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總是忍不住衝孩子發脾氣?請用生理療法和心理療法快速控制情緒

在中國的家庭裡,很多人從小就沒有聽到過父母的表揚,有些父母一般不太善於在小事上為你辯護,比如和其他孩子吵架,不管是誰的錯,責罵是經常發生的,即便是一點小事也會責罵孩子。

為何父母很容易會對孩子發脾氣?可能並不是因為孩子不聽話

說起發脾氣這件事,爸媽們往往歸咎於孩子的不聽話,太淘氣,或某種行為實在是不像話。

大多數爸媽會說,自己也不想發脾氣,但是實在不得已而為之,是為了教育孩子。

比如孩子經常吃手,尿褲子,拿其他孩子的東西,打人,不吃蔬菜,不學習,無緣無故搗亂等等。事實上,很多在父母看來,是孩子的不服從和不恰當的行為導致孩子出現這些問題,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又存在嚴重的誤區,誤以為發脾氣就可以起到震懾作用,孩子也會變得懂事聽話。

同時,父母愛發脾氣也跟父母自身有一定的原因:

比如, 為了滿足個人的虛榮心,還有,對孩子的期望太高,但孩子又不能滿足自己的想法,當然有些父母是因為夫妻之間關係不和,心理壓力,或者鄰居婆婆和兒媳之間的摩擦等,這些負面情緒會發洩到孩子身上。在心理學上,

這被稱為踢貓效應。

總是忍不住衝孩子發脾氣?請用生理療法和心理療法快速控制情緒

踢貓效應:一種典型的壞情緒傳染現象,壞情緒是會按等級強弱逐漸傳遞的

“踢貓效應”是這樣說的:

一家公司的董事長全神貫注地看報紙,以至於忘記了接待重要客戶的時間。

為了不遲到,他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駛。

結果,警察開了一張罰單,最後錯過了時間。

老董非常生氣,回到辦公室後,他把銷售經理叫到辦公室來訓斥了他。

訓斥結束後,銷售經理慌慌張張地走出老董的辦公室,把秘書叫到他的辦公室,批評他。

秘書無緣無故地被挑剔。自然,她滿腔怒火,故意挑撥接線員。

接線員回到家,對他的兒子既沮喪又生氣。

兒子莫名其妙地被父親罵了之後,他也很生氣,狠狠地踢了他的貓一腳。

就如同上面這個故事一樣,壞情緒很容易會傳染給一個比你弱一級的人。當我們遇到了某些事情心情變得煩躁的時候,這種壞情緒就相當於給你添加了一層濾鏡,當你再次看向周邊的事物的時候,都不會有太好的臉色。只要孩子在這個時候,哪怕只是一件非常非常微小的事情,都有可能引爆。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在《理性情緒》中指出:

人們並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煩意亂,而是被他們對這些事件的看法和觀念搞得心煩意亂的,人們帶著這些想法,就會產生不健康的負性情緒,如暴怒、焦慮和生氣。

總是忍不住衝孩子發脾氣?請用生理療法和心理療法快速控制情緒

衝動下的語言暴力,可能會對孩子造成這5點傷害,請嘴下留情

1.身體疼痛和情感疼痛的大腦回路是相同的

密歇根大學的EthanKross博士的一項實驗發現,情緒和身體疼痛在大腦區域的反應非常相似, 當父母虐待他們的孩子時,孩子們遭受的情感創傷可能和身體上的痛苦一樣嚴重。

2.言語侮辱會改變兒童發育中的大腦結構

大腦結構不僅受基因的影響,也受後天經驗的影響,哈佛醫學院的馬丁泰徹博士發現言語侮辱會對兒童造成大腦“損害”。

3.言語攻擊造成的負面後果不能被“愛”所抵消

如果母親是一個溫柔有愛心的人,父親經常侮辱孩子,母親的善良不能抵消父親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4.故意情緒傷害的影響較長

如果一個孩子經常被人故意攻擊和貶低,即使這些話聽起來可能只是一種“嘲弄”,孩子也會受到嚴重的傷害。

5.言語攻擊將成為“內部批判性聲音”

“內部批評聲音”是一種內化的批評聲音,經常存在於人的大腦中,出現在做某事或評價自己的時候, 這有點像自言自語,但它充滿了對自己的否定和批評,這會讓人感到自卑,孩子自己也會非常消極。

