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此泉乃將軍一劍刺出,且泉水有靈

此泉乃將軍一劍刺出,且泉水有靈

公元104年,李廣利再徵大宛,攜數萬人之勢,威懾西域。沿途各個小國沒有不迎接的,都拿出糧食供養軍隊,相比第一次各國龜縮城堡,緊閉大門,不給一米一粟來說,可謂天壤之別。此時他可謂意義風發,全無之前攻打大宛失敗後,被漢武帝劉徹嚇得不敢進關,龜縮在敦煌的模樣。所以,當輪臺國還玩老一套時,李廣利直接讓大軍血洗了他們。

此泉乃將軍一劍刺出,且泉水有靈

接著一帆風順到達大宛,此次大宛也打不過了。他們的高級官員就開始找退路,認為大漢之所以攻打大宛是因為他們的國王把好馬隱藏起來不給漢武帝,還殺了漢朝使者,劉徹攻打他們是為了找回面子。於是,他們殺了國王毋寡,並以好馬作“人質”要挾李廣利談判。李廣利見了毋寡的人頭,再加上也擔心康居的援兵到達後,漢軍可能會作戰失敗,也就接受了大宛的許約。

此泉乃將軍一劍刺出,且泉水有靈

大宛人就放出好馬,讓漢軍自行挑選,還拿出許多糧食供養他們。漢軍挑選了好馬幾十匹,中等以下公馬母馬共三千多匹,帶著大宛送的糧食,就趾高氣昂的撤軍了。若是沿途無事倒還好,升官拜將指日可待,封侯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惜天不從人願,到敦煌沙洲附近時,人困馬乏又沒有水喝,士兵紛紛倒在了戈壁灘上,派去找水的士兵也說這附近方圓數里寸草不生。李廣利一聽,頓時心急如焚:“七十二拜都拜了,就差一哆嗦,要是在此損傷的士兵過多,那功勞恐怕連變成苦勞的機會都沒有,說不定腦袋都得搬家。”乾等也無濟於事啊,於是就親自到附近山中找水,但也一無所獲,急切之下,以手拍石,對天盟誓要是有水就如何如何,老天聽沒聽到不得而知,但當他拿出佩劍刺向山體時,刺中之處立刻就有一股泉水噴湧而出,解了大軍的乾渴。並且此水還有靈,來飲水的人多出水就多,來飲水的人少出水就少。

此泉乃將軍一劍刺出,且泉水有靈

當地人為了紀念這件事,就將這個泉水命名為貳師泉,還在山中修建了一座“貳師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