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老大越來越作,老二可愛活潑,二胎老母親怎麼能公平?

老大越來越作,老二可愛活潑,二胎老母親怎麼能公平?

老大越來越作,老二可愛活潑,二胎老母親怎麼能公平?


二胎媽媽要知道無論兩個孩子之間相差幾歲都別指望老大一夜之間長大


每天晚上,當我鼓起勇氣,推開家門時,一般會迎來這樣的場面:


3歲多的老大抬眼看一下,身形不動,節奏不亂,為了維持母子關係,淡定地喊一句:媽媽回來啦。


1歲多的老二則會像流彈一樣撲過來,一邊喊媽媽媽媽,一邊用溼噠噠的嘴巴在我臉上毫無章法地一通亂啃。


這顆糖衣炮彈,立馬把我由內到外腐蝕成了一灘甜蜜的糖水。


當我們感情火速升溫,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時,老大還在那撅著屁股,一心一意擺弄他的那堆破銅爛鐵!


都說老大憨,老二精,這話有點道理。作為半路搶地盤的,老二沒點霹靂手段還怎麼在江湖上混!


老大越來越作,老二可愛活潑,二胎老母親怎麼能公平?


記得有一次老大上學,老師出了一道這麼一個問題。


“如果爸爸一週陪孩子的時間少於12小時,就要被取消爸爸的稱號”。


照這麼說,我差不多會被取消媽媽的這個稱號了。


我想著,老大上小學,正需要養成習慣和打好基礎,我多陪一些在所難免。


老大越來越作,老二可愛活潑,二胎老母親怎麼能公平?


二寶還小,反正有人陪著就行,不一定非要是我。


我在上下班的路上都會想他,但工作的時候不想他。


我現在多拼一拼,未來可以給他創造更好的條件,也是付出的一種方式。


我很清楚自己想工作,有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目標。


我原本以為要是二寶會說話,他一定會說:不公平!媽媽陪我的時間太少


但是二寶每天卻都很樂呵,而經常抱怨“不公平”的總是老大!


老大越來越作,老二可愛活潑,二胎老母親怎麼能公平?


我一開始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我對你付出這麼多,所有時間都給了你,你怎麼還能覺得不公平呢!


我問老大:為什麼?


他說:我覺得你不愛我了!


前一段國慶假期,每天和一個3歲小男孩從早到晚的相處,真是讓人崩潰。


上班七天給錢, 陪娃七天要命!


你讓他稍微看看書,就淚眼婆娑;


你說弟弟在睡覺,你小點聲兒,絕對不是把這個弄翻,就是把那個弄倒;


你說東,他絕對說西;你講道理,他有一百個主意等著你。


老大越來越作,老二可愛活潑,二胎老母親怎麼能公平?


三、四歲的小男孩,自我意識空前爆棚,不服管,很執拗,不接受批評,各種作妖。


而家裡的二寶呢,1歲半,像只小胖熊。


你給一個笑臉,他就回給你一個笑臉。


你給一個小餅乾,他就能飛速的從房間一角爬向你。


你一個不留神, 他已經撲向了你的拖鞋,並且試圖放進嘴裡。


老二更嫩更小,對於老二的哭鬧我們更能接受。


而大概人的耳朵承受哭聲每天是有限值的吧,現在再聽到老大哭鬧,我真的會鬼火起!


對於老大,我也希望他健康可愛,但是同時還希望他自覺認真寫作業,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有效率。此處省略500字。


對於老二,健康可愛,足夠了。


老大越來越作,老二可愛活潑,二胎老母親怎麼能公平?


老大越來越作, 老二可愛活潑, 二胎老母親怎麼能公平?


愛,真是讓人窒息的東西!


孩子希望的公平可能我們根本無法滿足。


他這個階段還不能完全理解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就要做不同的事兒。


每個階段的人,別人會對你有不同的期待。


弟弟每天吃好喝好拉好,天下太平。


而即便是他親媽,我也不可能只用這個標準要求他。


這就是不公平?那不可能公平。


老大越來越作,老二可愛活潑,二胎老母親怎麼能公平?


絕對的公平完全沒有必要,逼死老母親,我們也做不到。


但是畢竟是親媽,我們總要做點兒什麼,讓親子關係更和諧,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更融洽。


之前看過一本心理學的書,說多子女家庭中,存在一個永恆的主題,就是:同胞競爭。


如果父母很明顯的對弟弟妹妹更關注,或者態度更好,老大就會覺得父母不再愛他們了。


尤其作為母親,之前可是全情陪伴,溫柔可親,只為老大一人的。


所以有心理學家建議,二胎家庭兩個孩子之間的年齡差最好在三歲或者以上。


因為孩子三歲就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理解和交流的能力。


而且上了幼兒園,會更容易接受和更多的孩子相處這件事。


孩子三歲了,對於媽媽生理上的依賴程度也少了很多。絕大部分的媽媽在孩子三歲時都已經不再餵奶了。


而一些孩子差一兩歲的,老大每天樹懶一樣吊在媽媽身上,老二又來了。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真的很難平衡。


老大越來越作,老二可愛活潑,二胎老母親怎麼能公平?


無論兩個孩子之間相差幾歲,都別指望老大一夜之間長大


因為老大最近各種作妖,我和幾個同樣有兩個男孩的老母親取經


其中一個已經基本立地成佛的婦女朋友告訴我:



你要知道,老大再大,他也還是孩子。


是哦,我怎麼好象忽略了這點呢。


有了二寶之後,父母對兩個孩子的態度,儘量不要太厚此薄彼。


但其實對於孩子,陪伴可以讓他們更愛,也可能讓他們更煩。



我一天到晚嘮叨孩子,估計孩子倒希望我走得遠遠的。



時間不是陪伴的關鍵,態度決定質量。


雖然很難做到,但是儘量讓自己平心靜氣,否則絕對氣死的是自己!



對於孩子,有些事情他們做得到,有些就是根本意識不到。



我們不能以大人的標準要求他們,什麼懂事呀,講道理呀,謙讓呀,照顧呀,可能都是我們想多了。



作為兩個男孩的媽媽,我要加強自我修養,爭取把兩個皮夾克養成夾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