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Papi醬工作3小時“裸辭”:年輕人的衝動背後是深深的職業迷茫...

在綜藝節目《令人心動的 offer》中,papi 醬提到了自己的裸辭經歷,她曾在上班第一天工作 3 小時候之後就向上司提出了辭職。


papi 醬是導演專業畢業生,畢業後在朋友的介紹下去了一家公關公司工作,但在上班的第一天,她被要求查出全球十大石油公司的中英文介紹。從早上9點到中午12點,她完成這個任務之後就轉身走人。


她說:“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我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


Papi醬工作3小時“裸辭”:年輕人的衝動背後是深深的職業迷茫...

圖片來源自《令人心動的 offer》


一時間,papi 醬“說走就走”的人生態度引發了許多年輕人的討論和贊同,她就像是揭竿而起的勇士,無畏現實的不確定因素,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在這種反抗精神的驅使下,“裸辭”這個看上去充滿挑戰性的詞彙似乎越來越多地成為年輕職場人的選擇。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曾對1972名18到35歲的職場人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22.5%的受訪職場青年“裸辭”過,49.4%的受訪職場青年考慮過“裸辭”。在這其中,有52.6%受訪職場青年稱自己身邊“裸辭”的人多,只有4.4%的受訪職場青年表示周邊沒有“裸辭”的人。


在繁忙的工作裡深陷迷茫情緒,頻繁跳槽,越努力、越著急、越碰壁,成為現代職場年輕人的通病。


Papi醬工作3小時“裸辭”:年輕人的衝動背後是深深的職業迷茫...

圖片來源自網絡


瀟灑裸辭背後的 “職業迷茫”


畢業於英國 UCL 的 Liu 從上學期間就不斷找機會在大公司實習,和同齡人相比工作經驗豐富,加上名校背景,一開始找工作、談薪資都十分順利,但踏入職場兩三年之後,Liu 卻越來越找不到自己的優勢了。


無論是實習還是正式工作,他都很難在一家公司就職超過一年。邁入職場、適應工作、對工作牴觸產生上升焦慮、辭職離開,再面試、內推,陷入下一個循環。


幾次“辭職”再就業之後,Liu 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他坦言自己一直以來都只顧埋頭工作,沒有積累人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別提給自己的職業發展做一個合理的規劃:


“大學報專業的時候就比較盲目,隨大流,什麼專業熱度高就關注什麼,現在找工作也是。我覺得有點後悔,離開了原本的工作,但矛盾並沒有解決,對於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也抓不住方向...... 調整好狀態,我還要繼續找工作。”


在溝通中,Liu 不止一次後悔自己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如果一個職場人沒有付出、犧牲精神,只是出於短視習慣性拒絕一些工作機會,那麼極有可能造成的結果就是自誤前程。

Papi醬工作3小時“裸辭”:年輕人的衝動背後是深深的職業迷茫...

圖片來源自網絡


如果對於普通人來說“裸辭”並不可取,那麼安分守己、死守著一份工作就是件好事嗎?


Fei 兩年前從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畢業,回國後,她一直在 Equity Research 行業工作,但二級市場過於密集的工作節奏使她感到疲憊,她感到這種強調技術操作、視域相對狹窄的崗位並不是自己想要的。


“當時我做的是香港分析師的 Equity Research Analyst,那時候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至少十多個小時,要求又十分嚴苛,感覺每天都壓力很大。後來我漸漸地覺得,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坐在桌前做數據分析,然後循環地寫報告,很少有機會可以跟人交流。


同時在這種高度密集的工作節奏中,我感覺沒有時間去回顧,沒有時間去想我到底做了什麼、學到了什麼,未來職業發展要走什麼路,越來越迷茫。


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並不排斥為一份好工作奉獻自己的精力和時間,但更多的人會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內心泛起困惑:眼前的這份工作值不值得我這樣付出?我能不能有一條更好的發展道路?

Papi醬工作3小時“裸辭”:年輕人的衝動背後是深深的職業迷茫...

圖片來源自網絡


這種“職業迷茫期”是很多職場人都會經歷的,此類的困擾和迷惑一般出現在兩類人身上。


一類是剛剛邁入職場的新人。他們此前一直在讀書學習,對於職場規則不熟悉,缺乏工作經驗,因此容易在重複的工作和複雜的問題面前挫敗自信,陷入自我懷疑。


第二類是已經踏入職場,但還沒有建立自己獨立思考模式的人群。這類人雖然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但對於未來職業的規劃和發展方式仍然十分迷茫,很容易隨大流。看到新的行業興起,他們的內心就蠢蠢欲動,從註冊會計師到人力資源管理師,想法很多,但往往動力不足,沒辦法闖出名堂。


Papi醬工作3小時“裸辭”:年輕人的衝動背後是深深的職業迷茫...

圖片來源自網絡


年輕人不敢輕易試錯


這種“職業迷茫”很容易帶來焦慮感,當年輕人身上的壓力越來越重時,這種負面情緒帶來的壓迫感也會越來越強烈,是繼續忍耐、負重前行還是追尋改變、重新開始,幾乎是每個職場人內心最深切的困擾。


在節目《圓桌派》中,蔣方舟提到自己以前在大學裡演講的時候,總是鼓勵年輕人多試錯,就是在30歲之前,多嘗試不同的東西,去弄明白自己真正的目標是什麼。但近幾年她卻不敢再說這樣的話了,當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年輕人在職業道路的選擇上不僅僅是不敢錯,更是不能錯。

Papi醬工作3小時“裸辭”:年輕人的衝動背後是深深的職業迷茫...

圖片來源自《圓桌派》


擁有 15 年諮詢工作經驗和 5 年企業管理經驗的普華永道專業諮詢師 Lily Cao 表示:“很多年輕人在職業發展方面非常隨意,毫無計劃可言,選擇一個職業迷迷糊糊,稍不如意就拔腿走人,看似隨性且瀟灑,實際上是對自己人生的不負責任。”


對於普通人來說,要不要換工作、換什麼工作都需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認真進行分析和思考,而不是看到電視節目裡播出的明星真人案例,就輕易聽取建議。畢竟他人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


Papi醬工作3小時“裸辭”:年輕人的衝動背後是深深的職業迷茫...

圖片來源自《圓桌派》


工作的本質是一個價值交換的過程,職員通過出賣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藉助公司這個平臺進行有效變現。關鍵問題在於如何讓你的付出變得更具價值,而不是簡單出賣“勞動力”。


Lily Cao 指出,現代職場人想要在公司和自我價值這場博弈中獲取更多的砝碼,你需要的是:

  • 結構化思維訓練
  • 核心軟能力提升
  • 積累行業實戰經驗
  • 建立高質量人脈資源


Papi醬工作3小時“裸辭”:年輕人的衝動背後是深深的職業迷茫...

Lily Cao

- 普華永道創新服務部高級經理

- 擁有15年諮詢工作經驗和5年企業管理經驗

- 曾帶領團隊開展項目管理諮詢方案制定與實施,

包括為中國最大的零售企業制定全面管理績效體系等


面對現在正處在迷茫或者遇到職業瓶頸的職場人,12月7日,普華永道推出 You Plus 職業進階課程體驗日活動 ,通過 Demo Class 的模式現場體驗到普華永道推出的 You Plus 特訓計劃的部分實際課程,本次體驗課主講的是如何運用“結構性思維”,提升職場核心競爭力。


報名參與請直接私信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