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理財產品裡面的,智能投資靠譜嗎?

火科技


對於錢財,一定要慎重。新概念出來的第一波受益者,肯定是忽悠和騙子的。根本不用判斷就知道。


下求


任何正規國家金融機構的智能理財投資提示裡邊,大多都是根據個人情況匹配的投資策略性的原則,還要看你個人的情況來進行投資理財。


比如智能理財策略告訴你把你的資金10%用於現金管理類(也就是儲蓄),40%用於購買固定收益類產品,40%用於購買權益投資類產品,10%用於其它。這些都是智能優化匹配出來的比例。對於10%用於儲蓄這項你可以放心,它是確保有收益的,比如你可以選擇中國銀行大額存單(三年期的年利率大約3.85%左右),你也可以選擇中銀活期寶(目前年化收益大約2.7左右)等儲蓄產品。 至於40%用於購買權益投資類產品,這個要看你的投資眼光和你對投資產品瞭解和判斷能力了, 因為這類產品有收益也有風險,高收益伴隨高風險,確實比較刺激,這類產品包括基金,像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QDll型基金。在目前的金融、股票市場背影下的這些基金公司中,有的基金公司經理做的比較好,能夠為客戶獲取收益,像嘉*基金做得就相當不錯。

*銀**基金做得就差強人意了。
所以如果沒有正確的投資思路和投資經驗的話,權益投資類產品少碰為妙,可以適當增加儲蓄比例。股票做的好的朋友可以適當介入這類產品。 固定收益產品接觸的少,在這裡不便向大家做介紹,大家可以多瞭解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與大家分享,不妥之處請多多指正,謝謝。


1231237150


目前國內智能投顧尚處於起步階段。如果僅考慮投資收益與流動性需求兩個指標的匹配,理財機器人已經具備了在瞬息間幫助上百萬投資者做出最優資產配置的能力,未來的智能理財還需要將風險性、流動性和收益性都納入到機器人的‘思維’之中,人工智能理財的進化之路仍然任重道遠,不過這是個好的開端!

幷州阿健


我覺得不靠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