總是忍不住衝孩子發脾氣?請用生理療法和心理療法快速控制情緒

小浩本來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因為父母搬家了,小浩從小鎮搬到上海學習,起初,他非常自信,非常積極地與同學交流。

但有一次,小浩聽到兩個同學在背後議論他,說他是鄉下人,穿著樸素的衣服,沒有品味,成績不好。他只會努力學習,不能和每個人一起玩。小浩被狠狠地打了一頓,看著自己樸素的衣服,小浩覺得自己真的變成了一個“土包子”。事實上,小浩的家庭環境很好,他自己的條件也很好。然而,在同學諷刺的作用下,他變得越來越沒有安全感,越來越孤獨,成績也一落千丈。

王爾德在《道林·格雷的畫像》中說:“一旦被貼上標籤,你就很難逃脫。”
總是忍不住衝孩子發脾氣?請用生理療法和心理療法快速控制情緒

如何能控制自己的脾氣呢 ?用生理療法和心理療法快速控制情緒

心理療法:

總的來說,成年人管理自己的情緒有四個基本的步驟,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下:

  • 1覺察——學會發現並接納自己的情緒

察覺就是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在意識的過程中,你可以在頭腦中問自己這些問題:我做錯什麼事了?我感覺如何?我的心情是什麼?

當你意識到你的情緒時,你可以在心裡默默地暗示自己:我注意到我有這種情緒,我用這種情緒接受自己。事實證明,你越是拒絕接受自己,越是想強迫自己改變,你就越難以改變,因為你太緊張,太執著了。相反,當你放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這件事就容易看開,你接受自己,情緒也會得到放鬆。

  • 2疏導——找到合理的途徑和方式,來緩和、疏導甚至發洩掉自己的情緒

事實上,有一些方法可以控制和引導情緒。

首先,在你情緒激動的時候,你可以嘗試深呼吸,然後進行微笑,最後用語言提醒自己不要生氣,但這些方式如果不管用,那麼你可以迅速選擇隔離自己,遠離孩子,等待脾氣發洩的那一刻,要躲避孩子,等到情緒冷靜後再處理這件事。

  • 3內省——從內在去自我反省,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衡量情緒失控的結果是不是自己能承擔的

內省就是自檢、自省,要求父母站在理智的一面考慮問題,比如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應該考慮自己是否也有錯誤,所以才導致孩子變得如此,要時刻去提醒自己,要批評孩子前,先批評下自己。

  • 4解決——找出處理事情的辦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補救的辦法,二是下次的預防和應對辦法。

解決就是找出下一次如何補救和處理它的方法,比如你已經對孩子生氣了,那麼你已經考慮如何修復關係,你可以向孩子道歉,並且詢問孩子的需求,以此告示自己,下一次出現問題,相當先冷靜處理。

總是忍不住衝孩子發脾氣?請用生理療法和心理療法快速控制情緒

生理療法:

有一位美國心理學家費爾德提出了一種控制情緒的有效方法,即“數顏色法”。

具體的操作方式是什麼樣的呢?

當你和你的孩子發生了矛盾,令你很憤怒的時候,你可以先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可以是臥室,也可以是廚房,任何地方都可以,只要相對安靜。

然後開始環顧四周,看看自己周圍的事物,並告訴自己那是什麼東西:

例如:藍色的椅子,白色的桌子,粉紅色的床單等等。

那麼這是什麼原理呢?

其實是因為人在生氣的時候,腎上腺素的分泌會使肌肉緊繃,然後會讓身體處於“進攻模式”,此時的注意力全在感覺上,而失去了理性的判斷。通過數顏色法能有效分散注意力,使大腦恢復理性思考。等你心情冷靜一些了,再想想怎麼和孩子交流比較好。

總是忍不住衝孩子發脾氣?請用生理療法和心理療法快速控制情緒

總結: 一個優秀的教育者應該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說的比他們說的更重要。孩子也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情感世界,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表情,都會對孩子性格的塑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因此,父母在批評和教育子女時,應該反省自己的語言和行為,相互比較,在其他地方思考,始終與子女保持用心真誠的溝通。只有這樣,孩子的教育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總是忍不住衝孩子發脾氣?請用生理療法和心理療法快速控制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