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為什麼特別聽老師的話?

jingjing2013


一、班集體是有規則的,而且規則是可兌現的。家庭確實也是也有規則,但在規則的執行力度上是不如班級,比如說父母讓子女出來吃飯,但是子女可能拖十分鐘才出來,遲一些出來似乎也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在學校,課間就十分鐘,遲到一兩分鐘都不好意思,要爭取趕上。而且一遲到,不要說站在講臺上的老師臉色不好看,而且班上那麼多的同學還盯著看,怪不好意思,但在家裡,多叫幾聲,還沒輪到父母臉色不好看,學生的臉色就不好看。學生相信即使自己對父母有些過火,也沒什麼問題,因為是一家人,而老師則是外人,會和自己計較,他們是沒有義務要忍受自己的壞脾氣的。

二老師的愛是稀缺的,只有你足夠優秀才配得上。父母的愛多是無條件,但老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條件,比如八小時工作之外,老師可以不理班級的事情,但父母不可以如此,因為無條件滿足,所以學生也不會怎麼珍惜,而老師經常是隻有你做得好,讓我滿意,我才會肯定你愛你,所以對於老師表揚某同學,其他的學生容易產生嫉妒。而現在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他們嫉妒誰?不需要競爭,反正所有的愛都是我的。如果是幾個兄弟姐妹,那麼,很可能就要競爭家庭中的地位,如果家庭中地位爭取是誰做得更好,那麼,很可能孩子也會想辦法表現好給父母看,那隻好聽話了。

三、老師很大程度上能夠左右在學生在班集體中地位上下。班級和家庭不一樣的地方,班級是一個集體,是學生社會化的舞臺,誰都想在這個舞臺上當主角而且是正面形象的主角,如果在班級中表現不佳,很容易被其他同學所輕視,因為大部分學生寧可去得罪同學,也會不自覺和老師保持一致,被批評的學生容易有被孤立的感覺,所以學生是很重視老師手中的評價權,老師比較大程度上控制著班級輿論的方向,也就是說老師一定程度上是分配角色的導演。


門前海藍藍


因為老師要管幾十個孩子,想要在幾十個孩子裡獲得老師的關注,必須要聽話啊。

相比起父母而言,孩子一般會比較崇拜自己的老師,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

因為年幼的孩子還處於學習的階段,而很多父母的家庭教育很少有涉及到知識文化。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老師的角色就像是群羊裡的頭羊。

其次,學校和家庭的環境變化,會對獨生子女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

在家裡都是一家人伺候自己一個,到了學校,突然發現每個都是小霸王。

而老師的精力有限,無限照顧到每一個孩子。

這時候,人類原始的競爭基因就開始發揮作用。

“適者生存”,對孩子來說,想要儘可能的獲得和家裡一樣的地位,唯一的途徑就是聽話,讓老師很快的注意到自己。

當然,這是聰明孩子的做法。也有很多孩子通過調皮來吸引老師的注意力,卻發現得到的反饋並不是正面的,這時候,他們往往就會產生疑惑。所以,很多孩子在學校裡很調皮,只是想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注,只不過是選錯了方法。

聰明的孩子,更善於適應環境的變化並調整自己的角色。甚至直到成年,我們也在每天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環境意識,讓他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能夠幫他更好的成長,避免變成熊孩子。

以上。


福釀


對家裡的孩子來說,現在誰說話最好使?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NO,NO,NO,都不是,答案只有一個:學校裡的老師。

誇張一點說,老師的話簡直就是聖旨,孩子不僅會聽,而且還會不折不扣地執行。

而父母說的話就像空氣,孩子很少聽。搞得很多父母都要這樣嚇唬孩子:你要是再不聽話,我就告訴你們王老師···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鮮明的對比?老師們靠什麼獲得了孩子們的敬畏?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1

第一個原因:老師給孩子樹了明確的規矩,而父母沒有。

學生們在學校裡有哪些規矩呢?這裡來一起看下。

這些規矩是必須做到的:

按時到校。

衣服整潔。

見到老師要問好。

課前準備好書、準備好筆。

坐姿筆直。

雙手還要背在身後。

認真聽講。

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放學後按要求完成作業。

······

這些規矩是不能違反的:

上學不能帶零食。

不準說髒話。

不準動手打架。

上課不能交頭接耳。

不做小動作。

不能影響別人聽課。

不能抄作業。

考試不能作弊。

······

類似的規矩還有很多很多,要總結和提升一下的話,那就是學生日常行為規範

有了這麼一套規矩,老師面對班上幾十個孩子才不會慌,才能掌控局面,保證一切井井有條。

再反觀絕大部分家庭,哪有這麼明確的規矩?現在大家都一起回想下,你能清晰明確地說出家裡的3條規矩嗎?家裡有成文的規矩嗎?估計很多人1條都說不出來。

2

第二個原因:老師給孩子兌現了明確的獎懲,而父母沒有。

光有規矩遠遠是不夠的,因為僅僅寫在紙上的規矩都是空話,只有真正付諸實施的才叫規矩。

在學校裡,規矩的實施就是獎懲。

幼兒園有我們又愛又恨的小紅花

表現得更好,除了累積更多小紅花,還能升級變成大紅花,最後還能拿到那飄著香氣的真紅花。

這些紅花不僅獎勵給你,而且最重要的是:昭告全班,讓你那小小的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

