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這個司務長不簡單!精打細算成了人人稱讚的“好管家”

這個司務長不簡單!精打細算成了人人稱讚的“好管家”

爬繩訓練。

駐守在滇西紅土地上的南部戰區陸軍邊防某旅四連有這樣一位司務長,他叫劉濤,入伍9年來,幹過戰鬥班班長,當過通信員,讀過士官學校,在每個崗位上都能夠兢兢業業,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個讓領導放心的好戰士。

能“忽悠”人的司務長

提到“忽悠”,俗話說忽悠不僅是忽悠,還是一種藝術。但第一個被司務長“忽悠”的就要數菜市場的商販了。“土豆三塊一斤?老王,你不厚道哦,那邊老李才賣兩塊五,我都沒去他那邊買,還不就是因為咱倆是老熟人了,我照顧你的生意,你也得照顧下兄弟哦,怎麼樣?便宜點!”經過他這麼一番“忽悠”,每次買菜回來,還真能少花個百八十塊的。有戰士勸他:“又不是你自己的錢,你何必這麼斤斤計較呢?”但司務長偏要去計較,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精打細算,油鹽不斷”,還經常提醒大家:“正因為不是自己的,才更要斤斤計較!”

能讓官兵吃好的司務長

為了能讓官兵吃飽、吃好、吃得有營養,他可沒少吃苦。從他那厚厚的兩本筆記,粗糙的雙手,整天忙前忙後就可以看得出來。翻開“劉大勺”的筆記本,第一頁就寫了這樣一句話:不僅要讓官兵們吃飽、吃好、吃得健康,還要吃出戰鬥力。為了實現這個願望,劉司務長是真用心、用真心,筆記本里記著節約糧油的小辦法,官兵愛吃的菜及做法,戰友們對飯菜的反響,從營養學書本里抄錄的菜餚搭配秘方,各類菜系的製作技巧……官兵吃完飯後,他總愛在各班的飯桌前轉一轉,看看哪樣菜吃得多,哪樣菜剩得多。

能練好兵的司務長

“不要總以為軍事素質不好的人才被扔到後勤崗位,體能考核不過的人我不會收他當炊事員。”老劉常把這句話給連隊官兵說。記得有一次領導下連蹲點,點名就要挑後勤人員考核體能。對此,老劉自信地對領導說:“炊事員、給養員、衛生員、通信員您隨便考,保證都合格。”後勤人員客觀上訓練時間比其他人少,別人操課他們要去做飯,別人吃完飯後他們要去收拾飯堂,訓練的時間只能一點一點擠出來。為此,老劉把後勤拉出來單練,規定時間,規定標準,結束後收隊做飯。晚飯後,老劉先帶炊事員打掃完廚房衛生,之後去操場上把下午欠的課目補上。熄燈前,老劉檢查完第二天早餐的準備,接著又帶著炊事員們搞體能。

能講清規定的司務長

在軍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講不清規定的司務長不是好支委,因為處在管錢管物的重要崗位,很多事情不說清楚、不講明白,給自己給連隊就會帶來麻煩。但他有一套,每天晚飯開飯時,他就會拿著他做的《連隊逐日資金消耗表》和《今日所買物品所放位置表》在隊伍前面給大家一一說明,然後放在公示欄讓大家去核實,做到每一分錢用到哪裡、每一物放在哪裡都清楚明白。連隊主官和官兵都非常信任,在每個月進行的伙食測評活動中,老劉的滿意率都是98%以上。

“站好本職崗位,無愧於組織交給的任務和肩上的責任,讓戰士們吃得好、穿得暖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只要部隊需要,我願意一直當好這個管家。”

——劉濤

這個司務長不簡單!精打細算成了人人稱讚的“好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