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如果沒有列強入侵,清朝會比明朝延續時間更長嗎?

明朝在歷史上延續了276年,清朝則存在了268年(1644-1912),兩個封建王朝存在時間相似,清朝繼承了很多明朝制度,全盛期控制版圖都超過今日中國,清朝存在時間略短於明朝幾年。

歷史學家經常說“清承明制”,這是因為,除了最上層的結構和辮子服裝,清朝的地方管理,行政手段,技術水準,其實都很類似於明朝。

那麼,如果沒有遭到西方列強入侵打擊,也就是直接的戰爭,清朝的存在時間會更長還是更短?

如果沒有列強入侵,清朝會比明朝延續時間更長嗎?

一般認為,明朝萬曆年間擁有1億人口,糧食布匹白銀等稅收合計約為每年3000萬兩,清朝康熙末年人口也在一億人以左右,稅收也是3000萬兩(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根據的人口數量來說,這二個朝代稅收非常少,因為同時期的英國(500萬人)稅收換成白銀同樣也有3000萬兩(還是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這意味著這2個朝代政府行政效率很差,收不上稅來。

政府的主要功能就是合理的收稅再合理的花在國防和內政上。收稅少,會造成國家無力抵禦戰爭和災害,收稅多,又會造成國富民窮。

如果沒有列強入侵,清朝會比明朝延續時間更長嗎?

注意,明清稅收少不是說對人民仁慈,明清政府因為雖然稅收收得少,但苛捐雜稅和地方上官員的貪汙腐敗高於正常稅收幾倍,可稅收收入卻要拿來供養軍隊,給官員發工資,所以明朝清朝這樣的稅收在平時沒災沒戰爭還過的去,可碰到大的災難和戰爭,馬上有破產的壓力。

明朝的滅亡亡於財政:因為遼東出現的後金政權軍事壓力,明朝不斷的增加臨時戰爭稅,大概每年多收了近2000萬兩銀子,明朝皇帝沒本事找權貴階層收稅,於是這加稅是加在最貧苦的下層民眾身上的,於是收得越多,參加叛亂的農民就越多,最後這仗越打越多,等到崇禎皇帝把自己除了龍袍外的衣服都當了,皇宮裡的金馬桶都送進了當鋪後,銀子終於用完,然後官兵們沒有工資了就一鬨而散,闖王就進了紫禁城。

如果沒有列強入侵,清朝會比明朝延續時間更長嗎?

清朝呢?清朝其實和明朝一樣,在19世紀中葉,也遇到了中國曆代王朝都逃不過的宿命----全國性大叛亂(太平天國),外部也出現了西方列強的軍事壓力,本來在這種情況下,不進行軍事改革加強實力是死,進行軍事改革需要加稅,所以也一樣會死。清朝皇帝其實和明朝崇禎皇帝遇到了一樣的處境。

如果沒有列強入侵,清朝會比明朝延續時間更長嗎?

清朝在太平天國後已經有亡國之兆,這一點其實當時的聰明人已經看出來了

1867年 曾國藩與 朋友趙烈文聊天。趙烈文以在對時局的預測上精準著稱, 趙烈文說了一席話: 天下治安一統的時間太久了,看形勢必定要分崩離析,我估計,未來會有一天,先是中央政權解體,然後是地方割據四分五裂,人自為政,應該不超過50年了!(事實是到1912年清朝結束,清朝又撐了一共45年)

其實說50年還算長的,因為崇禎即位當政後,面對同樣內外交困的亂攤子只支撐了16年,雖然勤奮努力,但無力迴天,那清朝卻能從1867年太平天國捻軍造反後又多支撐了半個世紀,這是為什麼?

如果沒有列強入侵,清朝會比明朝延續時間更長嗎?

在太平天國戰爭後,全國人口減少1/4,現在有研究認為太平天國戰爭是世界上死亡最多的戰爭,高於二戰,清朝在長期戰爭後,財政已經破產 了,清朝實際已經是一具殭屍,中央政府實際已經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權,以後再也不能動員全國力量來做什麼了。那清朝做了些什麼,讓自己的壽命延長了?

清朝應對外來挑戰,多少還是搞了一點洋務運動來求生延命,雖然甲午戰爭中北洋軍隊失敗,但洋務運動的另一個產品卻成功了,這就是近代海關(1859-1908)。

在清朝在西方逼迫下成立海關之前,清朝自己的關稅機構,每年最多隻能為清朝政府帶來600萬銀子的收入,而在1859年後,清朝把海關“外包”給外國人,用歐洲式行政管理效率明顯高過了清朝的官僚制度。海關稅收在1871年為1121萬兩,1902年居然到了3000萬兩!

西方人有語:高明的稅收就是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海關稅收和農業稅不同,儘管收得高,卻很少會影響到國內一般民眾的生活。

銀子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就是因為每年多了這幾百到上千萬兩白銀,清朝才從19世紀中葉那場恐怖的全國性內戰(7000萬人死亡)中支撐下來,後來左宗棠平定新疆,北洋水師建立等等,其實都是靠洋人管控的海關,每年收的這些進出口稅收!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了:如果清朝沒有鴉片戰爭以來的外來軍事入侵,清朝政府總算承認近代化政府管理強於自己,被打醒後勉強做了一些洋務改革如開海關建新軍,他可能支撐的時間比歷史上要短20年以上。

這也是諷刺,如果不是外來列強在戰爭中給清政府一個痛苦的打擊,清政府根本不會認識到自己已經落後於世界了,這樣清政府在中國歷史的死循環中,撐的時間大概會比267年更短,正是由於部分引入了西方管理技術和軍事科技,清朝才撐到了1912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