其他一切獎勵也都是這朵小紅花的升級:表現好可以拿到獎狀,可以領到獎品,還可以站在全校學生面前講自己的光榮事蹟。

只要表現好,學校裡的規矩一定會兌現。老師不會輕易許諾,只要許諾後一定會兌現。

可反觀很多父母呢?很多時候都是輕易許諾、從不兌現。

最小的事:你快點吃飯,吃完這一口就讓你看電視。結果,沒有

大點的事:你快點寫作業,寫完了可以下去玩了。結果,沒有

更大的事:你好好學習,如果考試進步了就給你買IPAD。結果,沒有

這至少帶來了兩個問題:其一,很多許諾是不應該的,孩子做一些事是必須的,不應該許諾給獎勵。其二,隨便許諾後卻不兌現,一點點蠶食了孩子對你的信任和尊重。

日積月累後,你再說什麼話,孩子都不會相信了。這一點都不奇怪。

兌現獎勵只是一個方面,而兌現懲罰則更為重要。

在學校裡,孩子在某方面犯了錯,老師會及時對照規矩給出懲罰。

比如,考試敢作弊,老師就會批評,不給小紅花。

同樣來反觀父母對孩子,很多規矩下的懲罰措施都是擺設

孩子沒按照求做,哭鬧耍賴,只要鬧騰得厲害一點,大多數家長都會心軟屈服。別說懲罰了,反倒變成孩子要挾父母了。

長此以往,父母口中所謂的規矩,哪還有半毛錢作用?逢人還抱怨:我們給孩子立規矩了呀,可就是不管用啊。真是這樣嗎?

3

第三個原因:老師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而父母沒有。

這話怎麼說呢?就是老師給孩子們傳遞的都是積極正面的形象,要求學生做到的事,老師會身先士卒;而父母很多時候卻把自己當成了局外人,只要求孩子如何,卻從不要求自己。

來看看老師的工作狀態。

要求學生不能遲到,老師就會提前先到。很多值班老師和校長,往往都提前很多就到學校門口等著學生。不值班的老師,則會提前到辦公室準備好上課的材料和工具,上課鈴一響,準時出現在講臺上。

要求學生不能上課隨便講話,老師也有自己的原則。上課不能接打電話,手機都不準帶入教室。

要求學生按時完成作業,老師則會加班加點。按時批改完作業和試卷,第二天一早就發給學生。

再看看很多家長的日常。

要求孩子不玩遊戲不玩手機。結果呢?自己成天拿著手機不放。就連吃飯時,都忍不住要摸幾下。這樣怎麼能阻止孩子玩手機?

要求孩子不看電視。結果呢?孩子寫作業時,自己在客廳裡看電視。還開懷大笑。這樣怎麼能讓孩子安心學習?

要求孩子認真寫作業、求進步。結果呢?自己對工作毫不上心、天天倒數。這樣怎麼能讓孩子從你身上獲得正能量?

老師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至少是以身作則的示範。所以老師批評學生時,孩子願意聽,因為老師就是比我做得好啊。

家長沒有給孩子樹榜樣,反倒是反面典型。你再去要求孩子,孩子有足夠的心理優勢反駁你:你自己都做不到,還來要求我?

4

有人可能要說了:你不是說老師牛嗎?為什麼有的老師卻管不了自家孩子呢?

這話說到點子上了。為什麼呀?當然是因為:老師在學校裡是老師,嚴格按照規矩來辦事,所以能管好班上幾十個學生。

可回到家裡呢,他的身份就變成了父母,他的行為也變成了普通父母的行為。沒有堅持自己作為老師時的那些做法,管不住自家一個孩子也就不奇怪了。


會好健康匯


當孩子有優點時,家長不及時表揚,而有缺點時卻及時指出,孩子在家長面前毫無成就感可言。孩子愛鼓勵,孩子每做一件事,老師會及時鼓勵他,增加了他的上進心,也增加了他的聽話習慣;家長一般不會這樣做,不注意及時表揚孩子,長此下去,孩子養成了習慣,幹不幹一樣,聽話不聽話一樣,失去了上進心。故而形成小孩子聽老師的話多過家長。因照顧全班學生,教師不會象家長一樣時時盯著一個孩子,孩子有自由的空間,對立面形成的機會少。部分優秀老師能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及個性特點實施教育,與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給孩子的是孩子需要的東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滿足。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