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影視圈“裁員潮”之下,從業者該如何度過寒冬?

這幾天除了娛樂圈高以翔深夜錄節目猝死事件外,網易“暴力裁員事件”也鬧得沸沸揚揚,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

事件之後,從11月24日起,網易公關部就立刻安排了專項小組,並且連發兩條聲明,向被裁員的前員工緻歉。一時間也登上了數次熱搜。今日,網易再次發佈聲明,已與當事人和解。(聲明結尾如下:)

影视圈“裁员潮”之下,从业者该如何度过寒冬?

在廠長看來,網易這次對裁員事件的處理,已經相當誠懇了。不僅處理了涉事員工還反思並改進了問題反饋機制,且承擔了事件的全部責任。

雖然互聯網公司裁員的話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像網易這樣的互聯網頭部公司還能對此類事件處理妥善,然而遍地開花卻深處凜冽寒冬的影視傳媒公司,裁員的現象卻有增無減,在行業內的影視人們也經常在“離職”“被裁”之間徘徊。

2019年,這個現象有所好轉嗎?

而身為影視人的我們又如何在這寒冬的夾縫中生存自救?

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花時間來思考和深究。

別不信,影視行業的“裁員潮”還沒有停止!

今年第一季度時,作為人員變動、公司招新最活躍的季節,影視行業的人員變動其實還並沒有那麼火熱。

除了頭部公司以及項目較為飽和的宣傳公司外,已經聽到有不在少數的電影公司正才進行裁員

影视圈“裁员潮”之下,从业者该如何度过寒冬?

其中,有一直都奉行“末尾淘汰機制”的一線綜合電影公司,也有幾年沒有出過賣座項目的中型電影公司,以及有著香港濃厚資源也作出過爆款項目但寒冬下選擇緊縮的公司,當然也有主管變動頻繁資本陷入僵局的大公司,更不用說接不到活就地就散的宣發公司

在外人看來,中國第一季度票房全球第一,盛讚《流浪地球》的劃時代;一群官媒、紙媒、平媒也在吹噓春節檔又一次大爆發,行業寒冬早已度過。

影视圈“裁员潮”之下,从业者该如何度过寒冬?

但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真的知道,中國電影市場好不好,可能也只有中國電影人自己知道。

但如今已接近年末,這一波暗流湧動的“離職潮”,也許還要持續很久。

離職潮來襲,

去留主動權早已不掌握在大家手裡

照理說,開春後往往是各個企事業開始人才選拔、更迭和儲備的重要時節,

近期各個影視公司、發行團隊則都開始大幅度的裁員,一些發行團隊砍掉了一半的人員。

原來一個區域可能有3-5人,現在僅僅留下一個資格最老的員工。

影视圈“裁员潮”之下,从业者该如何度过寒冬?

這其中,衝擊最大的一般是成立時間不足三兩年的發行公司。

這些公司一般沒有特別強的能力去主控主投影片,盈利能力較差,獲得豐厚利潤的機會極小。

這部分影視公司大都是砍掉了發行事業部,把地推完全捨棄掉。因這部分公司並沒有形成較好的行業口碑,對產業格局的影響力也不大,他們的去留對於影視行業整體並沒有傷筋動骨的影響。

人員的波動和離職潮,勢必會對整個行業有觸動和波及,加之近期互聯網行業的解職潮,多家互聯網企業被爆鉅額虧損,也連帶影視行業受到牽連。

影视圈“裁员潮”之下,从业者该如何度过寒冬?

離職後的工作機會到底有沒有?答案是未知的。根據瞭解,目前大多數裁員的部門可能都在“發行部”“策劃部”“文學部”。

而背後的原因也是,行業寒潮來襲,不會再像之前一樣同時啟動多個項目,一旦如此,從開發和終端來下手,緊縮人員

對於從業人員來說,行業的大趨勢來了,再怎麼努力,也沒有能力左右自己的去留。

產業動盪的根本原因:

從業者沒能拿出質量過硬的作品

目前內地電影產業動盪不斷,但影視行業的特殊性在於,他受到其他產業影響沒有那麼大,雖然其也是一個龐大複雜、需要多工種協同工作的行業,不過和其他產業相比,電影產業對於社會資源的整體依賴程度較低。

其實“寒冬”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

影视圈“裁员潮”之下,从业者该如何度过寒冬?

