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蔡京為什麼是“國賊”?

北宋權臣蔡京在歷史上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是治國能臣,也有人說他是禍國佞臣。《宋史》中蔡京傳列入奸臣傳,這是正統史書對他的蓋棺定論。北宋末年的太學生更是把蔡京視為禍害國家的“六賊”之首,這是同時代人對他的評價。甚至蔡京的書法成就也因其惡劣的政治名聲而被埋沒,“蘇黃米蔡”之書法四大家,蔡京也被換成了蔡襄,可鑑,這個人在歷史上,惡名遠揚,已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

談到蔡京,不得不談到那場“觸及到每個人靈魂”的北宋改革——王安石變法,而改革派和保守派的鬥爭,幾乎也消盡了北宋政治上僅存的“生氣”,兩者的反覆,黨同伐異,給北宋王朝的棺木釘上了最嚴實的那顆釘子。而身在漩渦中的蔡京,至今人們都搞不清他究竟是改革派還是保守派。

蔡京為什麼是“國賊”?

做為改革派的領頭羊,王安石非常賞識年輕的蔡京,甚至早早地預言,能接自己宰相之位的非蔡京莫屬。而做為保守派的老大,司馬光曾拍著蔡京的肩膀說:“如果每個人都像你,天下沒有辦不成的事。”正是這樣一個“圓滑”的人,其從政經歷遠超王司二人,兩宋史上,有133人當過宰相,只有7人幹滿了十年,蔡京幹了17年,而且他所在的17年,徹底為北宋的滅亡鋪平了道理。

一切都要從蔡京當上京兆尹(首都一把手)說起,力主改革的宋神宗駕崩,九歲的小皇帝登基,太后垂簾聽證,王安石逍遙於五湖之外,司馬光出山。第一件事就是廢除改革,“反攻倒算”。司馬大人一拍腦袋,先廢“募役法”,恢復“差役法”,立定期限5天,大小官員驚乎“辦不到”,做為首都一把手的蔡京,卻“辦到了”,至於他是怎麼折騰首都老百姓的,不得而知,要知道,蔡京原先還是鐵桿的“改革派”。

政治上的投機,並非使得蔡京保住官位,因為做為曾經的“改革派”,他已經是名聲在外了,於是蔡京被罷官,趕出了政治中心。不久之後,垂簾聽政的太后死了,哲宗皇帝親政,又打出“繼承父親遺志” 的旗號,重新恢復“改革”,在地方上折騰的蔡京再次被調入中央,重獲要職。哲宗皇帝駕崩後,徽宗即位,蔡京為相。

於是,再一次的“反攻倒算”來了,不過這一次是“改革派”對“保守派”,當年反對改革的“元佑黨人”厄運降臨了,蔡京決定玩個大的,他蒐集整理了120人名單,並列出“罪狀”,請皇帝親書,刻成石碑,全國立碑“揚惡”,史稱“元佑黨籍碑”。文彥博、呂公著、司馬光、範純仁、韓維、蘇轍、蘇軾、範祖禹、晁補之、黃庭堅、程頤、秦觀等人紛紛在列,在北宋末年,你要是個大知識分子,當過幾天官,未入“元佑黨籍碑”,出門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直到多年後,一顆彗星出現在西方,“天有異象”,才廢除此舉。

蔡京為什麼是“國賊”?

政治上的撲騰,讓蔡京變成了一個“意志堅定”的人,他的“堅定意志”就是上哄君王,下壓百姓。他不斷給宋徽宗製造“國家形勢一片大好”的假象,諂媚他是“千古聖君”,應該充分享受皇帝的美好生活。他又打著“變法”的旗號,進行以增加稅賦為實質內容的幣制、榷(專賣)制、市舶制等經濟改革。在壓榨百姓後,國家的財政收入迅速增加,國庫充盈達數千萬緡,這些收入,蔡京把它用作兩處,一處是給皇帝大興土木,說什麼“當享天下之奉”,而徽宗原本就是一個輕浮好玩之徒,各種享樂照單全收,《水滸傳》中的“花石綱”說的就是此事,大小官員都以皇帝的名義中飽私囊;另一處,蔡京把錢用在了對西夏的戰爭上,當時北宋的北方威脅主要是遼和金,但北宋並不敢與遼金對戰,反而去攻打西夏,執行所謂的“紹盛開邊”政策,結果是耗費國帑,沒有滅掉西夏,反而嚴重損耗了自己的實力,最後被金所滅。

宋徽宗時有一個民謠,“打破桶(童貫),潑了菜(蔡京),便是人間好世界”,可見蔡京此人在當時是民憤極大的,他所謂的“改革”激化了社會矛盾,讓老百姓不堪其苦,他忽悠宋徽宗天下太平,及時行樂,讓整個國家處在奢靡之風盛行的氣候裡,各種盤剝和腐敗已經成為“明規則”。後人評價宋徽宗執政的時代,只有四個字“苛政”“腐敗”,這樣的王朝即使沒有外敵的入侵,滅亡也會是遲早的事,當時的農民暴動已經各處發生,北宋不亡於金,也會亡於“方臘、宋江”。

蔡京為什麼是“國賊”?

在中國古代的政治倫理中,最大的罪過莫大於“上諂君王,下負百姓”,宋徽宗被他忽悠得亡了國,做了金人的俘虜,老百姓被他折騰得民不聊生,揭竿而起。縱觀蔡京的所做所為,其首鼠兩端,毫無政治操守,打著經濟改革的旗號,盤剝百姓;刻意營造盛世,忽悠什麼“國家形勢一片大好”,折騰百姓。這樣的人,不是國賊,又是什麼呢?同樣是推行改革,王安石小有惡名,卻未入奸,蔡京推行改革,位列大奸大惡之徒,為何?王安石者,但有一顆公心,是為國家振興,百姓幸福;而蔡京,為的是權力在手,財富在手的一己私慾。

靖康元年,金人入侵,徽宗禪位欽宗,蔡京為避戰禍舉家南遷,行至長沙,雖然帶著大量的金錢,長沙的老百姓卻因為痛恨蔡京,都不賣給他東西,最後蔡京活活餓死。臨死前,蔡京給自己寫下這樣的人生總結: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遙望神州淚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謾繁華,到此翻成夢話。

次年,金軍破東京(開封),徽宗、欽宗被俘,北宋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