查限於經政府考試領有證書者、或中醫學校肄業三年領有畢業證書者……等等。

在多重打壓之下,大部分中醫不得已之下只好另謀出路。而社會上歧視中醫的事件亦時有發生,如杭州衛生局在中醫執照上更加蓋“ 中醫不準使用西藥以及注射器具,違者吊銷執照,撤消資格 ”的字眼。

民國時期竭力消滅中醫的原因,正如反中醫的代表人物西醫餘雲岫所言,一是中醫理論皆屬荒唐怪誕;二是中醫脈法出於緯候之學,自欺欺人;三昊中醫無能預防疫癧;四是中醫病原學說阻遏科學化。

結語:

中、西醫學互有長短,各有不足。中醫不會消失也廢止不了,中西結合取長補短,造福的是全天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