但凡票房不如預期、股票下跌,俗稱“行情不好”,“寒冬”論就會甚囂塵上,比如在2016年。

只不過今年這一次更甚以往。

在此之下,最容易受到打擊的,就是在這個行業裡沒有“精氣神兒”的人。所謂“精氣神兒”就是身為電影人的一種骨氣,一種對於電影發自內心的熱愛和追求。

特別是中國的影視行業,能夠影響和摧毀他的只有他自己,也只有他自己不夠堅定、不夠執著,才有幾年前其他不良資本的影響。其實像中國電影這樣大規模和體量,能夠起到絕對影響的力量幾乎是不存在的。

影视圈“裁员潮”之下,从业者该如何度过寒冬?

中國電影如果最初就能夠齊心於作品,可能在矛盾發生的最初就可以化解,中國電影產業想解決目前的問題同樣需要依靠自己。

從產業規模逐步擴張、國家對文化產業不斷扶持,在很長時間內,我們只是為了提高票房而做了太多違背健康發展的事情,不良資本的滲透、低價票補的瘋狂,都使得近些年看似瘋狂發展的電影產業,實際上是飲鴆止渴。

影视圈“裁员潮”之下,从业者该如何度过寒冬?

想解決這一切,勢必要一切迴歸到傳統和正規之上,至少我們自己電影人應該清楚,中國電影就應該讓中國電影人自己說得算,資本、互聯網、票務平臺方是好東西,但他們最終是要服務和協助中國電影發展,而不是本末倒置,

讓中國電影成為他們的一部分,為其打工,這極易讓他們左右中國電影未來的發展趨勢。

中國電影產業面臨的問題是,看起來好像是要幫助的資金和其他產業,最終的目的更多是要吃掉你,但又因為沒有過硬的作品,只能受資本的左右。

價值觀

是從業者對付寒冬的最強大的武器

那麼對於已經面臨危機的中國電影,甚至面臨隨時隨地被勸退、被解職的普通電影發行人員、工作人員,包括近兩年總是處於下風的地面發行,我們到底有沒有什麼手段可以“扭轉乾坤”呢?

其實真正熱愛這個行業的電影人應該感謝這個寒冬。寒冬幫你們把一些投機取巧者淘汰出去。就如自然界的優勝劣汰法則,沒有堅持,不真正熱愛這個行業的人,以及那些沒有責任感和價值感的人,註定活不過這場寒冬。

影视圈“裁员潮”之下,从业者该如何度过寒冬?

那麼,靠什麼才能度過這場寒冬?

價值觀。

“價值觀”這三個字,要放在三四年前,誰談誰就是迂腐,就是妨礙別人賺快錢。但是在寒冬中,能夠存活下來,拼的就是“價值觀”,依靠的也只能是“價值觀”。

只有有價值觀和責任感的人,才心甘情願忍受常人所不能,在寒冬中活下來。

影视圈“裁员潮”之下,从业者该如何度过寒冬?

如果你沒有價值觀,沒有責任感,你可能不應該留下來,你可以把機會留給那些真正有所堅持的人。

韓國、伊朗、印度,甚至泰國,這些國家的很多優秀電影都超過了中國。對於這些國家的影視行業來說,也許從來沒有我們所經歷的春天。他們的每一天都是我們所謂的寒冬,每一部作品都融資困難。

對他們來說,拍一部電影是非常難得的機會,所以要認真拍好每一部影片。除了好萊塢,中國應該是世界中最有錢的電影市場。但是,我們這些年卻鮮有警世的好作品出現。

另一方面,他們往往也面臨著嚴格的審查制度。比如印度,印度的電影審查制度之嚴格絲毫不遜色於我們,但印度依然連年產出直面社會現實的爆款電影,如《我罩袍下的口紅》《摔跤吧!爸爸》等。

影视圈“裁员潮”之下,从业者该如何度过寒冬?

而我們呢?雖然無法避免審查對電影創作的一定限制。但在此之下,依然有像婁燁、賈樟柯這樣的導演,在堅持著自我的表達;或者像《我不是藥神》《嘉年華》等影片,同樣直指現實。

帶著腳鐐跳舞,不能是我們這個時代電影人的必備能力?

所以,不要再給自己找外在理由了。

好的電影並不只是靠錢堆砌出來的,靠的是作為電影人的一種創作自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關懷,以及對於電影最純粹的熱愛和對初心的堅持。

影視寒冬中,你和資本的投機者恰好都在一個起跑線。他們是想快也快不動,因為沒法靠玩概念圈錢了。

所以這個時候,專心做電影,具備匠人精神的電影人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急戒躁,慢下來,做一些質量過硬的作品。

影视圈“裁员潮”之下,从业者该如何度过寒冬?

裁員潮並不可怕,行業寒冬也沒有什麼可以恐懼的。價值觀是影視行業應對資本寒冬和政策風險的最大武器!

只有具備鋼鐵意志的人,才能熬過冬天,迎來春天,並且在夏天怒放,在秋天收穫所有勝利的果實。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