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未來中國數學屆的領軍人物,你聽過幾位?

大國的崛起是數學的崛起。表面上數學與國家強盛毫無關係,但如果細究發展動因,最後會明白,數學才是社會發展最底層的引擎。但在數學研究上,真正考驗功底的世界數學界的三大頂級獎項——菲爾茲獎、沃爾夫獎和阿貝爾獎,中國本土沒有一個人獲得過,這就是我們中國數學與外國數學的差距

但隨著國家對基礎學科的重視和投入,近些年不時就有中國青年數學家在國際數學界嶄露頭角,他們是中國數學崛起的希望,我們一起來看下他們都是誰?


1.張偉:拉馬努金獎,晨興數學獎金獎,克雷數學研究獎得主

未來中國數學屆的領軍人物,你聽過幾位?

張偉,四川達州人,1981年出生在大竹縣農村,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2000至2004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並獲理學學士學位,北大本科畢業後前往美國深造,師從著名華人數學家張壽武教授2009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張偉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數論及其相關的自守形式表示論。2010年年僅29歲的他獲得SASTRA拉馬努金獎,成為第一位獲此國際大獎的中國籍數學家,在2016年,他獲得有“華人菲爾茲獎”之稱的晨興數學金獎。在2018世界數學家大會上,張偉受邀作45分鐘報告。因其在算術幾何、自守形式的算術方向的開創性貢獻獲得2019年度克雷數學研究獎,這是中國數學家首次獲得該獎項。


2.惲之瑋:未來中國代數幾何領軍人物

未來中國數學屆的領軍人物,你聽過幾位?

惲之瑋,1982年11月2日出生於江蘇常州,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數學教授 .獲第四十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滿分)。2000年-2004年,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本科,獲理學士學位 。2004年-2009年,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導師:羅伯特·鄧肯·麥克弗森。2012年獲得拉馬努金獎 。

惲之瑋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幾何表示論,該領域立足幾何,通過幾何表示,進一步揭示其與代數幾何、數論、拓撲等數學主幹分支間的聯繫。

惲之瑋與吳寶珠合作關於朗蘭茲綱領的部分證明工作。惲借鑑吳寶珠在證明朗蘭茲綱領自守形式的經典跡公式的基本引理中的想法,證明了自守形式的相對跡公式的基本引理。

其在博士後階段解決了例外李型單群的反伽羅瓦問題,可謂該領域近20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與德國數學家焦亨、吳寶珠合作的發表於數學年刊(2013年第1輯)的文章中,其共同利用幾何朗蘭茲理論,構造了一些新的局部系統,解決了卡茲教授(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多年未決的重要猜想。


3.許晨陽:未來中國代數幾何領軍人物

未來中國數學屆的領軍人物,你聽過幾位?

許晨陽,1981年出生於重慶,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 。2004年許晨陽獲得北京大學碩士學位。2008年許晨陽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2012年回到北京大學,加入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2013年獲得求是傑出青年獎和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14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並被評為北京大學長江特聘教授。2016年獲得拉馬努金獎。2017年獲選龐加萊講座教席。2018年獲得“科學突破獎”,“新視野”數學獎 。

許晨陽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一般型對數典範偶的有界性理論,證明了對數典範閾值的上升鏈猜想,極大推動了正特徵三維極小模型綱領,在對數典範奇點的極小模型綱領中做出突破,證明了田剛和Donaldson關於K-穩定性定義的等價性,解決了《幾何不變式論》前言裡關於典範極化簇漸進周穩定緊化不存在的問題,並系統研究和發展了對偶復形理論。

許晨陽在與C. Hacon和 J. McKernan的合作研究中發展了具有對數結構的一般型空間序對的有界性理論。 這一理論的一項主要應用是證明了一般型代數簇的自同構群的有限性。這極大地推進了一百多年前Hurwitz在代數曲線情形的古典結果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肖剛在代數曲面情形的工作。這一理論的其他重要應用包括Shokurov的ACC猜想的完全解決,以及在任意維數推廣Deligne-Mumford的穩定曲線理論。許晨陽與李馳合作建立了用極小模型綱領研究Fano代數簇的K-穩定性的一種理論架構,可以將涉及K-穩定性的問題歸結為特殊檢試構型的研究。許晨陽在與C. Hacon的一篇論文中證明在特徵為p情形下的三維代數簇上存在多重theta翻轉操作(此處p是大於五的素數),推廣了日本數學家森重文在特徵零情形的工作。在與J. Kollar的合作中,許晨陽發展了用極小模型綱領研究對偶復形的理論;特別,他們研究了具有對數結構的Calabi-Yau序對的對偶復形,證明了其基本群的有限性質,從而解決了Kontsevich-Soibelman猜想在維數不超過四時的情形。


4.袁新意:第一個獲美國克雷研究所研究獎的華人

未來中國數學屆的領軍人物,你聽過幾位?

袁新意,目前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教授,1997年畢業於麻城市宋埠鎮中學,2000年畢業於黃岡中學,同年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金牌。200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系,北大同班同學還有張偉、惲之瑋和朱歆文等。2008年在華人數學家張壽武指導下拿到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是數論,2008年博士畢業時獲美國克雷研究所研究獎,成為第一位榮獲該獎的華人,2015年他與合作者完成了“數學四重奏”的華美樂章,將數論與幾何統一在一起,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引起了數學界的極大興奮與關注。


未來中國數學屆的領軍人物,你聽過幾位?

朱歆文,2000年畢業於成都石室中學理科實驗班,高中期間曾獲全國數學聯賽一等獎併入選國家數學奧林比克集訓隊。2000年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習,在2004年以優異成績本科畢業後,赴加州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學位。他於2009至 2012年在哈佛大學任教,2012年至今在西北大學做助理教授。

朱歆文主要致力於幾何表示理論的研究,尤其幾何朗蘭茲綱領方面。他研究了環路群的旗流形的幾何和拓撲性質,並把幾何朗蘭茲綱領理論應用到了算術幾何領域,做出了重要成果。

2019年9月5日,2020年度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揭曉,朱歆文因對志村簇理論的應用和p進簇的黎曼希爾伯特問題等在算術幾何中的工作取得重要突破,獲得了本屆科學突破獎——數學新視野獎(New Horizons in Mathematics Prize)


當然還有很多青年才俊我就不一一列舉,隨著我們國家的重視數學,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青年數學家在世界上嶄露頭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